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法分子以“保单升级”“老客户福利”等名义,诱骗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从中谋取不当利益,请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
【案例简介】
2024年年末,平安人寿宁波分公司接到客户林女士反映,有自称是平安公司人员联系,上门进行保单服务。在登门的过程中,该“工作人员”称林女士所持有的某款万能险保单在保障期内保费暂时都拿不出来,目前只有将保单“平移”为另一个产品才比较划算。林女士听信该人员诱导言论,进行了所谓“保单升级”。直到拿到新保单后,林女士发现保险为另一保险公司的某款健康险产品,才发觉不对。
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保险公司对该工作人员与保单情况进行了核查,揭开所谓“保单升级”的背后的套路。
【案例分析】
经核查,该人员非平安人寿代理人,实际为某保险代理公司的中介人员。为取信客户,该不法中介假冒平安人寿工作人员,并在上门时向客户出示了伪造的平安人寿工作证。在上门服务期间,不法中介通过错误讲解保险责任,诋毁旧产品,诱导客户“退旧投新”。该人员通过操作客户手机,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原保单中的资金领取,并用于购买新保单。
【风险提示】
保险的首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要正确认识保险产品,切勿被不法中介片面曲解保险产品的话术诱导,使自身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购买保单或接受保单服务时,消费者务必提高警惕,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规机构:要求保险代理人出具执业证,并仔细核对执业证中所属机构信息。若对代理人/保险机构的资质存疑,可通过保险机构官方客服热线或“保险中介云平台”查询确认。
2.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本人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资料,不轻易提供短信验证码,避免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交由陌生人操作。
3.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如对现有保单有疑问,可查看保险合同内保险条款或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咨询。购买新保单时,应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认真了解拟购买保险产品的承保机构、除外责任、保费、保险期限、保险责任、责任免除等重要事项,不轻信口头承诺。
4.选择正规维权渠道:当发生保险合同纠纷时,消费者可通过保险机构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和服务渠道进行投诉,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如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警提供线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