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导报 杜海
“上市是最大的公约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山东省环科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省环科院”),省环科院股份制改造任务全面完成,上市迈出关键一步,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4月1日下午,在省环科院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会会议上,华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军说。
这意味着,省环科院的IPO之旅正快马加鞭。
经济导报注意到,如果省环科院上市成功,其将成为“山东国资环保第一股”,而华鲁集团也将拥有第四家上市公司。
IPO可谓“万事俱备”
樊军表示,省环科院自划归华鲁集团后,顺利完成了“事改企”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成为集团环保板块核心企业,治理体系完备规范,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盈利能力有效提升,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国29个省份,科技创新、高端咨询、投资运营等能力全面增强,成长为山东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综合业务服务商,品牌效应愈发凸显,发展势头强劲有力。
资料显示,省环科院始建于1978年,2016年9月结合“事改企”划转到华鲁集团,是省内最大、实力最强的环保专业科研院所之一。作为华鲁集团生态环保板块实施主体之一,省环科院拥有从环境规划、环评、工程咨询与设计,到环境监测及验收、环境监理、土壤和生态修复等的一条龙环保产业链。
经济导报采访获悉,省环科院自2016年划归华鲁集团以来,确立了“事改企”“混改”“IPO”三步走的战略布局。目前,前两步已提前完成,其IPO工作已于2021年12月10日启动。
据介绍,华鲁集团作为省环科院大股东,将发挥协同优势,助力省环科院按计划完成上市目标。
樊军表示,省环科院应以此次完成股份制改造为新的起点,优化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赋能、提升盈利能力,加快推动上市各项工作,争做“山东国资环保第一股”,借助资本市场东风赋能产业发展。
如今,省环科院谋求IPO,可谓“万事俱备”。相关知情人士告诉经济导报,省环科院已成功完成了“事改企”“混改”的关键跨越,引入永锋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还实施了揭榜竞聘等举措,一系列全方位改革使其动力、活力明显增强。
三大主业 将全部拥有上市公司
官网信息显示,华鲁集团1985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山东省驻港澳联系公司(原窗口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聚焦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三大主业。
华鲁集团以“汇聚海内外力量,共创绿色健康生活”为使命,致力于“供性价比最高的化工新材料,做老百姓吃得起的放心好药,造和谐友好的生态环境,搭鲁港澳合作交流的平台桥梁”。该集团拥有华鲁恒升(600426.SH)、新华制药(000756.SZ,00719.HK)、鲁抗医药(600789.SH)3家上市公司以及省环科院、香港华鲁、山东华鲁、华鲁投资4家非上市公司,员工2万人,总资产730亿元。
事实上,对于高质量推进省环科院上市,樊军曾多次在内部提出要求。
“上市是省环科院‘三步走’战略中最重要的一步。”2023年4月6日,樊军在省环科院调研时要求,“要充分发挥优势,头拱地、往前冲,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如期实现上市目标。”
樊军表示,省环科院要进一步发挥行业龙头优势、人才队伍优势和能力资质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盈利性更强的环境咨询、运营服务等优质业务,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评估考核;上市推进工作要做到敬畏市场、敬畏专业、敬畏法律、敬畏投资者,配齐配强专业队伍,将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去干,高质量完成上市各项准备工作。
“作为华鲁集团生态环保板块的核心企业,省环科院正处在业绩爬坡、冲刺IPO的关键时期。”华东地区一家券商的基金经理严鹏对经济导报分析,“对于华鲁集团和省环科院而言,后者的成功上市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省环科院自身可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成为山东省生态环保产业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华鲁集团可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和投资回报率,该集团也将拥有第四家上市公司,届时,其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生态环保三大主业将全部拥有上市公司。”
在严鹏看来,“环保+国企+混改+股改+上市”,是环保行业流行的一个新打法。“省环科院背后的华鲁集团和永锋集团,在山东都有非常深厚的工业产业背景,这些产业中的环保业务,可以说都将是省环科院的‘基本盘’。”他表示。
来源:经济导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