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试想,一趟旅游列车,一次性串联起山东16个市,以及各地代表性文旅资源,免去规划烦扰、换乘劳顿,这是多少旅游达人的梦想。然而,这不是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全国“两会”进行时,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东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在回答媒体“提振消费”相关问题时,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特别提到,3月,山东将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以下简称“齐鲁1号”旅游列车),让国内外游客享受不一样的快乐之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十个方面重点工作,摆在第一位的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早些时候,山东省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已经提到将开行“好客山东”齐鲁号旅游列车。
时至今日,文旅产业“关联度高、融合性强”的优势愈发凸显,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支撑,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中受关注最高的行业之一。
从经济学角度,文旅产业可以直接刺激消费,游客在文化体验、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环节中,不断促进交通基建、文创产品、演艺娱乐等产业链的延伸。尤其,文旅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激活乡村文旅、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以及提升区域文化附加值,打造城市IP吸引投资,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
可以说,一趟“齐鲁1号”旅游列车,上述目标全覆盖。
据公开资料,“齐鲁1号”旅游列车从设计到运营,无不彰显山东的文化自信:其LOGO设计融合了“好客山东”标志中的“Friendly”元素与王羲之书法字“齐鲁”的笔画,通过传统书法与现代设计的碰撞,传递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齐鲁1号”旅游列车将丰富的文化、艺术非遗、旅游、文物等元素搬上车厢进行氛围营造,并播放全省和沿线城市文旅、艺术、非遗等精选视频宣传片,塑造文旅新空间,让游客直观、具体感受具有山东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标识,打造一列沉浸式、好玩实惠的文化旅游体验列车。

在消费者端,针对旅游列车,山东已规划推出配套产品和优惠政策,加大组团社奖补。此外,还将动员沿线A级旅游景区和星级酒店,针对乘坐旅游列车游客推出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客山东一码通”沿线城市旅游套票等渠道,指导沿线各市充分整合本地文旅资源,在民宿、温泉、观影、购物等多领域推出更多特色旅游产品。
同时,山东也将组织有条件的景区根据实际情况推出火车站直达景区的接驳、景区推介、免费讲解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和服务质量,确保游客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舒适地到达目的地,增强旅游景点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
事实上,抛开消费层面,“齐鲁1号”旅游列车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这也与山东文旅目标客群的关注度不谋而合。
时间回到去年11月22日,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在这场全球旅游界的盛会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携手各市文化和旅游局、文旅企业,精心策划了“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主题展区。
在全球旅游推介的舞台上主打“孔子家乡”,可以看出山东文化和旅游工作正紧扣入境游稳步推进。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多批次开启144小时过境免签、单方面免签政策,入境游市场开始火爆。
对于外国友人而言,“孔子”是他们最早了解的中国历史人物之一。山东是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因此,诸多外国游客将山东作为初游中国的目的地之一。
然而,在有限的时间游览一个陌生的国度,交通出行、游览攻略是最大的羁绊。此时,“齐鲁1号”旅游列车途经山东16市,串联起山东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价格优惠、服务到位,简洁方便,适合不同国度地域游客的需求。
这不仅凸显出山东对文旅产业的重视,更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文旅产业好似一张纸,如何泼墨挥洒,并没有标准答案。这是一道非命题作文——旅游从业者可以肆意迸发想象力与创新力,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感召。
从单纯的游山玩水,到工业旅游开启跨界,再到如今“研学”联结起“无行业不文旅”,山东最终选择的是以“文化为魂、交通为脉”的双赢模式。
曾几何时,大小交通仅是文旅产业的“基建”,如今,“齐鲁1号”旅游列车打破了文旅与交通的简单“接合”,带来“全域旅游+交通赋能”的全新实践。作为全国首条覆盖全省的旅游专列,必将成为山东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特色品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