于凤||撰稿
东芝要出售电视业务,海信会接盘吗?这两天整个家电圈都在讨论这件事情。事件起因是4月10日有日本媒体报道,正在推进经营重建的东芝计划出售电视业务,预计将要求收购方维持雇佣、基地和东芝品牌。然后就传出,有知情人士称,海信将成为接盘者。
受此知情人士影响,国内媒体大部分舆论都认为海信会成为东芝电视业务的收购方。但是笔者却持不同意见,甚至怀疑"海信成为接盘者"这一舆论是东芝电视自编自导自演的消息,目的是想借助海信电视当前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地位来推高出售价格。
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底东芝就宣布在中国停止电视自主生产,之后与TCL集团成立"东芝视频产品(中国)有限公司",但在东芝的持股比例已从51%降至30%,不再列入合并财务报表。随后2015年12月21日,东芝宣布出售位于印尼的电视机厂等,彻底结束自家电视机生产。而收购方是中国的创维。
2016年,东芝电视在日本国内的销量持续萎缩到60万台左右,也就是说"东芝电视"这个品牌已经没有多大的存在价值和空间了。更重要的是,其过去几年在全球的股权和合作关系混乱,给收购方带来不小的挑战。
与之相比的是,海信电视2016年的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越索尼抢占全球前三,出货量在1400万台左右,并且连续1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因此,在中国业务被TCL把控、印尼工厂在创维手中的背景下,东芝电视业务对海信电视的规模增长来说,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更没有太多的商业整合价值。
另外,单纯海信和东芝品牌的影响力上来看,海信收购东芝对其品牌形象的提升几乎没有帮助,反而东芝会借助海信的影响力再次崛起。目前,东芝的家电业务已经被卖的七七八八了,白电卖给了美的集团,电视业务也相继出售给TCL和创维,因此其在全球家电市场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这与海信收购夏普在美洲地区的电视业务及品牌授权所产生的影响是远远不能相比的,毕竟夏普电视一直完整存在于消费者认知中。
作为占据全球前三、中国霸主地位的海信来说,其市场影响力已经无需通过收购零散的小业务来加码,特别在其4月6日宣布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之后,海信电视已经成为最牛的中国彩电巨头,在全球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人红就不可避免被傍上,随着海信电视的身价水涨船高后,很多品牌不可避免会以各种方式来蹭热点。此次东芝电视传出的电视业务被海信接盘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是其为了蹭海信热度而自编自导自演的。
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越来越谨慎和理智,已经由过去的生产工厂、固定资产兼并升级为对核心技术、品牌资产的掌控,不再是为了收购而收购。就目前东芝电视的情况看,其对海信电视的规模增长、品牌影响力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等都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海信接盘的意愿不会太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