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我怕时间太慢,日夜担心失去你”。这恐怕是林忆莲每一次表演给人最大的触动了。
万众瞩目的《我是歌手》第五季落下帷幕。
两位超级天后,四届金曲奖歌后,超过50张经典专辑,600首热门金曲,450场世界巡演。林忆莲与张惠妹双后同台,一曲《也许明天》,刚柔相济,技惊四座。既有九曲回肠的忧思悱恻,亦不乏气贯长虹的铿锵倔强。
伦永亮制作,恭硕良参与演奏,天后级的组合,压轴出场掀起了全场最高的尖叫,表演结束的瞬间,结果已经毫无悬念。最终,林忆莲众望所归,荣膺歌王。这当然不是林忆莲演唱生涯中最高的奖项,但仍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个印象里只靠一首《至少还有你》就能勾起三代人回忆的巨星,这一次《歌手》之战,却独独避开了所有她家喻户晓的成名曲,用她加入滚石唱片的第一首歌《不必在乎我是谁》拉开序幕,说着一个平凡女人的爱与痛。
这似乎是她真实心声的表达,别在乎我是谁,无论我是那个曾经被万众拥戴的天后,还是今天与一众年轻选手一决雌雄的歌者。放下身姿,卸掉光环。我呈上歌声,你奉上双耳,仅此而已。
林忆莲出生于香港,她的父亲为了纪念前女友阿莲而给她起名为“忆莲”。林忆莲成长于一个包容的艺术家庭中,她的父亲擅长二胡,而母亲则擅长唱绍兴戏,从小家中不缺音乐声,但儿时的林忆莲并未因会唱歌而受过称赞。
林忆莲并不漂亮,这样的印象一直伴随她长大。单眼皮小眼睛成了她的标志,那双眼睛,在以后的岁月里将如星辰般升起。
19岁推出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林忆莲》。同时期发片的陈慧娴很快就红遍香港,她却在出道的头几年里默默无闻,长相成了她迈不过去的坎儿,面对舆论的嘲讽,林忆莲不去反驳和抗争,只是默默做好音乐,等待自己的时代。
22岁她先后结识了资深音乐人许愿和伦永亮。许愿发现了她声音里的深情与孤意;伦永亮发掘了她荡漾而旖旎的都市触觉;这些灼灼生辉的乐坛才子,出现在林忆莲的生命里,像是来赴一场命定的约会,彼此成全。
1990年刚到台湾发展的林忆莲,恰好碰上台湾经济起飞,男人们雄心勃勃,一首《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击中了很多苦苦等待,却良人不归的女人心,细腻传达了当代都市男女疏离空虚的情感,并给予了听众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柔慰藉。同名专辑获得最畅销奖大卖,全亚洲销量高达200万,这首歌也奠定了林忆莲天后的地位。
年少不懂李宗盛,长大方知林忆莲。
与李宗盛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她在华语乐坛难以撼动的地位。《当爱已成往事》堪称两人的定情之作,而《为你我受冷风吹》《夜太黑》《伤痕》《不必在乎我是谁》等,几乎都是为林忆莲量身定做,在她精准而动情的诠释下,都成为了经典作品。情歌天后与音乐教父,二人旗鼓相当,有一种“惺惺相惜”。
很难说是李宗盛造就了林忆莲,还是林忆莲成就了李宗盛,他们是朋友,是师徒,若有若无的暧昧间始终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纸,因为李宗盛当时已有家室。面对这份注定了不被舆论接受的感情,不堪重负的林忆莲只好选择放弃,远走加拿大独自疗伤。
谁都没想到李宗盛追到了加拿大,瓦解了林忆莲最后的防线。1998年,结束了前一段婚姻的李宗盛,和林忆莲终成连理。次年女儿李喜儿诞生,产后的林忆莲沉寂了一段时间,事业几乎停滞不前。
2000年发行的《林忆莲'S》是她加盟维京唱片后首张个人专辑,新专辑中的她一改以往给人朴素、理性的形象,无论是乐风还是造型都变的充满了神秘气息,姚谦为她挑了《至少还有你》。林忆莲最初不愿意唱,觉得太土。但是姚谦认为歌曲能带给人温暖,坚持要她唱。这也成为林忆莲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凭借这首里程碑式的华语金曲,林忆莲宣告自己的强势回归。
2001年专辑《原来…林忆莲》中的第一主打《纸飞机》是林忆莲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星期天下午,和新加坡新锐音乐人黄韵仁一起“玩”出来的作品。歌词很简单,描述了一个女生在公园里因为听到小朋友天真无邪的笑声而情不自禁回想起童年时教她折纸飞机的那个男孩。歌曲的开头和间奏都录有一段喜儿银铃般悦耳动听的童声。
“过去是一路荆棘的旷野,那些是与非,那些错与对,流著泪的长夜我们发现,爱需要准备”
《BETTER MAN》这是林忆莲第一次演绎属于男人的情歌,从Robbie Williams的原曲中,我们可以听见他唱出对真爱的盼望,努力成为一个更完美的男人的决心。而细腻的林忆莲则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仿佛回应着Robbie Williams,唱出坚定自信且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人心。
2003年10月,林忆莲和李宗盛各自发了篇声明,结束了6年的婚姻,和平分手。李宗盛说:“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没有白白受苦。Sandy,祝你幸福,找到你要的、你认为值得的。” 林忆莲的离婚声明也充满了感恩。于是有资深媒体人感慨,没见过离婚声明还能写得这样如歌如泣的。
2005年,林忆莲与初恋情人陈辉虹短暂复合。
2010年,林忆莲与比她小11岁的音乐人恭硕良交往。在《歌手》的舞台上,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到林忆莲上场,鼓手就默默地换成了恭硕良,她唱歌,他就在后面打鼓,台上的林忆莲享受着自己的音乐世界,幸福又洒脱,背后的他一脸宠溺。
或许是新的恋情让她对音乐表达又有了新的启发。2013年,常石磊为林忆莲制作了《盖亚》。这张聚焦环保问题的概念专辑,一举拿下第24届金曲奖最佳国语专辑、最佳专辑制作人、最佳编曲、最佳国语女歌手四项大奖。林忆莲不仅在其中贡献细腻情绪和完美声线,也挑起大梁担当制作人,负责全碟走向。
金曲奖评审的致辞是:“专辑歌曲难度极高,但歌手愿意挑战尝试,力求突破,每首歌都演唱到位,顺利完成挑战。歌手身兼制作人,决定整张专辑的意识和态度,回归音乐本质,带领华语歌坛走向新方向。”
和林忆莲同时代的歌手,有的洗净铅华,退隐幕后;有的早已淡出,乏力支撑。但这几年她仍开演唱会,可以唱经典老歌,也可以唱并不为人熟知的新曲。唱会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绝对上乘,现场听来和在录音棚录制得几乎一样高水准,零走音,零忘词,状态完全不像是年届知天命的女人,再唱十年都不是问题。
林忆莲的歌抚慰了太多爱断情殇的心灵。开创了“都市女性情歌”这一概念的先河,随后的整整一代歌手如梁静茹、孙燕姿等都多多少少都受了她的影响。三十年来一直处于顶尖女歌手的阵营,放眼华语歌坛,也就林忆莲能够做到。更难得的是,在各个时期她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和精彩。
灯光渐隐,曲终人散。来时她是《不必在乎我是谁》的灵魂歌者,去时她是《也许明天》的实力歌王。集万千旖旎,只为不负音乐,这就是林忆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