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时评 | 清明假期,山东文旅这份“答卷”看点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时评 | 清明假期,山东文旅这份“答卷”看点足!

清明节假期,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29.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3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8%和12.0%。

文 | 陈明一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清明节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29.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3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8%和12.0%。

可以说,作为春节长假之后的首次文旅“大考”,山东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在“节气+文旅”多元创新产品的推动下,各地市消费潜力得以充分释放,也为随后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好了工作铺垫。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早在节前,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已经成为飞猪平台清明假期预订最热门的山东旅游城市。携程数据显示,山东清明假期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4%,周边游订单量增长11%,从客源构成看,北京、天津、上海、长沙、石家庄是前往山东旅游的热门客源地。济南、青岛、日照、泰安四市成为旅游增长极,各具特色。

清明假期,济南全市重点监测的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74.85万人次,营业收入5119.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3%、2.42%;青岛围绕聚力打造的10个市级乡村振兴片区,精心打造片区乡村游精品线路28条,统筹开展赏花、采摘、研学、亲子游、美食节等特色活动51场,预计接待游客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74.8%,带动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农产品销售等实现营收3880万余元,同比增长55.33%;日照以山海为幕,多岛海景区及多岛海赶海园累计接待游客达4.5万人次,迎来了今年春季首个旅游小高峰;泰安全市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新业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红色旅游景区等21家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5.26万人次。

由于假期短暂,清明假期的短途周边游成为主流,高铁1小时生活圈效应凸显。济南居民赴青岛淄博、青岛居民赴济南潍坊的短途游订单量增长显著。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永远与怀念追思紧密相连。

清明假期,山东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烟台创新推出了“踏迹寻光”九条文明缅怀路线,涵盖烟台山、胶东革命纪念馆、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核心红色地标,累计接待研学团队70余批次,其中青少年参与占比达50%。

在沂蒙革命老区,蒙阴县孟良崮景区推出了六姐妹小剧场,免费品尝鸡汤、红枣茶,红歌唱响孟良崮,猜谜语得精美礼品等活动。游客们通过观看《英雄孟良崮》红色实景演艺,重现往昔峥嵘岁月,感受先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同样在临沂,因《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走红”的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旅游区,吸引了不少来自省内外的中小学生前来踏寻红色足迹。景区创新性地把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优势,打造成为“红色纪念馆+《沂蒙四季》山村剧场+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行进式影视体验节目”相结合的模式,寓教于乐。

可以说,红色旅游的持续火爆,是文旅开发的慧心巧思与红色旅游的急速升温撞了个满怀。

清明假期春暖花开,“轻户外”风潮的兴起,让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首选。

在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趵突泉畔的樱花雨与五龙潭的连翘黄,织就泉城春色,九如山推出“赏花+沉浸体验”“赏花+浪漫轰趴”“赏花+野奢度假”等活动,还有淄博齐山樱花、潭溪山连翘、云明山梨花、峨庄杏花,以及潍坊2025青州“花朝节”活动,齐鲁大地姹紫嫣红,“赏花经济”掀起假日旅游热潮。

奔赴户外,泰山、崂山等山岳型景区热度飙升,泰安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4%,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迎来踏青热潮,举办了第一届蒙山风筝季,岱崮地貌旅游区,漫山遍野的桃花如霞似雾,与独特的崮群奇观交相辉映,许多游客在千亩桃林着汉服打卡,在崮上草原星空露营围炉夜话……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个清明假期,在山东,文化体验与生态旅游也成为消费热点,济南的“明湖百花市集”,以90后、00后潮男潮女为核心受众,通过春日市集的形式,结合花艺体验、非遗手作、手工艺品、美食美味、互动游戏等特色内容,打造一场别具一格的春日盛宴。此外,曲阜三孔景区推出的“祭孔仪式+汉服体验”活动,接待量同比增长45%;日照海洋公园推出的“海洋科普+亲子互动”生态旅游项目,接待量同比增长30%;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迎来客流高峰,家庭游客占比超70%。

这个清明小长假,山东省在文旅消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文旅企业纷纷跟进,积极创新产品。山东依托青岛邮轮母港开港10周年,积极推进建设山东邮轮旅游消费体验中心,目前已储备国际航线40余条。

4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四千余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山东青岛及中国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东岳泰山到青岛海滨,从曲阜三孔到日照茶园,山东正以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2025年清明小长假,政策助力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随着暑期旺季临近,山东有望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旅大省地位,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游玩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时评 | 清明假期,山东文旅这份“答卷”看点足!

清明节假期,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29.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3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8%和12.0%。

文 | 陈明一

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今年清明节假期全省重点监测的200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29.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4.3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8%和12.0%。

可以说,作为春节长假之后的首次文旅“大考”,山东文旅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在“节气+文旅”多元创新产品的推动下,各地市消费潜力得以充分释放,也为随后到来的旅游旺季做好了工作铺垫。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事实上,早在节前,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已经成为飞猪平台清明假期预订最热门的山东旅游城市。携程数据显示,山东清明假期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4%,周边游订单量增长11%,从客源构成看,北京、天津、上海、长沙、石家庄是前往山东旅游的热门客源地。济南、青岛、日照、泰安四市成为旅游增长极,各具特色。

清明假期,济南全市重点监测的30家景区共接待游客174.85万人次,营业收入5119.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3%、2.42%;青岛围绕聚力打造的10个市级乡村振兴片区,精心打造片区乡村游精品线路28条,统筹开展赏花、采摘、研学、亲子游、美食节等特色活动51场,预计接待游客33.51万人次,同比增长74.8%,带动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农产品销售等实现营收3880万余元,同比增长55.33%;日照以山海为幕,多岛海景区及多岛海赶海园累计接待游客达4.5万人次,迎来了今年春季首个旅游小高峰;泰安全市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新业态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点、红色旅游景区等21家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75.26万人次。

由于假期短暂,清明假期的短途周边游成为主流,高铁1小时生活圈效应凸显。济南居民赴青岛淄博、青岛居民赴济南潍坊的短途游订单量增长显著。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永远与怀念追思紧密相连。

清明假期,山东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烟台创新推出了“踏迹寻光”九条文明缅怀路线,涵盖烟台山、胶东革命纪念馆、烟台抗日烈士纪念碑等核心红色地标,累计接待研学团队70余批次,其中青少年参与占比达50%。

在沂蒙革命老区,蒙阴县孟良崮景区推出了六姐妹小剧场,免费品尝鸡汤、红枣茶,红歌唱响孟良崮,猜谜语得精美礼品等活动。游客们通过观看《英雄孟良崮》红色实景演艺,重现往昔峥嵘岁月,感受先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同样在临沂,因《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走红”的沂南县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旅游区,吸引了不少来自省内外的中小学生前来踏寻红色足迹。景区创新性地把红色文化、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研学优势,打造成为“红色纪念馆+《沂蒙四季》山村剧场+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行进式影视体验节目”相结合的模式,寓教于乐。

可以说,红色旅游的持续火爆,是文旅开发的慧心巧思与红色旅游的急速升温撞了个满怀。

清明假期春暖花开,“轻户外”风潮的兴起,让短途徒步、亲子登山等低门槛活动成为家庭出游首选。

在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趵突泉畔的樱花雨与五龙潭的连翘黄,织就泉城春色,九如山推出“赏花+沉浸体验”“赏花+浪漫轰趴”“赏花+野奢度假”等活动,还有淄博齐山樱花、潭溪山连翘、云明山梨花、峨庄杏花,以及潍坊2025青州“花朝节”活动,齐鲁大地姹紫嫣红,“赏花经济”掀起假日旅游热潮。

奔赴户外,泰山、崂山等山岳型景区热度飙升,泰安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4%,沂蒙山龟蒙·云蒙景区迎来踏青热潮,举办了第一届蒙山风筝季,岱崮地貌旅游区,漫山遍野的桃花如霞似雾,与独特的崮群奇观交相辉映,许多游客在千亩桃林着汉服打卡,在崮上草原星空露营围炉夜话……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个清明假期,在山东,文化体验与生态旅游也成为消费热点,济南的“明湖百花市集”,以90后、00后潮男潮女为核心受众,通过春日市集的形式,结合花艺体验、非遗手作、手工艺品、美食美味、互动游戏等特色内容,打造一场别具一格的春日盛宴。此外,曲阜三孔景区推出的“祭孔仪式+汉服体验”活动,接待量同比增长45%;日照海洋公园推出的“海洋科普+亲子互动”生态旅游项目,接待量同比增长30%;济南野生动物世界迎来客流高峰,家庭游客占比超70%。

这个清明小长假,山东省在文旅消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文旅企业纷纷跟进,积极创新产品。山东依托青岛邮轮母港开港10周年,积极推进建设山东邮轮旅游消费体验中心,目前已储备国际航线40余条。

4月6日,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满载四千余名宾客从青岛国际邮轮港启航。这是爱达·魔都号首次在上海以外的中国港口城市亮相,不仅为宾客带来全新的豪华邮轮度假体验,也为山东青岛及中国北方地区的邮轮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东岳泰山到青岛海滨,从曲阜三孔到日照茶园,山东正以多元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2025年清明小长假,政策助力与市场创新双轮驱动。随着暑期旺季临近,山东有望进一步巩固全国文旅大省地位,为游客带来更多精彩的游玩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