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宣战,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宣战,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分析人士还表示,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超预期对全球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的滞胀压力,加大其经济衰退的风险。

图源:CFP

记者 刘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部分国家(地区)面临20%-49%的额外税率。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制造业回流与产业链重构,是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的目的之一。然而,美国的高人均GDP以及高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它在全球产业链中位于技术、服务以及消费的高端位置。在此背景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终将归于失败。

他们还表示,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超预期对全球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的滞胀压力,加大其经济衰退的风险。

借“公平贸易”之名打击贸易伙伴

特朗普在发布行政令时称,此举旨在实现“公平贸易”,终结美国长期被“占便宜”的局面,“2025年4月2日将永远被铭记为美国工业重生的日子”。

然而,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公平贸易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全球劳工、环保以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公平贸易特别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目的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公平贸易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基于对话、透明以及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推动建立公平贸易的条件。

“美国特朗普政府假借公平贸易的名义,实际上实施的是‘美国优先’的政策。特朗普政府蛮横要求改变全球贸易中对美国不利的因素,而不问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为何,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者最传统和原始的手段——加征关税,来进行强行的调整,将国际贸易中的对话、透明以及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基本原则全部都抛在了脑后,本质是赤裸裸的掠夺。”连平说。

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本次白宫发布的“对等关税”税率,十分接近于美国对这一国家(地区)贸易逆差占美国从该国(地区)进口额的比重,这说明特朗普对贸易公平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贸易差额,而非其之前所说的——“对等关税”的计算将考虑关税税率差、增值税、汇率和非贸易壁垒等。这种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也说明特朗普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关税来缩减各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制造业回流与产业链重构是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对中国加征较高幅度关税的同时,美国也对其他亚洲国家加征了较高幅度的关税,意在打击东南亚转口贸易,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据银河证券测算,本轮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或让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24%左右,达到一百年以来的新高。亚洲国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从税率上看,东盟国家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泰国和印尼都被加征了超过30%的关税;印度被加征了26%的关税;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特朗普也没有放过,日韩分别被加征24%和25%的关税。

相比之下,欧盟加征关税税率为20%;北美区域美墨加协定下的商品关税豁免将继续,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关税仍维持在25%;南美国家包括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仅被征收10%的关税税率。

华安证券指出,“对等关税”税率整体呈现亚洲>欧盟>北美的特点,这可能对当下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关键原料和中间品再加工、组装后出口美国的贸易模式形成冲击,吸引更多制造业向北美区域特别是美国回流。

连平表示,本次特朗普关税政策力度很大,在未来短中期内,他期许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可能会出现局部效应,但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美国逐步将制造业转移出去,究其原因,是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导致的。美国的高人均GDP以及高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它在全球产业链中位于技术、服务以及消费的高端位置。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虽意欲推动制造业回流,实际上却难以实现。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终将归于失败。”连平说。

他进一步指出,2018年至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已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18年,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后,美国贸易逆差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此后还有上升。除此以外,历史上美国发生过多次加征关税的举措,最终都归于失败,并引致经济危机,因为这些政策从本质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短期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对等关税”税率远超预期,如果全面落地,美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衰退或成为基准情形。

摩根大通指出,在特朗普“对等关税”重压之下,预计今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为-0.3%,远低于此前预计的1.3%。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即使在关税影响尚未体现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预期已经开始弱化并带动经济放缓,如果大规模关税实际落地,那么对经济将造成明显的负面冲击,预计可能拖累美国GDP下行1.6个百分点。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打击,美股全线跳水,两天蒸发6.5万亿美元(超47万亿人民币)。虽然周五公布的美国3月份就业人数增长22.8万人,超过预期,但未能制止美股下跌的步伐。

法国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在发给界面新闻的评论中表示,美国经济放缓速度将快于市场三个月前的预期,即将到来的高于预期的关税将进一步影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同时加剧对失业率上升的担忧。

“虽然关税无疑会在短期内推高通胀,但中期影响将对经济增长更为不利。”东方汇理投资研究所所长Monica Defend说。

章俊也表示,短期来看,关税加征后的12个月内,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在2025年内最多可能出现1.45个百分点的一次性抬升,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通胀压力上行;相反,在更长期的消费和贸易需求受到冲击时,反而可能产生一定的通缩效应。

如何终结贸易战?

目前,多国已表态将对美出台反制措施。

英国政府3日宣布,将就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咨询程序,以回应美方近期对英国出口商品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3日敦促欧盟企业暂停在美国的投资计划。他还表示:“为应对美国关税,我们已做好一切准备,不排除对美国使用欧盟反胁迫工具,所有应对美国关税的工具都在考虑之列,比如加强对美国数字服务企业的监管。”

4日,中国方面发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前美国财政部特殊顾问、知名亚裔经济学家胡永泰(Wing Thye Woo)周四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活动上表示,要结束这场美国对全球发起的贸易战,需要逆转跨国公司和美国国际主义者的立场。

他指出,能够最终决定美国对华政策的是其国内三股力量:第一组人是“永远支持对抗中国”,其成员以史蒂夫·班农为代表;第二组人支持对华经济往来,主要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金融企业和高科技公司;第三组是多极世界中的美国国际主义者,希望拉拢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以已故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为代表。

“在克林顿时代,后两组的多数联盟确保了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跨国公司和美国国际主义者开始改变立场。至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第一组扩大了规模,成为多数联盟。因此若要结束贸易战,需要逆转后两组的态度。”胡永泰说。

章俊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可能并不支持特朗普短期内如此剧烈的关税加征。尤其是很多企业依赖于外国的原材料和制成品供应链,幅度如此剧烈的关税或让他们面临极其严重的经营压力和重新寻找供应链的成本。

另外,胡永泰表示,鉴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可以成立一个由欧洲和亚洲的中等实力国家主导的缓冲俱乐部,如“大西洋-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需要具有三个职能以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是对所有国家开放的自由贸易区,目标是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一体化市场,从而尽可能地维护世贸组织多边体系;

二是在联合国中成为一个无党派和平核心小组,在中美之间充当中立的缓冲国,解决“修昔底德陷阱”问题;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避免“公共资源悲剧”。富裕成员需要帮助贫穷成员,避免穷国被大国用资金拉入其势力范围。

胡永泰说,这个自由贸易集团应该对包括中美在内的所有国家开放。鉴于美国的孤立主义趋势,至少在中期之内,美国都不太可能加入这样的组织,但中国可以选择加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朗普对全球贸易伙伴宣战,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分析人士还表示,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超预期对全球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的滞胀压力,加大其经济衰退的风险。

图源:CFP

记者 刘婷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4月2日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部分国家(地区)面临20%-49%的额外税率。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制造业回流与产业链重构,是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的目的之一。然而,美国的高人均GDP以及高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它在全球产业链中位于技术、服务以及消费的高端位置。在此背景下,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终将归于失败。

他们还表示,从短期来看,特朗普政府超预期对全球加征关税,这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经济的滞胀压力,加大其经济衰退的风险。

借“公平贸易”之名打击贸易伙伴

特朗普在发布行政令时称,此举旨在实现“公平贸易”,终结美国长期被“占便宜”的局面,“2025年4月2日将永远被铭记为美国工业重生的日子”。

然而,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公平贸易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全球劳工、环保以及社会政策的公平性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性。公平贸易特别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目的是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公平贸易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基于对话、透明以及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推动建立公平贸易的条件。

“美国特朗普政府假借公平贸易的名义,实际上实施的是‘美国优先’的政策。特朗普政府蛮横要求改变全球贸易中对美国不利的因素,而不问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为何,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者最传统和原始的手段——加征关税,来进行强行的调整,将国际贸易中的对话、透明以及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基本原则全部都抛在了脑后,本质是赤裸裸的掠夺。”连平说。

有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本次白宫发布的“对等关税”税率,十分接近于美国对这一国家(地区)贸易逆差占美国从该国(地区)进口额的比重,这说明特朗普对贸易公平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贸易差额,而非其之前所说的——“对等关税”的计算将考虑关税税率差、增值税、汇率和非贸易壁垒等。这种简单粗暴的计算方式,也说明特朗普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关税来缩减各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制造业回流与产业链重构是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重要目的之一。在对中国加征较高幅度关税的同时,美国也对其他亚洲国家加征了较高幅度的关税,意在打击东南亚转口贸易,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

据银河证券测算,本轮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或让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上升到24%左右,达到一百年以来的新高。亚洲国家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从税率上看,东盟国家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泰国和印尼都被加征了超过30%的关税;印度被加征了26%的关税;甚至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韩国特朗普也没有放过,日韩分别被加征24%和25%的关税。

相比之下,欧盟加征关税税率为20%;北美区域美墨加协定下的商品关税豁免将继续,对不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关税仍维持在25%;南美国家包括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等国仅被征收10%的关税税率。

华安证券指出,“对等关税”税率整体呈现亚洲>欧盟>北美的特点,这可能对当下中国向东盟国家出口关键原料和中间品再加工、组装后出口美国的贸易模式形成冲击,吸引更多制造业向北美区域特别是美国回流。

连平表示,本次特朗普关税政策力度很大,在未来短中期内,他期许的所谓“制造业回流”可能会出现局部效应,但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难以逆转。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美国逐步将制造业转移出去,究其原因,是美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导致的。美国的高人均GDP以及高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它在全球产业链中位于技术、服务以及消费的高端位置。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虽意欲推动制造业回流,实际上却难以实现。从中长期来看,特朗普政策终将归于失败。”连平说。

他进一步指出,2018年至2019年的中美贸易战已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18年,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后,美国贸易逆差状况依然没有改变,甚至此后还有上升。除此以外,历史上美国发生过多次加征关税的举措,最终都归于失败,并引致经济危机,因为这些政策从本质上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短期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本次“对等关税”税率远超预期,如果全面落地,美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衰退或成为基准情形。

摩根大通指出,在特朗普“对等关税”重压之下,预计今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为-0.3%,远低于此前预计的1.3%。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即使在关税影响尚未体现的情况下,企业和居民预期已经开始弱化并带动经济放缓,如果大规模关税实际落地,那么对经济将造成明显的负面冲击,预计可能拖累美国GDP下行1.6个百分点。

受特朗普关税政策打击,美股全线跳水,两天蒸发6.5万亿美元(超47万亿人民币)。虽然周五公布的美国3月份就业人数增长22.8万人,超过预期,但未能制止美股下跌的步伐。

法国资产管理公司东方汇理在发给界面新闻的评论中表示,美国经济放缓速度将快于市场三个月前的预期,即将到来的高于预期的关税将进一步影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同时加剧对失业率上升的担忧。

“虽然关税无疑会在短期内推高通胀,但中期影响将对经济增长更为不利。”东方汇理投资研究所所长Monica Defend说。

章俊也表示,短期来看,关税加征后的12个月内,美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速在2025年内最多可能出现1.45个百分点的一次性抬升,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期通胀压力上行;相反,在更长期的消费和贸易需求受到冲击时,反而可能产生一定的通缩效应。

如何终结贸易战?

目前,多国已表态将对美出台反制措施。

英国政府3日宣布,将就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咨询程序,以回应美方近期对英国出口商品采取的贸易限制措施。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3日敦促欧盟企业暂停在美国的投资计划。他还表示:“为应对美国关税,我们已做好一切准备,不排除对美国使用欧盟反胁迫工具,所有应对美国关税的工具都在考虑之列,比如加强对美国数字服务企业的监管。”

4日,中国方面发布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暂停1家美国涉事企业高粱输华资质,3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骨粉输华资质,并暂停2家美国涉事企业禽肉产品输华;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

前美国财政部特殊顾问、知名亚裔经济学家胡永泰(Wing Thye Woo)周四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活动上表示,要结束这场美国对全球发起的贸易战,需要逆转跨国公司和美国国际主义者的立场。

他指出,能够最终决定美国对华政策的是其国内三股力量:第一组人是“永远支持对抗中国”,其成员以史蒂夫·班农为代表;第二组人支持对华经济往来,主要是跨国公司,特别是大型金融企业和高科技公司;第三组是多极世界中的美国国际主义者,希望拉拢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以已故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为代表。

“在克林顿时代,后两组的多数联盟确保了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小布什和奥巴马时期,跨国公司和美国国际主义者开始改变立场。至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第一组扩大了规模,成为多数联盟。因此若要结束贸易战,需要逆转后两组的态度。”胡永泰说。

章俊表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可能并不支持特朗普短期内如此剧烈的关税加征。尤其是很多企业依赖于外国的原材料和制成品供应链,幅度如此剧烈的关税或让他们面临极其严重的经营压力和重新寻找供应链的成本。

另外,胡永泰表示,鉴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全球可以成立一个由欧洲和亚洲的中等实力国家主导的缓冲俱乐部,如“大西洋-太平洋可持续发展目标伙伴关系”,该伙伴关系需要具有三个职能以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

一是对所有国家开放的自由贸易区,目标是创造一个尽可能大的一体化市场,从而尽可能地维护世贸组织多边体系;

二是在联合国中成为一个无党派和平核心小组,在中美之间充当中立的缓冲国,解决“修昔底德陷阱”问题;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避免“公共资源悲剧”。富裕成员需要帮助贫穷成员,避免穷国被大国用资金拉入其势力范围。

胡永泰说,这个自由贸易集团应该对包括中美在内的所有国家开放。鉴于美国的孤立主义趋势,至少在中期之内,美国都不太可能加入这样的组织,但中国可以选择加入。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