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存储芯片,正式涨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存储芯片,正式涨价

存储芯片的两大主力产品 NAND 与 DRAM,在新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存储芯片正式开始涨价浪潮。

自此,存储市场长达多半年的低迷态势,终于迎来转折。

存储芯片的两大主力产品 NAND 与 DRAM,在新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

01、NAND,开始涨价

打响涨价第一枪的是NAND存储大厂闪迪,其表示将于4月1日开始实施涨价,涨幅将超10%,该举措适用于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类产品。

紧接着美光也告知将针对新订单提高价格,平均涨幅约11%。3月25日,美光直接发布涨价函,预计此次涨价幅度将在10%~15%。

之后,SK海力士、三星相继宣布将于4月同步上调NAND闪存价格。

根据渠道反馈,国产存储公司的零售品牌致态宣布,将于4月起上调提货价格,涨幅可能超过10%。

一系列消息接踵而至,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新一季度,NAND 芯片价格出现反弹,这主要归功于各大 NAND 龙头果断且迅速地调整减产措施。

随着2024年NAND产品价格走势疲软,为提早应对市场供过于求问题,美光、三星、SK海力士、铠侠等原厂陆续从2024年第4季重启减产措施,借此阻止NAND价格的下跌趋势。

今年1月,美光新加坡NAND厂突发断电,导致NAND供货吃紧。群联科技执行长潘健成亦透露,虽从2024年12月已向美光下单采购,但近期却意外发生交货不足的问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大韩厂的减产措施也在持续发酵,其中三星在3月的交货量仅有原先订单的20-25%。

其实,早在上个月,现货市场的动向就透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信号。

CFM的报价显示,小容量的eMMC以及一些SSD产品的价格已悄然上升,个别渠道也开始了涨价的试探性动作。

TrendForce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5年第二季NAND Flash价格将止跌回稳,环比增加0-5%。其中Client SSD合约价将季增3%-8%;Enterprise SSD合约价将持平第一季;eMMC合约价将与上季持平。NAND Flash Wafer合约价将季增10%-15%。

叠加上述存储龙头的最新涨价动作,市场上已经有人嗅到这一商机,开始囤积SSD了,盼着在NAND价格飙升之际大赚一笔。

02、DRAM,跌幅收敛

再看DRAM市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价格走向。

先说结论,尽管DRAM市场还没有明确的涨价声音传出,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二季度DRAM市场价格跌幅将同步收敛。一般型DRAM价格跌幅将收敛至季减0%-5%,若纳入HBM计算,受惠于HBM3e 12hi逐渐放量,预计均价为季增3%-8%。

具体数据方面:

在PC DRAM领域,DDR4价格走势偏弱,环比下降3%-8%;DDR5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在Server DRAM领域,DDR4跌幅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下降3%-8%;DDR5价格也环比基本持平。

在Mobile DRAM领域,LPDDR4X跌幅将收敛至季减0%-5%;LPDDR5X价格将季增0%-5%。

在Graphics DRAM领域,GDDR6跌势将收敛至3%-8%;GDDR7价格将持平上季或缓跌,约下降0%-5%。

在Consumer DRAM领域,DDR3合约价环比持平,DDR4合约价季增0%-5%。

综合来看,DRAM的价格还未来到正向增长区间。DRR5的合约价格大约是从今年2月起持续上涨,LPDDR5X的价格也相对稳健,但DDR4、DDR3、GDDR6等产品还在给存储市场“拖后腿”。

近日有研究机构对8家相关企业进行采访后发现,很多观点认为“对卖家来说,没有能够替代中国的市场,再加上受到低价的中国产品影响,价格正在下降”。关于接下来的DRAM价格,企业认为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上涨的观点居多。

03、HBM,市场暴涨880%

近日,SK海力士表示未来 AI 内存的需求前景光明。

预计今年HBM在SK海力士DRAM总销售额中的占比将超过50%。SK海力士CEO兼总裁

郭鲁正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扩大投资,以确保在人工智能市场的领导地位。由于图形处理单元(GPU) 和定制芯片 (ASIC) 的增加,我们预计 HBM 的需求将出现爆炸式增长。”他补充道,“今年的 HBM 市场预计将比 2023 年增长 8.8 倍以上,另一种 AI 存储器企业固态硬盘 (SSD) 市场预计也将增长 3.5 倍”。此外,对于‘DeepSeek冲击’,他持乐观态度,并表示,如果各种 AI 生态系统被激活,将有助于在中长期内增加(对 HBM 的)需求”。

为了继续引领AI市场,SK海力士还将继续准备CXL等下一代技术和产品。郭鲁正表示:“除了HBM以外,我们还准备了CXL、LPCAMM2、SOCAMM等多种解决方案,从而不仅仅作为AI内存供应商,还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04、国产存储厂商,蓄势待发

如果说,以前的存储市场主要被国际厂商所包揽,如今国产厂商的强势出击,硬生生把这一格局,撕开一道大口子。

在三星和SK海力士对华出口的存储产品组合中,三星主要向中国供应LPDDR、NAND Flash、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器IC等。SK海力士则专注于DRAM和NAND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从去年开始,随着国产厂商竞争加剧,DDR3和DDR4内存收益下滑,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便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市场中逐渐淡出。

预计从今年夏季开始,由于这些主要厂商的退出,市场上DDR3和DDR4的供应将显著减少。而这些需求的承接方,正是大批国产存储芯片公司。

因此,在存储市场复苏之际,国产厂商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产NAND产品近期涨价基本已成事实。

近日,一家国内存储模组厂商负责人表示,今年所有存储芯片原厂的价格都在涨。几家存储芯片原厂的报价,在同一时期内都会比较接近,差异不会很大。其中,“小容量NAND是这一轮涨价里最先有反应的品类,也是最早反弹的品种”。

目前存储芯片制造商转向大容量NAND生产,小容量eMMC等产品制造转由模组厂商承担,受原厂晶圆定价影响。比如佰维存储、江波龙等模组厂商均基于原厂NAND推出eMMC产品。

因此,在小容量市场复苏之际,这两家公司将同步受益。

佰维存储在接受23家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嵌入式存储领域,公司BGASSD已通过Google准入供应商名单认证;在PC存储领域,公司SSD产品目前已经进入联想、宏碁、惠普、同方等国内外知名PC厂商,此前佰维存储就表示,其旗下SP406/416系列企业级PCIe4.0 SSD、SS621系列企业级SATA SSD,与联想服务器完成兼容性测试并获认证,强化企业级市场布局。

技术研发层面,3月初,佰维存储宣布,其自研的eMMC主控芯片SP1800已完成批量验证支持QLC颗粒并针对智能穿戴设备优化功耗,同时具备端到端数据保护能力,适用于车规级应用场景。

据悉,2024年,佰维存储智能穿戴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将深化与Meta等客户在AI眼镜领域的合作。

江波龙近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目前,江波龙在产品布局上持续发力,其首颗32Gbit 2D MLC NAND完成流片验证,覆盖SLC/MLC多容量产品,适用于网络通信、安防监控等领域。该公司目前拥有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和内存条四大产品线,经营三个主要品牌,分别是FORESEE、Zilia、雷克沙。

其次,目前国内多家芯片厂商布局NAND存储芯片。包括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等。不过,兆易创新、东芯股份NAND产品均为2D SLC NAND。而本轮NAND涨价主要以3D NAND产品为主,而2D NAND今年价格始终平稳,未见明显价格拐点。

DRAM方面,北京君正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DRAM产品的更新迭代,采用20nm工艺的新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样品,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更新工艺的DRAM产品。此外,北京君正还计划在20nm工艺产品之后,继续推进更先进工艺的DRAM产品研发。

05、存储龙头,期待回春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存储巨头们过的可并不算如意。

美光:存储业务营收狂跌20%

近日,美光发布了截至2025年2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尽管在这一季度中美光实现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但单拎出来其存储业务部门(SBU)看,可以发现美光也面临着存储市场逆风的压力。

财报显示,美光SBU营收14亿美元,环比下降20%。

三星、SK海力士:对华出口暴跌

2024年,韩国芯片出口总额高达1330亿美元,其中近四成来自中国订单。

去年,三星和SK海力士这两家公司依托中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举措,在华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三星电子3月12日公布的业务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对华出口额同比增加53.9%,为64.9275万亿韩元,超过对美出口额61.3533万亿韩元。在公司对华出口额中,芯片销售占绝大部分。另据三星电子审计报告数据,公司在中国西安的NAND工厂(销售额11.180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954万亿韩元)和上海的半导体销售分公司(销售额30.0684万亿韩元)去年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SK海力士同样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稳健增长。其无锡DRAM工厂去年不仅成功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5985亿韩元,销售额也同比增长64.3%,净利润同比大增65.4%。SK海力士在中国的销售额为5.6万亿韩元,较前年有所增加。

暴涨之后,在2025年开年,形势急转直下。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月,韩国对华芯片出口暴跌22.5%,2月跌幅扩大至惊人的31.8%。行业预测,3月跌幅可能突破30%,芯片出口量或将创十年新低。

"以前是订单接到手软,现在仓库堆满芯片卖不出去。"韩国半导体行业人士近日感叹,这个曾凭借存储芯片傲视全球的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厂商此前已经退出SLC NAND Flash市场。出于成本效率因素考虑,市场预计后续海外存储原厂可能逐渐退出MLC NAND Flash市场。随着国际巨头的逐渐淡出,国产存储公司的发挥空间便更大了。

随着三大存储龙头逐步转向附加值更高的HBM、DDR5等领域。上个月,SK海力士宣布推出面向 AI 的超高性能 DRAM 新产品 12 层(12Hi)HBM4 内存,并在全球率先向主要客户出样了 12Hi HBM4。

AI大模型训练催生海量算力需求,HBM在DRAM市场的占比已近30%,预计到2026年HBM4将推动定制化需求爆发。英伟达、AMD的新品发布周期,与三星、SK海力士的技术迭代形成共振,在此背景下,国际存储龙头便可在存储市场的复苏浪潮中享受更为丰厚的红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SK海力士

3.7k
  • 科技早报 | SK海力士完成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腾讯11.6亿欧元入股育碧新子公司
  • 交易总额达88.5亿美元,SK海力士完成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业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存储芯片,正式涨价

存储芯片的两大主力产品 NAND 与 DRAM,在新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

文|半导体产业纵横

存储芯片正式开始涨价浪潮。

自此,存储市场长达多半年的低迷态势,终于迎来转折。

存储芯片的两大主力产品 NAND 与 DRAM,在新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

01、NAND,开始涨价

打响涨价第一枪的是NAND存储大厂闪迪,其表示将于4月1日开始实施涨价,涨幅将超10%,该举措适用于所有面向渠道和消费类产品。

紧接着美光也告知将针对新订单提高价格,平均涨幅约11%。3月25日,美光直接发布涨价函,预计此次涨价幅度将在10%~15%。

之后,SK海力士、三星相继宣布将于4月同步上调NAND闪存价格。

根据渠道反馈,国产存储公司的零售品牌致态宣布,将于4月起上调提货价格,涨幅可能超过10%。

一系列消息接踵而至,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

新一季度,NAND 芯片价格出现反弹,这主要归功于各大 NAND 龙头果断且迅速地调整减产措施。

随着2024年NAND产品价格走势疲软,为提早应对市场供过于求问题,美光、三星、SK海力士、铠侠等原厂陆续从2024年第4季重启减产措施,借此阻止NAND价格的下跌趋势。

今年1月,美光新加坡NAND厂突发断电,导致NAND供货吃紧。群联科技执行长潘健成亦透露,虽从2024年12月已向美光下单采购,但近期却意外发生交货不足的问题。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大韩厂的减产措施也在持续发酵,其中三星在3月的交货量仅有原先订单的20-25%。

其实,早在上个月,现货市场的动向就透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信号。

CFM的报价显示,小容量的eMMC以及一些SSD产品的价格已悄然上升,个别渠道也开始了涨价的试探性动作。

TrendForce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25年第二季NAND Flash价格将止跌回稳,环比增加0-5%。其中Client SSD合约价将季增3%-8%;Enterprise SSD合约价将持平第一季;eMMC合约价将与上季持平。NAND Flash Wafer合约价将季增10%-15%。

叠加上述存储龙头的最新涨价动作,市场上已经有人嗅到这一商机,开始囤积SSD了,盼着在NAND价格飙升之际大赚一笔。

02、DRAM,跌幅收敛

再看DRAM市场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价格走向。

先说结论,尽管DRAM市场还没有明确的涨价声音传出,但可以确定的是,第二季度DRAM市场价格跌幅将同步收敛。一般型DRAM价格跌幅将收敛至季减0%-5%,若纳入HBM计算,受惠于HBM3e 12hi逐渐放量,预计均价为季增3%-8%。

具体数据方面:

在PC DRAM领域,DDR4价格走势偏弱,环比下降3%-8%;DDR5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在Server DRAM领域,DDR4跌幅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下降3%-8%;DDR5价格也环比基本持平。

在Mobile DRAM领域,LPDDR4X跌幅将收敛至季减0%-5%;LPDDR5X价格将季增0%-5%。

在Graphics DRAM领域,GDDR6跌势将收敛至3%-8%;GDDR7价格将持平上季或缓跌,约下降0%-5%。

在Consumer DRAM领域,DDR3合约价环比持平,DDR4合约价季增0%-5%。

综合来看,DRAM的价格还未来到正向增长区间。DRR5的合约价格大约是从今年2月起持续上涨,LPDDR5X的价格也相对稳健,但DDR4、DDR3、GDDR6等产品还在给存储市场“拖后腿”。

近日有研究机构对8家相关企业进行采访后发现,很多观点认为“对卖家来说,没有能够替代中国的市场,再加上受到低价的中国产品影响,价格正在下降”。关于接下来的DRAM价格,企业认为可能要到下半年才会上涨的观点居多。

03、HBM,市场暴涨880%

近日,SK海力士表示未来 AI 内存的需求前景光明。

预计今年HBM在SK海力士DRAM总销售额中的占比将超过50%。SK海力士CEO兼总裁

郭鲁正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扩大投资,以确保在人工智能市场的领导地位。由于图形处理单元(GPU) 和定制芯片 (ASIC) 的增加,我们预计 HBM 的需求将出现爆炸式增长。”他补充道,“今年的 HBM 市场预计将比 2023 年增长 8.8 倍以上,另一种 AI 存储器企业固态硬盘 (SSD) 市场预计也将增长 3.5 倍”。此外,对于‘DeepSeek冲击’,他持乐观态度,并表示,如果各种 AI 生态系统被激活,将有助于在中长期内增加(对 HBM 的)需求”。

为了继续引领AI市场,SK海力士还将继续准备CXL等下一代技术和产品。郭鲁正表示:“除了HBM以外,我们还准备了CXL、LPCAMM2、SOCAMM等多种解决方案,从而不仅仅作为AI内存供应商,还能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04、国产存储厂商,蓄势待发

如果说,以前的存储市场主要被国际厂商所包揽,如今国产厂商的强势出击,硬生生把这一格局,撕开一道大口子。

在三星和SK海力士对华出口的存储产品组合中,三星主要向中国供应LPDDR、NAND Flash、图像传感器和显示驱动器IC等。SK海力士则专注于DRAM和NAND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从去年开始,随着国产厂商竞争加剧,DDR3和DDR4内存收益下滑,三星、SK 海力士、美光便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市场中逐渐淡出。

预计从今年夏季开始,由于这些主要厂商的退出,市场上DDR3和DDR4的供应将显著减少。而这些需求的承接方,正是大批国产存储芯片公司。

因此,在存储市场复苏之际,国产厂商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从国内市场来看,国产NAND产品近期涨价基本已成事实。

近日,一家国内存储模组厂商负责人表示,今年所有存储芯片原厂的价格都在涨。几家存储芯片原厂的报价,在同一时期内都会比较接近,差异不会很大。其中,“小容量NAND是这一轮涨价里最先有反应的品类,也是最早反弹的品种”。

目前存储芯片制造商转向大容量NAND生产,小容量eMMC等产品制造转由模组厂商承担,受原厂晶圆定价影响。比如佰维存储、江波龙等模组厂商均基于原厂NAND推出eMMC产品。

因此,在小容量市场复苏之际,这两家公司将同步受益。

佰维存储在接受23家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嵌入式存储领域,公司BGASSD已通过Google准入供应商名单认证;在PC存储领域,公司SSD产品目前已经进入联想、宏碁、惠普、同方等国内外知名PC厂商,此前佰维存储就表示,其旗下SP406/416系列企业级PCIe4.0 SSD、SS621系列企业级SATA SSD,与联想服务器完成兼容性测试并获认证,强化企业级市场布局。

技术研发层面,3月初,佰维存储宣布,其自研的eMMC主控芯片SP1800已完成批量验证支持QLC颗粒并针对智能穿戴设备优化功耗,同时具备端到端数据保护能力,适用于车规级应用场景。

据悉,2024年,佰维存储智能穿戴存储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25年将深化与Meta等客户在AI眼镜领域的合作。

江波龙近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目前,江波龙在产品布局上持续发力,其首颗32Gbit 2D MLC NAND完成流片验证,覆盖SLC/MLC多容量产品,适用于网络通信、安防监控等领域。该公司目前拥有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移动存储和内存条四大产品线,经营三个主要品牌,分别是FORESEE、Zilia、雷克沙。

其次,目前国内多家芯片厂商布局NAND存储芯片。包括兆易创新、东芯股份、江波龙等。不过,兆易创新、东芯股份NAND产品均为2D SLC NAND。而本轮NAND涨价主要以3D NAND产品为主,而2D NAND今年价格始终平稳,未见明显价格拐点。

DRAM方面,北京君正于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DRAM产品的更新迭代,采用20nm工艺的新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样品,后续还将陆续推出更新工艺的DRAM产品。此外,北京君正还计划在20nm工艺产品之后,继续推进更先进工艺的DRAM产品研发。

05、存储龙头,期待回春

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存储巨头们过的可并不算如意。

美光:存储业务营收狂跌20%

近日,美光发布了截至2025年2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尽管在这一季度中美光实现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38%。但单拎出来其存储业务部门(SBU)看,可以发现美光也面临着存储市场逆风的压力。

财报显示,美光SBU营收14亿美元,环比下降20%。

三星、SK海力士:对华出口暴跌

2024年,韩国芯片出口总额高达1330亿美元,其中近四成来自中国订单。

去年,三星和SK海力士这两家公司依托中国《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关举措,在华销售额实现大幅增长。

三星电子3月12日公布的业务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对华出口额同比增加53.9%,为64.9275万亿韩元,超过对美出口额61.3533万亿韩元。在公司对华出口额中,芯片销售占绝大部分。另据三星电子审计报告数据,公司在中国西安的NAND工厂(销售额11.1802万亿韩元,营业利润1.1954万亿韩元)和上海的半导体销售分公司(销售额30.0684万亿韩元)去年销售额也大幅提升。

SK海力士同样在中国市场取得了稳健增长。其无锡DRAM工厂去年不仅成功扭亏为盈,营业利润达到5985亿韩元,销售额也同比增长64.3%,净利润同比大增65.4%。SK海力士在中国的销售额为5.6万亿韩元,较前年有所增加。

暴涨之后,在2025年开年,形势急转直下。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月,韩国对华芯片出口暴跌22.5%,2月跌幅扩大至惊人的31.8%。行业预测,3月跌幅可能突破30%,芯片出口量或将创十年新低。

"以前是订单接到手软,现在仓库堆满芯片卖不出去。"韩国半导体行业人士近日感叹,这个曾凭借存储芯片傲视全球的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厂商此前已经退出SLC NAND Flash市场。出于成本效率因素考虑,市场预计后续海外存储原厂可能逐渐退出MLC NAND Flash市场。随着国际巨头的逐渐淡出,国产存储公司的发挥空间便更大了。

随着三大存储龙头逐步转向附加值更高的HBM、DDR5等领域。上个月,SK海力士宣布推出面向 AI 的超高性能 DRAM 新产品 12 层(12Hi)HBM4 内存,并在全球率先向主要客户出样了 12Hi HBM4。

AI大模型训练催生海量算力需求,HBM在DRAM市场的占比已近30%,预计到2026年HBM4将推动定制化需求爆发。英伟达、AMD的新品发布周期,与三星、SK海力士的技术迭代形成共振,在此背景下,国际存储龙头便可在存储市场的复苏浪潮中享受更为丰厚的红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