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名人信札:胡适劝谁“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名人信札:胡适劝谁“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玩”?

胡适的书信不仅字迹隽秀,纸信上也有一枚淡淡的红叶,细看可以看到红叶旁注有“清秘”“红叶”四个字,气质儒雅的胡适书信也十分讲究。由于这封书信由白话文写成,十分亲切易读。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133位清华学人的书信就静静躺在博物馆里,这些书信字迹或娟秀或遒劲,信笺或精致或简单,无不诉说着一代清华人的生活百态和人格风采,甚至钱钟书幽默打趣“三龟九狗头”,胡适劝说“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玩”,这样的学者们你见过吗?

钱钟书口中的俏皮话

“三龟九狗头”

衡巽贤弟,

托土生奉还书及杂志,想达。外宾上门,带来流感,自绛蔓延至我,几牵动喘疾。外扣之侵害,盖不止武力、经济、文化,可畏可畏!附一条,烦代查和借,三龟九狗头以谢。即颂

文祺!

钱钟书上 杨绛同候

星期三晨

▎钱钟书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二人郑土生及董衡巽都是杨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同事。1977年,钱钟书与杨绛迁至三里河开始专心做学问,由董衡巽等人帮忙领取工资及借阅所需书籍。

这封信便是钱钟书写给董衡簨的,董衡簨虽是后辈,钱钟书却丝毫没有架子,反而语言十分诙谐,不仅称其为“贤弟”,还拜托董衡簨帮助借书等事宜,为此表示“三龟九狗头以谢”。

仔细看来,钱钟书还在龟字旁边注了略小一些的“跪”字,而狗字旁也有一个“叩”字,又括号注明这是一句扬州滑稽打打诨,原来是“三跪九叩头以谢”啊!

董衡簨也曾回忆钱钟书借书的趣事。钱钟书对借书的版本特别讲究,当钱钟书觉得版本不对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对我很客气,‘董公啊’,他什么时候管我叫董公。我就知道这个书借错了,赶紧去还。”

开明长辈胡适

“多玩玩,进步更快”

小芳:

我到家了,家里的人都想念你。

你现在已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请代我问爹爹妈妈的好,并问妹妹弟弟的好。

适之

十八,三,二

▎胡适手写信札

胡适的书信不仅字迹隽秀,纸信上也有一枚淡淡的红叶,细看可以看到红叶旁注有“清秘”“红叶”四个字,气质儒雅的胡适书信也十分讲究。由于这封书信由白话文写成,十分亲切易读。

信头称谓是小芳,落款为适之。这封信写于1929年,此时小芳13岁。这是胡适写给友人陶孟和长女陶维正的信,言语之间尽显长辈慈爱。

“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也是良言。

贫病中的朱自清

为侄儿婚事寄去20万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德系合符安好,为慰!之俊之詠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箱)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心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

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

廿日

▎朱自清手写信札

这封信写于1946年12月,距离朱自清胃病离世只剩不足两年时间。这封信由朱自清寄给侄儿朱之彦,祝贺朱之俊、朱之詠婚事,并寄上国币20万元。

自民国国民政府1935年11月初实施纸币政策以来,纸币已经急速贬值,这时一个长桌便价值15万。朱自清在拮据的景况中,仍然不忘侄儿婚事,钱虽不多,心意却重。

1948年,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朱自清在日记中记道,他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注:即信中所说的“国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同年,朱自清于北京贫病交加而逝世。

胡适“野心”计划

只剩梁实秋坚持到底

适之先生:

廿五日快信收到,尊拟办法一多和我都全部赞成,我们决定即日动手试译。惟通伯不该推脱,他若不敢翻译,我们更不敢了。第一次年会地点,容后再商量罢,北京也好,青岛也好。我和一多下学年都想到北京去,能有金甫主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怕人多了不好办,所以请你看机会再替我们主张罢。

梁实秋敬上

三月一日

▎梁实秋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一多、通伯即闻一多和陈源。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且,胡适物色了5个人担任翻译,闻一多翻译《哈姆雷特》,徐志摩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源翻译《皆大欢喜》,梁实秋翻译《麦克白》,叶公超翻译《威尼斯商人》,5至10年完成。

5人之中,梁实秋立即开始翻译,可是另外4位迟迟也没有动手,最终变成了梁实秋一人承担全部翻译工作。

胡适还计划等梁实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时举行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梁实秋耗费30余年断断续续地完成翻译,酒会召开时胡适已经去世了。

冯友兰自称“老主顾”

催《南渡集》出版

伯嘉我兄左右:

北平变动,弟一切平安,堪以告慰。《南渡集》似仍尚未出板(版),不审何故。弟书皆在商务出板(版),于商务不为无功。乃此稿竟压至三年之久,似非所以待“老主顾”之道,望兄察之。此请

近安

弟冯友兰谨启

三月廿日

(第23次业务会议议决付印,已于三十八年一月廿四日将四三二一号印单发平厂印壹千部,定价每部十元。郭尚然38/3/30)

▎冯友兰手写信札

这封信是冯友兰写给商务印书馆编审李伯嘉的,当时冯友兰的书籍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南渡集》是冯友兰自1931年至1947年抗战期间的短篇论文选集,书稿却积压三年也没有动静。冯友兰自称“老主顾”致信催之。页眉处写有商务印书馆付印的答复。

不过,最终《南渡集》还是未能出版,后来曾收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资料》第三集,直到2007年才由三联书店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章品镇“溜”出医院

为杨绛找书

品镇先生大鉴:

顷奉到董宁文先生转来您赠我的《陈光甫与上海银行》,又特知是从医院溜回家中为我找到的,真是说不尽的感激。我父亲从未在国专教过书,他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所以陈光甫以后的成就都未及见到,我只听说他没有子女,不知我记忆有误否?

特写此信向您谢谢,再谢谢!敬祝

起居安吉!

杨绛

二零零三年六月九日

▎杨绛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董宁文先生是民间刊物《开卷》的执行主编,杨绛看到章品镇在开卷上的文章《陈光甫先生留下的一个谜团》,便也写了《陈光甫的故事(二则)》供稿《开卷》。

杨绛曾说,陈光甫是我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曾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经济,一个学法律。

这也就不难理解杨绛在收到章品镇的赠书时言辞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名人信札:胡适劝谁“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玩”?

胡适的书信不仅字迹隽秀,纸信上也有一枚淡淡的红叶,细看可以看到红叶旁注有“清秘”“红叶”四个字,气质儒雅的胡适书信也十分讲究。由于这封书信由白话文写成,十分亲切易读。

《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正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133位清华学人的书信就静静躺在博物馆里,这些书信字迹或娟秀或遒劲,信笺或精致或简单,无不诉说着一代清华人的生活百态和人格风采,甚至钱钟书幽默打趣“三龟九狗头”,胡适劝说“不可太用功,要多玩玩”,这样的学者们你见过吗?

钱钟书口中的俏皮话

“三龟九狗头”

衡巽贤弟,

托土生奉还书及杂志,想达。外宾上门,带来流感,自绛蔓延至我,几牵动喘疾。外扣之侵害,盖不止武力、经济、文化,可畏可畏!附一条,烦代查和借,三龟九狗头以谢。即颂

文祺!

钱钟书上 杨绛同候

星期三晨

▎钱钟书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二人郑土生及董衡巽都是杨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同事。1977年,钱钟书与杨绛迁至三里河开始专心做学问,由董衡巽等人帮忙领取工资及借阅所需书籍。

这封信便是钱钟书写给董衡簨的,董衡簨虽是后辈,钱钟书却丝毫没有架子,反而语言十分诙谐,不仅称其为“贤弟”,还拜托董衡簨帮助借书等事宜,为此表示“三龟九狗头以谢”。

仔细看来,钱钟书还在龟字旁边注了略小一些的“跪”字,而狗字旁也有一个“叩”字,又括号注明这是一句扬州滑稽打打诨,原来是“三跪九叩头以谢”啊!

董衡簨也曾回忆钱钟书借书的趣事。钱钟书对借书的版本特别讲究,当钱钟书觉得版本不对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就对我很客气,‘董公啊’,他什么时候管我叫董公。我就知道这个书借错了,赶紧去还。”

开明长辈胡适

“多玩玩,进步更快”

小芳:

我到家了,家里的人都想念你。

你现在已上课了吗?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你有空时,望写信给我,随便你说什么,我都爱看。请代我问爹爹妈妈的好,并问妹妹弟弟的好。

适之

十八,三,二

▎胡适手写信札

胡适的书信不仅字迹隽秀,纸信上也有一枚淡淡的红叶,细看可以看到红叶旁注有“清秘”“红叶”四个字,气质儒雅的胡适书信也十分讲究。由于这封书信由白话文写成,十分亲切易读。

信头称谓是小芳,落款为适之。这封信写于1929年,此时小芳13岁。这是胡适写给友人陶孟和长女陶维正的信,言语之间尽显长辈慈爱。

“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也是良言。

贫病中的朱自清

为侄儿婚事寄去20万

之彦侄鉴:

前得来信,德系合符安好,为慰!之俊之詠两侄婚事即将举办,尤所欣慰!兹寄上国币贰拾万元,作为两侄添香(箱)之用,数目甚小,聊表心意而已。近清发胃疾甫愈,不能多写,即问

近好!

自清、竹隐手启

廿日

▎朱自清手写信札

这封信写于1946年12月,距离朱自清胃病离世只剩不足两年时间。这封信由朱自清寄给侄儿朱之彦,祝贺朱之俊、朱之詠婚事,并寄上国币20万元。

自民国国民政府1935年11月初实施纸币政策以来,纸币已经急速贬值,这时一个长桌便价值15万。朱自清在拮据的景况中,仍然不忘侄儿婚事,钱虽不多,心意却重。

1948年,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朱自清在日记中记道,他在这天的日记上写道: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注:即信中所说的“国币”),影响家中甚大,但余仍决定签名,因余等既反美扶日,自应直接由己身做起。同年,朱自清于北京贫病交加而逝世。

胡适“野心”计划

只剩梁实秋坚持到底

适之先生:

廿五日快信收到,尊拟办法一多和我都全部赞成,我们决定即日动手试译。惟通伯不该推脱,他若不敢翻译,我们更不敢了。第一次年会地点,容后再商量罢,北京也好,青岛也好。我和一多下学年都想到北京去,能有金甫主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我怕人多了不好办,所以请你看机会再替我们主张罢。

梁实秋敬上

三月一日

▎梁实秋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一多、通伯即闻一多和陈源。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并且,胡适物色了5个人担任翻译,闻一多翻译《哈姆雷特》,徐志摩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源翻译《皆大欢喜》,梁实秋翻译《麦克白》,叶公超翻译《威尼斯商人》,5至10年完成。

5人之中,梁实秋立即开始翻译,可是另外4位迟迟也没有动手,最终变成了梁实秋一人承担全部翻译工作。

胡适还计划等梁实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时举行盛大的庆祝酒会。可惜,梁实秋耗费30余年断断续续地完成翻译,酒会召开时胡适已经去世了。

冯友兰自称“老主顾”

催《南渡集》出版

伯嘉我兄左右:

北平变动,弟一切平安,堪以告慰。《南渡集》似仍尚未出板(版),不审何故。弟书皆在商务出板(版),于商务不为无功。乃此稿竟压至三年之久,似非所以待“老主顾”之道,望兄察之。此请

近安

弟冯友兰谨启

三月廿日

(第23次业务会议议决付印,已于三十八年一月廿四日将四三二一号印单发平厂印壹千部,定价每部十元。郭尚然38/3/30)

▎冯友兰手写信札

这封信是冯友兰写给商务印书馆编审李伯嘉的,当时冯友兰的书籍都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南渡集》是冯友兰自1931年至1947年抗战期间的短篇论文选集,书稿却积压三年也没有动静。冯友兰自称“老主顾”致信催之。页眉处写有商务印书馆付印的答复。

不过,最终《南渡集》还是未能出版,后来曾收录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判资料》第三集,直到2007年才由三联书店首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

章品镇“溜”出医院

为杨绛找书

品镇先生大鉴:

顷奉到董宁文先生转来您赠我的《陈光甫与上海银行》,又特知是从医院溜回家中为我找到的,真是说不尽的感激。我父亲从未在国专教过书,他于一九四五年三月去世,所以陈光甫以后的成就都未及见到,我只听说他没有子女,不知我记忆有误否?

特写此信向您谢谢,再谢谢!敬祝

起居安吉!

杨绛

二零零三年六月九日

▎杨绛手写信札

信中出现的董宁文先生是民间刊物《开卷》的执行主编,杨绛看到章品镇在开卷上的文章《陈光甫先生留下的一个谜团》,便也写了《陈光甫的故事(二则)》供稿《开卷》。

杨绛曾说,陈光甫是我父亲最要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曾在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学经济,一个学法律。

这也就不难理解杨绛在收到章品镇的赠书时言辞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