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读大庆冬季游火热的独家密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读大庆冬季游火热的独家密码

这个冬季,大庆以 “冷资源” 撬动 “热经济”,在冰雪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其背后,是一场全域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刘楠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大庆市持续了一整个冬季的冰雪旅游迎来最终盘点。数据显示,2024—2025 冰雪季,大庆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

这个冬季,大庆以 “冷资源” 撬动 “热经济”,在冰雪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其背后,是一场全域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冰雪项目:差异化定位激活 “百湖” 潜力

“我带孩子去了猛犸乐园、油田冰雪嘉年华、青龙湖大庆职工冰雪乐园,还有冰上龙舟乐园。四个冰雪乐园各有特色,孩子玩得很高兴。”回忆起快乐的寒假,大庆市民王先生还很兴奋,“孩子尤其喜欢玩猛犸乐园超级雪堡大滑梯,排着长队玩了好几遍……”

网红大滑梯

那是个让大人重返童年,孩子尽情欢乐的地方。在兰德湖畔的冰河世纪猛犸乐园内,高16米、长度超过260米的雪堡大滑梯下,大人、孩子排着长队体验 “冰雪俯冲” 的刺激。这座占地50万平方米的主题乐园,以东北第四纪古生物为灵感,开园后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拉动消费3.5亿元,位列全国冬季冰雪热门榜单第13位。

大庆冰雪项目的成功,源于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 “顶流” 效应下,大庆另辟蹊径,推出雪地温泉、石油主题嘉年华、冬捕民俗等特色场景。

鹤鸣湖湿地温泉度假区内,游客身着泳装在42℃的温泉中嬉戏,与室外—30℃的极寒形成 “冰火两重天” 的独特体验。“这个冬季,景区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55%,过夜游客占比提升60%以上。” 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

独具特色的温泉旅游

数据显示,大庆今冬投用11个大型冰雪项目,其中8个重点乐园承载近百项娱乐活动。仅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占全省的12%,省内排名第二。“我们不做‘复制粘贴’,而是深耕‘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 大庆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柴威表示,从冰河世纪猛犸乐园的史前文化到连环湖的蒙医药温泉,从油田冰雪嘉年华的工业风到青龙湖的冰上龙舟赛,大庆冰雪场景正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

红色研学:冰雪场景赋能精神传承

2月8日,来自广西南宁桂雅路小学的25名师生,来到大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他们参观了大庆市博物馆,体验了林甸鹤鸣湖温泉的冰雪与温泉,留下了难忘的冰雪足迹。

红色研学

这只是大庆红色研学旅游热潮的一个缩影。整个寒假,在冰河世纪猛犸乐园的 “破冰取水” 体验区,经常有大、中、小学生们裹着厚重棉衣,用铁锹凿开冰层,复刻石油会战时期的艰辛场景。“孩子们通过重走会战路、聆听铁人故事,深刻理解了‘人拉肩扛’的精神内涵。” 研学团队负责人感慨。

大庆创新 “冰雪 + 研学” 模式,将红色教育与冰雪体验深度融合。依托兰德湖、猛犸乐园等载体,推出 “踏着铁人脚步走” 沉浸式项目,截至2月中旬,就已经累计接待常山 “小胡柚”、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团队150余支。

仅春节期间,就有近1.7万人次到大庆市博物馆“过大年”;大庆石油科技馆也迎来了第一批国际研学团队——来自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的学子们……

市博物馆游客众多

将传承红色精神与发展大庆特色文旅相结合,大庆红色研学全面开通升级版“冰雪+研学”新模式、新赛道,让红色研学出新更出彩,让红色文化入脑亦入心。

文体融合:活动赛事串起全域消费链

“起网——!” 随着号子声响起,连环湖冰面腾起水花,头鱼跃出冰窟窿的瞬间,万名游客欢呼雀跃。2024年12月27日,作为全省 “冷水鱼・冬捕季” 开幕式的重头戏,这场传统渔猎文化盛宴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50余家媒体聚焦,全网话题观看量超3亿次。

今冬,大庆以文体旅融合为纽带,构建 “赛事引流、活动聚客” 的全域消费生态。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中俄韩青少年雪球大赛、冰雪汽车公开赛等赛事轮番上演。冰雪汽车公开赛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 40%。萨尔图区新年演唱会吸引5000名观众 “冰雪夜嗨”,市总工会职工冰雪趣味赛让600名职工在雪地CS、雪球大战中释放激情。

“赛事和活动不仅是流量密码,更是消费催化剂。”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 “赛事 + 旅游” 模式,大庆实现 “一人参赛、全家旅游” 的乘数效应,冰雪汽车公开赛拉动周边消费超2亿元。

服务升级:细节处见真章

在银湖山滑雪场,新增的夜场照明系统让雪道在夜色中流光溢彩;鹤鸣湖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野生鲫鱼汤,24小时医疗应急值守;各冰雪乐园设置 “一部手机游大庆” 智能导览,实现 “一键查询” 吃住行。“我们投资2000万元升级客房和温泉设施,春节期间入住率达90%。” 天星商务温泉酒店负责人表示。

兴奋的游客

大庆以 “暖心服务” 提升游客体验,冬季旅游投诉同比大幅下降 。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全市精品快捷酒店增至15家,等级民宿达30余家,新增住宿床位近 2000张。春节期间,外地游客占比增加一倍,过夜游比例大幅增加;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8%。

破局密码:顶层设计与全域联动

大庆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源于 “一盘棋” 的战略布局。大庆市委、市政府将冰雪旅游纳入 “1357” 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景区升级,举办 “亚冬游大庆” 九大行动,同时联动哈尔滨、牡丹江等周边城市,推出 “环哈尔滨3小时冰雪旅游圈”,共享亚冬会客流红利。

“我们不追求‘昙花一现’,而是着眼‘四季皆景’。” 柴威表示,大庆冰雪旅游的成效离不开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项目主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保障。萨尔图区推动文旅市场繁荣有序、持续向好,去年以来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15亿元;杜尔伯特围绕26处景区景点积极打造“全域游”“全季游”,成功举办冬捕节、雪地赛马等活动20余场,带动消费增长20%;公安、交通、市监、应急、气象等相关保障部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力营造了安全平稳有序的旅游环境;油田公司、市城发集团、文体旅集团、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等项目主体单位超前谋划、稳步推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一系列举措通过大V直播、短视频话题等精准营销,引发了全网关注的同时,更得到权威媒体的认可,其中,央视《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报道6次,新华社、黑龙江日报等媒体矩阵发布稿件200余篇。

当冰雪渐融,大庆的 “热效应” 仍在延续。这场冬季的 “冰雪突围”,不仅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向全国展示了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图片由大庆市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同比增长28%、22%!解读大庆冬季游火热的独家密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读大庆冬季游火热的独家密码

这个冬季,大庆以 “冷资源” 撬动 “热经济”,在冰雪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其背后,是一场全域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刘楠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大庆市持续了一整个冬季的冰雪旅游迎来最终盘点。数据显示,2024—2025 冰雪季,大庆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

这个冬季,大庆以 “冷资源” 撬动 “热经济”,在冰雪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其背后,是一场全域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冰雪项目:差异化定位激活 “百湖” 潜力

“我带孩子去了猛犸乐园、油田冰雪嘉年华、青龙湖大庆职工冰雪乐园,还有冰上龙舟乐园。四个冰雪乐园各有特色,孩子玩得很高兴。”回忆起快乐的寒假,大庆市民王先生还很兴奋,“孩子尤其喜欢玩猛犸乐园超级雪堡大滑梯,排着长队玩了好几遍……”

网红大滑梯

那是个让大人重返童年,孩子尽情欢乐的地方。在兰德湖畔的冰河世纪猛犸乐园内,高16米、长度超过260米的雪堡大滑梯下,大人、孩子排着长队体验 “冰雪俯冲” 的刺激。这座占地50万平方米的主题乐园,以东北第四纪古生物为灵感,开园后累计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拉动消费3.5亿元,位列全国冬季冰雪热门榜单第13位。

大庆冰雪项目的成功,源于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 “顶流” 效应下,大庆另辟蹊径,推出雪地温泉、石油主题嘉年华、冬捕民俗等特色场景。

鹤鸣湖湿地温泉度假区内,游客身着泳装在42℃的温泉中嬉戏,与室外—30℃的极寒形成 “冰火两重天” 的独特体验。“这个冬季,景区日均接待量同比增长55%,过夜游客占比提升60%以上。” 董事长王超告诉记者。

独具特色的温泉旅游

数据显示,大庆今冬投用11个大型冰雪项目,其中8个重点乐园承载近百项娱乐活动。仅春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占全省的12%,省内排名第二。“我们不做‘复制粘贴’,而是深耕‘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 大庆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柴威表示,从冰河世纪猛犸乐园的史前文化到连环湖的蒙医药温泉,从油田冰雪嘉年华的工业风到青龙湖的冰上龙舟赛,大庆冰雪场景正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

红色研学:冰雪场景赋能精神传承

2月8日,来自广西南宁桂雅路小学的25名师生,来到大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他们参观了大庆市博物馆,体验了林甸鹤鸣湖温泉的冰雪与温泉,留下了难忘的冰雪足迹。

红色研学

这只是大庆红色研学旅游热潮的一个缩影。整个寒假,在冰河世纪猛犸乐园的 “破冰取水” 体验区,经常有大、中、小学生们裹着厚重棉衣,用铁锹凿开冰层,复刻石油会战时期的艰辛场景。“孩子们通过重走会战路、聆听铁人故事,深刻理解了‘人拉肩扛’的精神内涵。” 研学团队负责人感慨。

大庆创新 “冰雪 + 研学” 模式,将红色教育与冰雪体验深度融合。依托兰德湖、猛犸乐园等载体,推出 “踏着铁人脚步走” 沉浸式项目,截至2月中旬,就已经累计接待常山 “小胡柚”、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团队150余支。

仅春节期间,就有近1.7万人次到大庆市博物馆“过大年”;大庆石油科技馆也迎来了第一批国际研学团队——来自俄罗斯阿穆尔州国立医学院的学子们……

市博物馆游客众多

将传承红色精神与发展大庆特色文旅相结合,大庆红色研学全面开通升级版“冰雪+研学”新模式、新赛道,让红色研学出新更出彩,让红色文化入脑亦入心。

文体融合:活动赛事串起全域消费链

“起网——!” 随着号子声响起,连环湖冰面腾起水花,头鱼跃出冰窟窿的瞬间,万名游客欢呼雀跃。2024年12月27日,作为全省 “冷水鱼・冬捕季” 开幕式的重头戏,这场传统渔猎文化盛宴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50余家媒体聚焦,全网话题观看量超3亿次。

今冬,大庆以文体旅融合为纽带,构建 “赛事引流、活动聚客” 的全域消费生态。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中俄韩青少年雪球大赛、冰雪汽车公开赛等赛事轮番上演。冰雪汽车公开赛期间,周边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 40%。萨尔图区新年演唱会吸引5000名观众 “冰雪夜嗨”,市总工会职工冰雪趣味赛让600名职工在雪地CS、雪球大战中释放激情。

“赛事和活动不仅是流量密码,更是消费催化剂。” 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 “赛事 + 旅游” 模式,大庆实现 “一人参赛、全家旅游” 的乘数效应,冰雪汽车公开赛拉动周边消费超2亿元。

服务升级:细节处见真章

在银湖山滑雪场,新增的夜场照明系统让雪道在夜色中流光溢彩;鹤鸣湖景区为游客免费提供野生鲫鱼汤,24小时医疗应急值守;各冰雪乐园设置 “一部手机游大庆” 智能导览,实现 “一键查询” 吃住行。“我们投资2000万元升级客房和温泉设施,春节期间入住率达90%。” 天星商务温泉酒店负责人表示。

兴奋的游客

大庆以 “暖心服务” 提升游客体验,冬季旅游投诉同比大幅下降 。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全市精品快捷酒店增至15家,等级民宿达30余家,新增住宿床位近 2000张。春节期间,外地游客占比增加一倍,过夜游比例大幅增加;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38%。

破局密码:顶层设计与全域联动

大庆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源于 “一盘棋” 的战略布局。大庆市委、市政府将冰雪旅游纳入 “1357” 现代化产业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景区升级,举办 “亚冬游大庆” 九大行动,同时联动哈尔滨、牡丹江等周边城市,推出 “环哈尔滨3小时冰雪旅游圈”,共享亚冬会客流红利。

“我们不追求‘昙花一现’,而是着眼‘四季皆景’。” 柴威表示,大庆冰雪旅游的成效离不开各县区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项目主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保障。萨尔图区推动文旅市场繁荣有序、持续向好,去年以来带动餐饮、住宿等旅游消费15亿元;杜尔伯特围绕26处景区景点积极打造“全域游”“全季游”,成功举办冬捕节、雪地赛马等活动20余场,带动消费增长20%;公安、交通、市监、应急、气象等相关保障部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全力营造了安全平稳有序的旅游环境;油田公司、市城发集团、文体旅集团、广播电视台、日报社等项目主体单位超前谋划、稳步推进,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一系列举措通过大V直播、短视频话题等精准营销,引发了全网关注的同时,更得到权威媒体的认可,其中,央视《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等栏目报道6次,新华社、黑龙江日报等媒体矩阵发布稿件200余篇。

当冰雪渐融,大庆的 “热效应” 仍在延续。这场冬季的 “冰雪突围”,不仅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向全国展示了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的生动实践。

(图片由大庆市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同比增长28%、22%!解读大庆冬季游火热的独家密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