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上,3月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旨在促进医疗新技术和产品的价格立项,加速创新成果的临床应用。同日,国产消费电子龙头宣布组建医疗卫生军团,重点推进AI辅助诊断解决方案体系的构建,推动医疗大模型在临床的应用。3月4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功实施全球首批“三合一”脑脊接口电极同步植入临床概念验证手术,初步证明了新一代脑脊接口方案的可行性。
截至2025年3月11日 14:04,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0.29%,成分股中国生物制药上涨4.48%,三生制药上涨4.30%,康宁杰瑞制药-B上涨3.23%,百济神州上涨2.44%,昭衍新药上涨2.12%。港股创新药ETF(159567)上涨0.90%,最新价报1.12元,盘中成交额已达4.51亿元,暂居可比ETF1/2,换手率91.41%,市场交投活跃。
信达证券表示,AI 赋能制药研发值得重点关注。AI 模型可模拟药物分子与靶点相互作用,预测疗效和安全性,加速新药上市。此外,创新药企业有望受益于研发效率提升,建议关注商业化快速放量的创新药企业和具备较高研发亮点的标的。工具选择上,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旨在反映港股通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相关产品:港股创新药ETF(15956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