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电厂 | 禾赛被做空:一场有选择性的预谋和一家企业的快速转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电厂 | 禾赛被做空:一场有选择性的预谋和一家企业的快速转向

国内车企救了它。

在与奔驰达成独家定点合作、扭亏为盈以及机器人对激光雷达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的股价在过去4个月最高上涨了5倍之多。

但自从3月18日做空机构Blue Orca发布一份针对禾赛的做空报告以来,截至3月26日的交易日,禾赛的股价累计跌幅将近12%。

在这份做空报告中,Blue Orca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禾赛财务数据存在矛盾;二是禾赛与奔驰并非独家合作;三是禾赛的毛利率异常。

针对这些指控,禾赛回应称:“公司始终秉持严格的商业道德标准与合规要求。强烈反对Blue Orca Capital报告中的指控,并认为其毫无依据。”

Blue Orca以成功做空港股上市公司新秀丽(Samsonite)而一战成名。他们也曾试图做空飞鹤乳业、名创优品、安踏和拼多多等中国企业,但收效甚微。

禾赛成立于2014年11月,激光雷达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AGV(自主移动小车)。2023年2月,禾赛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是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最新财报显示,禾赛2024年的营收为20.8亿元,同比增长了10.7%,Non-GAAP净利润首次转正至137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禾赛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7.2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1.7亿元。

2024年,禾赛总共交付了50.19万台激光雷达,同比增长126%,其中包括面向ADAS量产领域交付的45.64万台激光雷达,同比增长134%。

Blue Orca认为,禾赛的盈利源自于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一次性支付的2000万美元合同终止费,但禾赛并非在财报中披露这一笔费用,这笔合同终止费和禾赛在2024年第四季度1.47亿元的净利润相当。如果剔除这笔费用,禾赛只能勉强盈亏平衡。此外,禾赛也没有明确告知投资者双方的合作终止——这意味着禾赛失去了一名重要客户。

在2022年递交的招股书上,禾赛披露的前五大客户几乎都集中于运营Robotaxi的自动驾驶企业,包括一家美国车企、百度、Aurora和小马智行等。Blue Orca经过调查确认这家美国车企就是通用汽车,他们向禾赛采购激光雷达用于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Robotaxi车队上。

Blue Orca发现,禾赛2019财年至2023财年从Cruise获得了9.49亿元收入,在该期间禾赛营收的大约20.8%。尤其是2023财年,禾赛从Cruise获得的收入占其年营收的28.4%——这是禾赛主动在一份2024年4月25日提交的20-F文件上披露的,但他们只是提到这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汽车公司。Blue Orca则通过调查明确,这家公司就是通用汽车。

Cruise的Robotaxi车队规模约为1000辆。但在2024年底,通用汽车宣布关闭Cruise的Robotaxi运营,因为Robotaxi车辆曾经发生重大事故导致行人受重伤。

在那份20-F文件中,禾赛提示,如果客户终止了采购协议,禾赛仍能够获得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将由已完成的采购但尚未支付款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或者是采购协议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和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决定。

同时,禾赛还在那份文件中提到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贡献了禾赛总收入的24.3%和25.6%。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被认为是理想汽车,向禾赛贡献的收入仍然低于Cruise贡献收入的比例。

的确,禾赛没有在2024 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上对这笔来自Cruise的一次性收入对盈利的影响进行详细说明。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上,禾赛在四季度指引中提到了盈利的达成路径,并且明确这种影响是短暂的。禾赛在第三和四季度都提及在2025年会依靠业务增长和提升运营效率来实现盈利。

为了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禾赛在2024年底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裁员,经过电厂向禾赛确认,此次调整为正常的年末组织优化,网传裁员30%为不实消息,因此产生的一次性成本大部分计入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中。

与此同时,电厂在禾赛2024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中财报发现,禾赛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比2023年底大幅增加45.8%,但合同负债减少了58.7%,合同资产也减少了49.7%,结合禾赛库存的小幅下降,意味着禾赛履约能力提升,确认收入加速,这也是能够在2024年底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禾赛的大客户结构在2024年出现了变化。虽然禾赛还没有公布前五大客户的详情,但可以明确的是,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助推了禾赛的增长,他们都选装了禾赛的AT128。2024年,理想汽车交付量超过50万辆,Max和Ultra车型都搭载了激光雷达,小米汽车也交付了13.7万辆。

禾赛CFO樊鹏在四季度业绩会后接受采访时提到,2024年初,头部车企还在犹豫使用激光雷达。但到了2024年年底,激光雷达已经成为车企的重要卖点。从数量上看,ADAS Lidar贡献了禾赛收入的最大增长。

禾赛CEO李一帆同样在业绩会后的采访中明确了,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是禾赛业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禾赛没有披露客户的订单详情,汽车产业电子商务采购数据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禾赛为理想汽车L系列的Max、Ultra版本和MEGA配套了23.8万台激光雷达,为小米汽车供应了10.07万台激光雷达。

叠加美国国防部在2024年1月底将禾赛纳入1260H名单后引发的连锁反应,美国客户对禾赛的贡献度降低。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了禾赛2024年的收入构成,区域市场的贡献发生了变化。美国市场最高曾贡献禾赛超过40%的收入,但2024年,禾赛就有超过70%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客户,而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禾赛总收入下滑至10%出头。

未来,这一比例仍将动态变化,主要原因是禾赛客户结构的优化。在财报中,禾赛披露了获得与欧洲一家顶级汽车厂商的独家供应协议,搭载车型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这一协议持续十年。

另外,禾赛新一代长距离激光雷达ATX将于今年第一季度量产,可以装备到售价低至10万元的车型上,比如零跑B10。凭借ATX,禾赛还获得了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城和长安等大型汽车公司的订单。在业绩会上,禾赛的管理层预计比亚迪、零跑将成为禾赛2025年的重要客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电厂 | 禾赛被做空:一场有选择性的预谋和一家企业的快速转向

国内车企救了它。

在与奔驰达成独家定点合作、扭亏为盈以及机器人对激光雷达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中国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的股价在过去4个月最高上涨了5倍之多。

但自从3月18日做空机构Blue Orca发布一份针对禾赛的做空报告以来,截至3月26日的交易日,禾赛的股价累计跌幅将近12%。

在这份做空报告中,Blue Orca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禾赛财务数据存在矛盾;二是禾赛与奔驰并非独家合作;三是禾赛的毛利率异常。

针对这些指控,禾赛回应称:“公司始终秉持严格的商业道德标准与合规要求。强烈反对Blue Orca Capital报告中的指控,并认为其毫无依据。”

Blue Orca以成功做空港股上市公司新秀丽(Samsonite)而一战成名。他们也曾试图做空飞鹤乳业、名创优品、安踏和拼多多等中国企业,但收效甚微。

禾赛成立于2014年11月,激光雷达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乘用车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AGV(自主移动小车)。2023年2月,禾赛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是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

最新财报显示,禾赛2024年的营收为20.8亿元,同比增长了10.7%,Non-GAAP净利润首次转正至137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禾赛去年第四季度的营收7.2亿元,Non-GAAP净利润为1.7亿元。

2024年,禾赛总共交付了50.19万台激光雷达,同比增长126%,其中包括面向ADAS量产领域交付的45.64万台激光雷达,同比增长134%。

Blue Orca认为,禾赛的盈利源自于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一次性支付的2000万美元合同终止费,但禾赛并非在财报中披露这一笔费用,这笔合同终止费和禾赛在2024年第四季度1.47亿元的净利润相当。如果剔除这笔费用,禾赛只能勉强盈亏平衡。此外,禾赛也没有明确告知投资者双方的合作终止——这意味着禾赛失去了一名重要客户。

在2022年递交的招股书上,禾赛披露的前五大客户几乎都集中于运营Robotaxi的自动驾驶企业,包括一家美国车企、百度、Aurora和小马智行等。Blue Orca经过调查确认这家美国车企就是通用汽车,他们向禾赛采购激光雷达用于旗下自动驾驶公司Cruise的Robotaxi车队上。

Blue Orca发现,禾赛2019财年至2023财年从Cruise获得了9.49亿元收入,在该期间禾赛营收的大约20.8%。尤其是2023财年,禾赛从Cruise获得的收入占其年营收的28.4%——这是禾赛主动在一份2024年4月25日提交的20-F文件上披露的,但他们只是提到这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汽车公司。Blue Orca则通过调查明确,这家公司就是通用汽车。

Cruise的Robotaxi车队规模约为1000辆。但在2024年底,通用汽车宣布关闭Cruise的Robotaxi运营,因为Robotaxi车辆曾经发生重大事故导致行人受重伤。

在那份20-F文件中,禾赛提示,如果客户终止了采购协议,禾赛仍能够获得一笔款项,这笔款项将由已完成的采购但尚未支付款项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或者是采购协议提供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在制品和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决定。

同时,禾赛还在那份文件中提到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贡献了禾赛总收入的24.3%和25.6%。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被认为是理想汽车,向禾赛贡献的收入仍然低于Cruise贡献收入的比例。

的确,禾赛没有在2024 年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上对这笔来自Cruise的一次性收入对盈利的影响进行详细说明。但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上,禾赛在四季度指引中提到了盈利的达成路径,并且明确这种影响是短暂的。禾赛在第三和四季度都提及在2025年会依靠业务增长和提升运营效率来实现盈利。

为了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运营成本,禾赛在2024年底进行了一次小规模裁员,经过电厂向禾赛确认,此次调整为正常的年末组织优化,网传裁员30%为不实消息,因此产生的一次性成本大部分计入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财务报告中。

与此同时,电厂在禾赛2024年第四季度及年度中财报发现,禾赛截至2024年底应收账款比2023年底大幅增加45.8%,但合同负债减少了58.7%,合同资产也减少了49.7%,结合禾赛库存的小幅下降,意味着禾赛履约能力提升,确认收入加速,这也是能够在2024年底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禾赛的大客户结构在2024年出现了变化。虽然禾赛还没有公布前五大客户的详情,但可以明确的是,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助推了禾赛的增长,他们都选装了禾赛的AT128。2024年,理想汽车交付量超过50万辆,Max和Ultra车型都搭载了激光雷达,小米汽车也交付了13.7万辆。

禾赛CFO樊鹏在四季度业绩会后接受采访时提到,2024年初,头部车企还在犹豫使用激光雷达。但到了2024年年底,激光雷达已经成为车企的重要卖点。从数量上看,ADAS Lidar贡献了禾赛收入的最大增长。

禾赛CEO李一帆同样在业绩会后的采访中明确了,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是禾赛业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禾赛没有披露客户的订单详情,汽车产业电子商务采购数据机构盖世汽车统计的一份数据显示,2024年,禾赛为理想汽车L系列的Max、Ultra版本和MEGA配套了23.8万台激光雷达,为小米汽车供应了10.07万台激光雷达。

叠加美国国防部在2024年1月底将禾赛纳入1260H名单后引发的连锁反应,美国客户对禾赛的贡献度降低。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了禾赛2024年的收入构成,区域市场的贡献发生了变化。美国市场最高曾贡献禾赛超过40%的收入,但2024年,禾赛就有超过70%的收入来自于中国客户,而自美国市场的收入占禾赛总收入下滑至10%出头。

未来,这一比例仍将动态变化,主要原因是禾赛客户结构的优化。在财报中,禾赛披露了获得与欧洲一家顶级汽车厂商的独家供应协议,搭载车型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这一协议持续十年。

另外,禾赛新一代长距离激光雷达ATX将于今年第一季度量产,可以装备到售价低至10万元的车型上,比如零跑B10。凭借ATX,禾赛还获得了包括比亚迪、奇瑞、长城和长安等大型汽车公司的订单。在业绩会上,禾赛的管理层预计比亚迪、零跑将成为禾赛2025年的重要客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