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娱乐硬糖 顾韩
编辑 | 李春晖
事态再次证明5年确实是一个周期,不管对于商业生态还是个体轨迹。2020年开年,B站第二届百大UP主颁奖礼也是其关注度最高的一届,老番茄、机智的党妹、大祥哥、何同学等一时风光无两。
2025年春天,B站UP主再次来到聚光灯下,大祥哥被骗1200万、欠债300万是普通人被吹上风口的故事,“影视区事变”则是整个影视流量与吐槽二创的相爱相杀、一损俱损。
3月22日,一条名为“内娱‘黑社会’驾到,通通闪开!全网闹事,刷新下限【内娱315事件】”的视频,将整个“影视区事变”推向高潮并全面出圈。截至发稿时间,该视频已收获564万播放量,雄踞B站全站热门榜首。
这条由200万粉丝UP主“一只吐槽圆”发布的视频,直指3月以来流量粉丝与吐槽UP主之间的一种新型冲突方式——“冲商单”。
所谓商单,即UP主接到的广告投放。“冲商单”就是粉丝向做投放的品牌方施压,促使品牌与UP主沟通、删除目标视频,或者促使品牌做出承诺,今后减少与该UP主、乃至此类UP主的合作。
而目标视频,就是粉丝眼中对艺人或艺人出演剧集有不利影响的吐槽视频。实现方法则是借助消费者维权渠道,包括但不限于电商店铺私信轰炸、品牌官微转评刷屏。
这样的烈性控评如果发生在五年前,哪怕是一年前的“如懿传吐槽下架”事件,我们都不难推测大众的舆论风向——粉丝过界“执法”,内娱“罪”有应得。
现在情形却大不同了。固然有一部分厌恶饭圈的B站用户以弹幕“守护”、三连充电等方式支持吐槽UP主;但在微博、豆瓣、小红书等更多平台,相当一部分网友对“影视区的戾气”早有不满,支持双方魔法对轰,希望借此肃清影视区风气。
从嘴替到戾气,吐槽UP主吐槽过千百遍的“流量反噬”,猝然降临到自己身上。
连锁反应
事情的导火索是另一位90万粉丝的吐槽UP主“伤影zzz”。凭借头铁嘴臭起家的他,在3月初发布了虞书欣的“红稿”,引发诸多争议。“收钱尬吹”的质疑还是其次,更猛烈的是百家粉丝的立场攻击——平时吐槽其他流量花毫不留情,怎么只对一人收手?是某人旗下、拿钱办事,还是粉籍在身、为爱掉皮?
在与粉丝发生多番冲突后,“伤影zzz”在B站发布动态感叹“视频难做”。需要说明的是,B站动态通常面向的是UP主的关注者,因此内容比较随意。很多UP主会在动态发布更新预告,“伤影zzz”这类吐槽UP主则常会在动态“炫耀”收到了哪些破防粉丝的私信,或者哪些视频因为戳中痛脚被下架。
这可能是“伤影zzz”例行的卖惨求安慰,但其中提到商单带来的种种约束,无异于自爆弱点。
事件由此开始了离奇的连锁反应。由于鹿晗近半年来状况不断,常被自媒体搞心态的鹿晗粉丝正有控评“刚需”,率先以此方式冲击掉了两条高播放的B站视频,验证了“冲商单”的可行性。
消息不胫而走,“冲商单”操作迅速推广开来,最终演变成内娱粉圈的一次联合行动。王鹤棣粉丝组织起了对《大奉打更人》“黑稿”的清算,有新剧在播的白鹿、白敬亭粉丝也紧急调配人手,将其纳入口碑维护的日常工作中。
如此,受影响的便不再是一两个UP主、一两个品牌。许多哪怕是半年前的视频都一夜消失,不少UP主发动态表示懵逼或抗议,普通B站用户也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可想而知,过程中不乏误伤的情况。UP主“灰灰本猫”便气愤指出,除了新剧点评,自己一些老剧深度分析也被波及,凝结了网友思考感触的丰厚弹幕再也找不回来。还有一些商家因为所属平台的投放,莫名被粉丝盯上要说法。
虽然冲突爆发看似偶然,但双方矛盾却早已深埋。B站平台的特殊机制决定了,爱与恨很容易集中到具体的UP主身上。吐槽UP主基本都是一边接受着乐子人的爱戴,一边不断加深与各路粉丝的积怨。
在微博这类老牌追星平台,粉丝容易直面对偶像的差评,也容易通过控评、举报、洗广场等方式对其进行反制,起码让情绪得到宣泄。但对B站吐槽视频,粉丝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束手无策,走站内举报受理缓慢,解释喊冤也很难得到吐槽视频受众的理解共情。
以往粉圈只能通过伪装路人下场、用粉丝安利淹没差评等方式应对。或者等待UP主自己翻车,为“墙倒众人推”添一把火。像此次“一只吐槽圆”翻车便随着抄袭洗稿、辱女造谣等旧事重提,被曝光的商单价格截图也被接力扩散。
很显然,相比以上这些老法子,“冲商单”的效果堪称立竿见影。纵使极端又迂回,于粉丝也是极大的诱惑。
而UP主们被纠缠小个半月后也开始还击:补档重传下架视频,集体发缴文试图将“内娱315”打造成又一个“227”。更有甚者,基于自身、当然也是顺应吐槽UP支持者们的逆反心理推出老剧重温系列,准备将流量们已经逐渐被淡忘的黑历史都拉出来遛一遛。
流量反噬
将“内娱315”打造成又一个“227”的宏愿显然落空了。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吐槽UP主不再能第一时间得到路人的同情。
对于这种情况,吐槽UP主自身也难辞其咎。即便没有这次爆发,很多UP主也在不同阶段被指忘记初心,内容的可看性与公信力丧失。
吐槽视频始于“谷阿莫”(好久远的名字)式速读解说,也就是后来被短视频发扬光大的“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2016-2018年之间,由于影视圈热钱时代炮制出了太多魔幻之作,许多UP主、如“老邪说电影”“开心嘴炮”等抓住机会,靠吐槽流量烂剧一举成名。
烂剧吐槽模式制霸了整个10年代,最辉煌的“影视区团建”正是出现在这一阶段的尾声。2020年后,剧集吐槽开始被内容更浅、也更尖锐的流量明星吐槽取代。
2021年左右涌现的演技吐槽是一个过渡期,现在的热门吐槽则是三大类并立:
首先是更加迎合情绪的“暴躁吐槽”,结合极具冲击力的标题封面,大字报感十足;其次是内容更泛更浅的“娱评”,类似一周内娱新鲜事播报,但更加直指明星本人;以及另一个极端,时长更长、知识与价值观含量更高的女性主义评论。
这些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B站站内生态的变化,包括降低门槛、加强激励、引入短视频等等。数据显示,2017年Q4至2020年Q4,B站月活跃UP主从23万涨至190万。
在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连普通剪刀手都要揣摩流量思维,在标题与封面上多下功夫,专业UP主更是难免跟着蹭热点、抢时间、搞争议,富贵险中求。比如“伤影zzz”,即便在B站站内拥护者也不算多,因为他的视频确实不算优质,就胜在一个攻击性。与此同时,长剧自身也进入调整期。流量艺人一度可以匹配到好剧,若是按照以往路径仓促吐槽,UP主很容易翻车,被发现吐槽视频断章取义。烂剧越来越不够用了,而且烂得无趣、沉重、不出圈,基于剧情本身的吐槽能够带来的趣味与共鸣都在降低。
露露曾是吐槽视频的忠实爱好者,“老邪说电影”是她最早关注的几个账号之一。“早期的乡土玛丽苏系列很有趣”,她回忆道,“但是到后来他做得越来越少,点评内娱大事小情越来越多,什么热点都要插一脚,新剧吐槽也比较模式化,逐渐就不再每期都看了。”
商业化也是一个重要变量。在UP主的几大主流变现方式中,影视区UP主的选择其实并不多,他们更加依赖商单。而吐槽UP主接商单,这就是扎扎实实的吃内娱的饭、砸内娱的锅了,不仅饭圈看不惯,也在吐槽UP主与他们的用户之间制造着嫌隙。
“视频内含广告、打断观感,不是不可以溺爱”,露露表示,“主要是商单视频的质量不太稳定。而且无商单不更新、有商单才更新,感觉上像是为了商单而挑事,看的人也有负罪感。”
存在危机
应该说,吐槽UP主们的危机并不止来自外部,此次的“冲商单”事件只是给了外界一个契机,让我们观察到吐槽UP主乃至整个影视区的“存在主义危机”。
在2020年左右说起B站团建国产烂剧,是正当的、热闹的、见证者也与有荣焉的。现在,则很难再有同样感受。
吐槽内容玩转流量密码,质量却又下滑至此,于整个影视区带来的都不再是荣光而是误读。“杂谈”不过是影视区的一个分区,“杂谈”之外还有曾经很风光、如今很艰难的二创剪辑,在此次事件中被众人追忆怀念。无论是观众流失、版权问题,还是推流机制、立场攻击,都很挫伤二创剪刀手的产出热情。
就算在“杂谈”分区,新剧吐槽也只是其中一个方向。主攻电影的UP主有许多做的是几十分钟的中长视频,包括经典拉片、新片解读与电影史科普等,并没有这样浮躁。主攻老剧解说的也不乏扎实做事者,一杆子打翻对这些UP主并不公平。终究是因为国产新剧与流量明星交集最多,剧集吐槽才会出现如此乱象。
而吐槽UP主们成也真性情、败也真性情,越做越是骑虎难下。在现有流量环境下,如果吐槽UP主没有鲜明的人格与观点,一开始就很难做起来。可一旦做起来,又很容易被所谓“风骨”约束。自娱自乐倒也罢了,若作为一个自媒体商业模式、哪怕只是一个可持续的内容模式,本身就很拧巴。
群众是需要嘴替,但需要的是纯粹的、公正的、脱离低级趣味的嘴替,既不能被粉籍立场左右,也不能被商业流量裹挟。这可能也正是为什么,吐槽UP主的迭代一直很顺畅,因为总有一刻用户会对大UP主感到失望——一反常态恰饭尬吹的时候,重大事件集体失声的时候,还有感觉到他们只愿吐槽烂剧、不愿平白出手安利好剧的时候。
由此,吐槽UP主也好,吐槽视频的爱好者也好,最终都要面对一个真相:剧集吐槽的意义其实就是一部分人的电子榨菜、情绪价值,对内娱都已经不痛不痒。行业寒冬不是吐槽来的,质量好转也不是被监督好的。女性主义剧评对新剧创作最明显的作用不是减少辱女,而是把女性题材高高架起来,由于忌惮被审判而大大削减了活人感,更加面目模糊。
既然新剧多被吐槽,那么吐槽即无意义。吐槽视频的受众也不是剧集的受众,真正的剧集受众遇到过一次“断章取义”,便可能放弃这一类视频。除了满腔热情的粉丝们,即便是影视圈都在放弃对吐槽视频的“口碑维护”。
当然,快意出击的粉丝也算不上正义之师,被狙掉的视频亦不乏正常的剧评娱评。互联网究竟在哪一刻失去了“圈地自萌”的体面与尊重,不喜欢的不能礼貌走开,而非要弹幕留痕,要拼命占别人一点内存,要坚决分出你们和我们。
于是在不止不休的发声与捂嘴中,每个人能获得的乐趣越来越少,却还将其命名为自由与思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