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导报 戚晨
近日,济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召开,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标志着山东省首个突破E级的高性能智算集群“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据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五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将以每年50%的复合增长率持续攀升,带来巨大升值空间。山东企业如何借助算力驱动发展智能制造?又将如何做好算力及背后产业的领航者?
赋能智造带动产业发展
山东省曼德汽车零部件(乐陵)公司(下称“曼德公司”)的智能车间过道上,连入5G专网的AGV小车,满载生产物料灵活穿梭。企业以数智化技改项目赋能生产全链条,实现了提档升级、节能降耗、产销两旺。
作为一家成立仅2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企业新增智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使汽车线束月产能由原来的1.6万台(套)增加到2万台(套),全年产能突破20万台(套)。
“在公司生产车间内,搬运机器人沿既定路线穿梭送料,智能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这些都需要算力、互联网以及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驱动。”在曼德公司副总经理李爱华看来,企业目前用技术赋能的思路和局面,离不开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和创新。
在西海岸新区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中国联通(青岛)智算中心(下称“智算中心”)正加速崛起。智算中心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23年4月启用,2025年预计交付2号数据中心机电配套,并根据发展需求启动二期工程建设。
智算中心项目经理万晓亮介绍,综合考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以及未来通信网络升级演进技术需要,未来智算中心将成为驱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强健“心脏”,目前,全国TOP级互联网企业均已入驻智算中心。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别晓东表示,作为新产业融合载体,智能算力服务有助于开辟高价值、高成长产业的“黄金赛道”。
探索建设“AI原生城市”
济南数字经济与实体制造业不断碰撞融合,产生的一个个行业组织、研发机构,重新定义了“智造济南”,更在拉动这座省会城市积极转型。
在近期举行的济南市大数据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济南大数据系统将聚力推动数字济南建设全面提升,助力济南争创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在算力领域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智能算力规模跃居全国第七,成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数字经济新高地,2025年更将探索建设全国前列的“AI原生城市”。
“人工智能的背后是大量的计算,因此,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工智能水平。目前,济南正打造中国算谷,抢占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位于济南市超算科技园,由济南城投集团投资建设。项目算力规模1000P,致力于打造“AI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算力、数据、算法及服务全链路能力。未来,济南城投集团将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业融合上的投入,依托济南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创新项目,拓展业务边界,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并形成良性循环,全方位赋能城市发展。
算力资源加速布局
山东算力资源丰沛,既建有济南、青岛两个国家级超算中心,还拥有遍布全省的通用算力中心、智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各类算力资源正加速布局。
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4年,山东5G基站达24.2万个,智能算力比例超过30%。到2025年底,山东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总数达到45万架,总算力达到12.5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
“有关研报显示,算力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副主任、济南超级计算技术研究院院长阿潘景山受访时表示,当前,数据已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和核心引擎,而数据要素价值的激发离不开安全、高效、智能的数据基础设施。
“山东围绕人工智能算力推广、数据基础设施标杆项目培育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一方面,实施人工智能‘算力券’奖补政策。由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采购山东省内人工智能算力且算力赋能效益显著的应用场景进行奖补。对符合条件的算力交易合同,最高按照总金额的5%进行奖补,单个企业的累计奖补总额可达500万元。通过财政奖补,引导省内数据中心优先布局人工智能算力。”山东省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还将积极培育数据基础设施标杆工程,发挥各类建设主体的首创精神,鼓励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在此背景下,省级财政将安排4000万元专项资金,引导省内企事业单位高质量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据标注基地等数据基础设施,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补。
来源:经济导报
原标题:山东竞速智算“黄金赛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