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合肥在新建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中,早就开始了“好房子”的相关实践探索。
以新建商品房为例,超过3米的层高设计、公建化外立面、全屋智能、空调地暖新风系统“三大件”以及高得房率等在市场上已经随处可见,建设高品质“好房子”已成为楼市主流。
开发企业对“好房子”追求越来越高
据不完全统计,2025 年合肥市区将有 58 个纯新盘项目进入市场,开发企业对于“好房子”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以提升住宅产品的吸引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如:位于政务东伟星ONE139拥有大尺度空中花园和约6米挑高客厅;
位于经开区的皖投06地块将引入“六恒”科技系统,让室内居住舒适度再上一个台阶;
合肥轨道云缦・璞舍项目配套设计集网球、攀岩、羽毛球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商业体育综合体;

合肥城建梓桐院项目,通过近百轮规划推演,打造优质生活体验。低密业态以独特的院落、独创立面造型、无中叠设计、大面积挑空及赠送、立体峡谷景观中轴、双首层入户、跃层第四代立体生态住宅,营造“享”家体验感,升华美学情绪价值在售楼部及景观示范区开放后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蜀山区即将上市的合肥城建星启锦宸运用场地高差、超高得房率、画框式外立面等设计元素,落地创新户型,引入全屋智能等科技系统,实现高品质公区和景观的联动。
“在‘好房子’的研究上,我们充分对标先发地区优秀产品体系与本土区域同类竞品,发挥规划方案、景观等协同优势,更好地展示项目特色。在市国资委成立专家组指导下,创新户型设计、加强景观联动、升级公区品质、引入智慧住宅,并加强新材料新工艺运用。”合肥城建研发中心负责人吴俊介绍,合肥城建致力于“又快又好”地打造群众满意的“好房子”,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产品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招商四季臻邸项目营销负责人彭玉告诉记者:“作为满分竞品质项目,在规划阶段我们就对合肥3万户招商品牌业主做了深度需求调研,将产品力提升与改善型住房需求精准对接。在满足中央空调、地暖、新风系统‘三大件’标配基础上,开创下沉式庭院会所,升维定制产品与服务,如打造‘臻享服务站’、‘臻致洗车馆’配套空间等。”
按照招商蛇口的理解,建造“好房子”核心并非止步于产品打造,更应覆盖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之中。
在合肥万科看来,当下楼市,已经从过去拼规模、比速度,过渡到品牌力、产品力和交付力的比拼。
记者了解到,合肥万科自2022年落地“城市兴交付”,在设计、工程、服务维度全面升级。261项标准做法、16项停歇点检查层层加码质检、19项部品部件成品保护标准,确保用材安心……并从生活中的细微场景入手,打造有温度、有烟火气的“好房子”。

全市多措并举开展“好房子”建设探索实践
目前,各地已经开始从标准、政策、示范、监管、产业等方面,开展“好房子”建设探索实践,合肥也不例外。
按照《合肥市商品住宅高品质建设内容和评分标准》,合肥市坚持在土地拍卖时定品质、竞品质,规建治一体化改革明确的住宅小区环形步道、礼仪大门、公共配套综合体、学径、“一老一小”提升品质的做法普遍推广,全面提升住宅品质与综合性能。随后,合肥市建设了60多个竞品质项目,目前陆续交付中。
2024年,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对《合肥市住宅建筑设计品质提升指引(试行)》修订后,形成《合肥市住宅建筑设计品质提升指引(2.0版)》,对建筑层高、电梯设施、隔声防噪等建设指标进行明确。
随后,合肥又发布了《优化调整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则等相关规划管理要求的通知》,对容积率计算规则进行调整。
合肥市还根据市场情况、结合拟供地块位置,率先在全省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工作。所见即所得对“好房子”标准要求更高,全市首个现房销售项目有望在上半年上市。
此外,合肥还专门对达到智慧住宅相应星级标准的小区进行奖补。鼓励开发企业在住宅建设上,从客户满意度出发,在精装修中更多地考虑智能化设计,顺应“好房子”建设要求,提升住宅品质。
科技赋能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
通过人脸门禁直接进小区,水电表都是智能的;只需要一句语音指令,窗帘、灯光、空调等设备便自动开启;一旦窗户有意外闯入或者房屋漏水,烟雾燃气浓度异常时,都会自动报警……

走进全省首个保障性智慧租赁住宅项目承寓·桐华里,这些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已经通过智慧住宅走进了现实,为“好房子”注入科技力量,成为合肥市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设样本。
2月18日启动对外招租后,合肥安居集团承寓·桐华里店长张蓉格外忙碌。“智能门锁、智能水电表、人脸门禁……一系列智能住宅子系统的运用,让小区格外受附近上班的年轻人青睐,实际出租率已经达到80%。”
“在屋顶可利用空间设置了一些太阳能板,装机容量达到26.4kW,可以摊销一块公共区域的能耗费用支出;雨水收集系统的运用,小区绿化喷灌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合肥安居集团工程部负责人孙道涵表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高品质的“好房子”将成为租赁住房市场建设的新趋势。
作为全省首个配建租赁住房项目,包河区滨纷公寓·馥庭自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其出租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在这个小区,同样随处可见科技的助力。
智慧跑道可以自动记录居民的运动数据并进行运动信息统计,让住户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项目访客系统可以留存访客人脸信息30天,陌生人进入时会记录信息并警示,确保社区的安全;通过智能化设备打造无人值守岗亭,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管理效率;高空抛物轨迹查询系统能够快速定位高空抛物楼层及房间,报警并留存抛物记录,保障了居民的“头顶安全”。
“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优先在交通便利、配套完善、需求旺盛的产业科创集中区和轨道交通枢纽区,适量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实行统一装修、提供社区服务。”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性住房一样可以拥有高品质。
推动“好房子”建设将成为行业转型趋势
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好房子”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
随着改善型需求的增长,“好房子”的标准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成为关键词。
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完颜万里告诉记者,上周五,协会专门举办了“好房子”专属惠民活动主题沙龙。在他看来,“好房子”的标准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房企应抓住购房者的核心需求,打造“有温度”的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肥作为全国最有望止跌回稳的城市之一,房地产企业应拿出实际行动,为购房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助力市场回暖。”
“每个房企有每个房企‘好房子’的标准,‘好房子’要有好的设计、好的材料、好的建造、好的服务。”合肥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原副所长、合肥经济学院美好生活研究院副院长凌斌认为,为了呼应市场需求,开发企业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方面,自觉地纷纷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品标准,令人眼前一亮的“好房子”已经出现在合肥人的面前。
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主任、房地产研究中心负责人尹正则表示,各地将出台细化政策,推动“好房子”建设,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求。这也将成为行业转型趋势。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