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东城市观察 | 华表盛典花落青岛,遇见“世界电影之都”的魅力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东城市观察 | 华表盛典花落青岛,遇见“世界电影之都”的魅力

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迎来中国电影界的顶级盛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文|董柳

无疑,今年的电影春节档令人瞩目。其中,诞生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蛟龙行动》联袂来袭,“青岛制造”俨然成为中国大片服务观众、更引领产业的压舱石,推动着中国电影走出一条自我创新、市场化发展的崭新路子。

顶流汇聚,行业内重量级奖项再度瞩目:青岛亦迎来了属于自己进阶发展的里程碑。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迎来中国电影界的顶级盛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值得关注的是,3月29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已经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系列活动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盛会的脚步近了。

这是继2019年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等多项国家级影视活动后,青岛再次扛起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辉煌时刻”。

昔日的渔村蝶变为今日的“东方影都”,这或许是青岛以影视产业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最好诠释。而需看到。华表奖的落地不仅是对其影视硬实力的认可,更是这座城市迈向“世界电影之都”的关键跃迁之一。

青岛影视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东方影都这一核心引擎。

从《流浪地球》系列、《疯狂的外星人》《刺杀小说家》到《封神》三部曲,这些“青岛出品”的影片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不仅斩获华表奖、金鸡奖等殊荣,更以工业化制作标准刷新了中国电影的视效标杆。

其中,《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封神第一部》获“五个一工程”奖,多部影片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标准迈向国际。

作为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基地,东方影都拥有40座国际顶级摄影棚、全球最大的万米摄影棚及亚洲首座水下恒温摄影棚——可以说,其硬件设施与技术水平已比肩好莱坞。

就在今年的3月12日,由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好久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建的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用运营,新增警察局、医院、学校等20余个主题场景,进一步填补了东方影都实景拍摄的空白,形成了“高科技影棚+实景基地+天然外景”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可以说,灵山湾东方影都的发展,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与城市能级跃升的缩影。通过硬件迭代、科技赋能、政策创新与文旅融合,东方影都不仅成为国产大片的“制造引擎”,更重塑了青岛的城市基因,为全球影视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旅融合一直是青岛的强项。旅游业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联,能够催生带动各种产业业态融合、叠加,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基于此,不管是明星效应亦或是电影内容延申,与电影产业结合而滋生的旅游模式和经济效应,成为青岛在近年来除开海滨风景外破局商文旅融合的重要锚点。

青岛的野心不止于影视制作,更在于构建“影旅共生”的生态体系。“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场馆设施和多彩的影视文化,造就了灵山湾绝佳的文旅消费场景:

依托30公里黄金海岸线与“碧海银螺”建筑美学,灵山湾将电影元素融入城市肌理;星光岛与东方影都隔海相望,拥有全球一流的大剧院、国际秀场、超大规模高端度假酒店、国际医院、国际学校、游艇码头和会所等配套设施,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活动,每年接待游客更是达到46万余人次。

试想,华表奖期间,业内知名影人及众多影迷的涌入,势必直接拉动短期的消费增长,更将催生“长尾效应”——明星工作室、经纪公司的区域性布局,影视衍生品开发、粉丝经济运营等新业态的孵化,有望为青岛开辟“影视+消费”的新增长极。

华表奖的举办,或许将进一步激活“影视+文旅”的化学反应。例如,颁奖季期间,影迷可参与电影场景打卡、博物馆观览等活动;典礼结束后,电影节展映、影视主题游线路将持续引流,持续延长盛典的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5《青岛市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中提到,华表奖颁奖典礼期间是青岛今年增加消费券发放投入的重要节点。同时,青岛将持续聚焦影视之都,举办华表奖、国际戏剧学院奖等高水平影视奖项活动,持续办好里院喜剧节等品牌活动。

自2017年入选联合国“电影之都”以来,青岛始终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影视文化交流平台。华表奖的落地,更标志着青岛从“产业高地”向“文化枢纽”的进阶。

华表奖选择青岛,既是对其过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其未来潜力的期许。这座将海洋基因与电影梦想相融的城市,正以光影为笔,书写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篇章。可以预见的是,当典礼灯光亮起,照亮的不仅是获奖者的荣耀时刻,更是青岛作为“世界电影之都”的璀璨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东城市观察 | 华表盛典花落青岛,遇见“世界电影之都”的魅力

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迎来中国电影界的顶级盛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文|董柳

无疑,今年的电影春节档令人瞩目。其中,诞生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蛟龙行动》联袂来袭,“青岛制造”俨然成为中国大片服务观众、更引领产业的压舱石,推动着中国电影走出一条自我创新、市场化发展的崭新路子。

顶流汇聚,行业内重量级奖项再度瞩目:青岛亦迎来了属于自己进阶发展的里程碑。2025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迎来中国电影界的顶级盛会——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值得关注的是,3月29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已经发布《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系列活动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盛会的脚步近了。

这是继2019年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等多项国家级影视活动后,青岛再次扛起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辉煌时刻”。

昔日的渔村蝶变为今日的“东方影都”,这或许是青岛以影视产业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最好诠释。而需看到。华表奖的落地不仅是对其影视硬实力的认可,更是这座城市迈向“世界电影之都”的关键跃迁之一。

青岛影视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东方影都这一核心引擎。

从《流浪地球》系列、《疯狂的外星人》《刺杀小说家》到《封神》三部曲,这些“青岛出品”的影片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不仅斩获华表奖、金鸡奖等殊荣,更以工业化制作标准刷新了中国电影的视效标杆。

其中,《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封神第一部》获“五个一工程”奖,多部影片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标准迈向国际。

作为全球投资规模最大的影视产业基地,东方影都拥有40座国际顶级摄影棚、全球最大的万米摄影棚及亚洲首座水下恒温摄影棚——可以说,其硬件设施与技术水平已比肩好莱坞。

就在今年的3月12日,由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有限公司与青岛海好久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共建的海好(青岛)实景片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启用运营,新增警察局、医院、学校等20余个主题场景,进一步填补了东方影都实景拍摄的空白,形成了“高科技影棚+实景基地+天然外景”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可以说,灵山湾东方影都的发展,是中国电影工业化与城市能级跃升的缩影。通过硬件迭代、科技赋能、政策创新与文旅融合,东方影都不仅成为国产大片的“制造引擎”,更重塑了青岛的城市基因,为全球影视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文旅融合一直是青岛的强项。旅游业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联,能够催生带动各种产业业态融合、叠加,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基于此,不管是明星效应亦或是电影内容延申,与电影产业结合而滋生的旅游模式和经济效应,成为青岛在近年来除开海滨风景外破局商文旅融合的重要锚点。

青岛的野心不止于影视制作,更在于构建“影旅共生”的生态体系。“金滩镶绿野、碧海映蓝天”,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场馆设施和多彩的影视文化,造就了灵山湾绝佳的文旅消费场景:

依托30公里黄金海岸线与“碧海银螺”建筑美学,灵山湾将电影元素融入城市肌理;星光岛与东方影都隔海相望,拥有全球一流的大剧院、国际秀场、超大规模高端度假酒店、国际医院、国际学校、游艇码头和会所等配套设施,多次承接国家级、省级活动,每年接待游客更是达到46万余人次。

试想,华表奖期间,业内知名影人及众多影迷的涌入,势必直接拉动短期的消费增长,更将催生“长尾效应”——明星工作室、经纪公司的区域性布局,影视衍生品开发、粉丝经济运营等新业态的孵化,有望为青岛开辟“影视+消费”的新增长极。

华表奖的举办,或许将进一步激活“影视+文旅”的化学反应。例如,颁奖季期间,影迷可参与电影场景打卡、博物馆观览等活动;典礼结束后,电影节展映、影视主题游线路将持续引流,持续延长盛典的热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5《青岛市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中提到,华表奖颁奖典礼期间是青岛今年增加消费券发放投入的重要节点。同时,青岛将持续聚焦影视之都,举办华表奖、国际戏剧学院奖等高水平影视奖项活动,持续办好里院喜剧节等品牌活动。

自2017年入选联合国“电影之都”以来,青岛始终致力于打造世界级影视文化交流平台。华表奖的落地,更标志着青岛从“产业高地”向“文化枢纽”的进阶。

华表奖选择青岛,既是对其过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其未来潜力的期许。这座将海洋基因与电影梦想相融的城市,正以光影为笔,书写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新篇章。可以预见的是,当典礼灯光亮起,照亮的不仅是获奖者的荣耀时刻,更是青岛作为“世界电影之都”的璀璨未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