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热点追基 | 1874亿元?大资金“扫货”宽基ETF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热点追基 | 1874亿元?大资金“扫货”宽基ETF

随着“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逐渐清晰,A股有望步入震荡修复阶段。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近期A股市场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托举下,释放出企稳信号。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全市场股票型ETF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超过187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宽基ETF成为资金“主战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合计吸金1001亿元,占全市场净流入规模的53.4%。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资金对市场核心资产的信心,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观察市场风向的重要窗口。

宽基ETF成“压舱石”,资金结构趋向均衡

从资金流向看,沪深300ETF无疑是本轮增持的焦点。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58亿元的净流入规模领跑,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紧随其后,分别净流入247.36亿元和235.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也获得160.44亿元资金加持。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布局并非局限于大盘股,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ETF同样受到青睐。南方中证500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近三日分别净流入150.7亿元和134.6亿元,显示资金托底范围从大盘蓝筹向中盘成长扩散。这种“大盘稳、中盘活”的结构,既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也为后续风格轮动埋下伏笔。

政策与资金联动,护盘路径清晰

资金大规模涌入的背后,是“国家队”与政策端的协同发力。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机构自4月7日起连续增持ETF,并明确表态“均衡增持结构”。央行更罕见发声,承诺为汇金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构建起“平准基金+流动性支持”的护盘机制。从操作路径看,资金首日主攻沪深300ETF稳定指数,次日延伸至中证500/1000ETF激活中小盘,第三日进一步覆盖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多维托举格局。这种透明化、系统化的干预策略,有效打破了市场恐慌情绪的负反馈循环。

估值修复与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当前资金偏好宽基ETF的逻辑,可从三方面解读:其一,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已攀升至3.67%,接近十年高位,部分成分股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安全边际显著;其二,ETF具备分散风险、交易灵活的特性,适合机构资金快速布局;其三,宽基指数覆盖国民经济核心领域,其企稳对市场整体估值修复具有引领作用。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涵盖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成为资金配置中国核心资产的便捷工具。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本轮资金动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关注“聪明钱”动向:ETF资金流向可作为市场情绪的风向标。当宽基ETF持续放量时,往往预示底部区域临近。

2. 分散配置降低风险:宽基ETF涵盖多行业龙头,相比个股投资更能抵御黑天鹅事件冲击。例如,中证1000ETF覆盖专精特新企业,与沪深300形成互补。

3. 长期视角应对波动:历史数据显示,汇金等“国家队”增持后,市场中期企稳概率较大。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定投宽基ETF或是穿越周期的理性选择。

资金连续三日超1800亿元的净流入,既是市场信心的体现,也是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的结果。随着“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逐渐清晰,A股有望步入震荡修复阶段。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资金热点的同时,更需理解宽基ETF的工具属性,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基石,以理性应对市场波动,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红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youlianyunpindao@163.com
以上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与界面有连云频道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热点追基 | 1874亿元?大资金“扫货”宽基ETF

随着“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逐渐清晰,A股有望步入震荡修复阶段。

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

近期A股市场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托举下,释放出企稳信号。数据显示,截至4月9日,全市场股票型ETF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入资金超过187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宽基ETF成为资金“主战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合计吸金1001亿元,占全市场净流入规模的53.4%。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资金对市场核心资产的信心,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观察市场风向的重要窗口。

宽基ETF成“压舱石”,资金结构趋向均衡

从资金流向看,沪深300ETF无疑是本轮增持的焦点。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58亿元的净流入规模领跑,易方达和华夏沪深300ETF紧随其后,分别净流入247.36亿元和235.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也获得160.44亿元资金加持。值得注意的是,资金布局并非局限于大盘股,中证500和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ETF同样受到青睐。南方中证500ETF和南方中证1000ETF近三日分别净流入150.7亿元和134.6亿元,显示资金托底范围从大盘蓝筹向中盘成长扩散。这种“大盘稳、中盘活”的结构,既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也为后续风格轮动埋下伏笔。

政策与资金联动,护盘路径清晰

资金大规模涌入的背后,是“国家队”与政策端的协同发力。中央汇金、社保基金等机构自4月7日起连续增持ETF,并明确表态“均衡增持结构”。央行更罕见发声,承诺为汇金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构建起“平准基金+流动性支持”的护盘机制。从操作路径看,资金首日主攻沪深300ETF稳定指数,次日延伸至中证500/1000ETF激活中小盘,第三日进一步覆盖港股科技板块,形成多维托举格局。这种透明化、系统化的干预策略,有效打破了市场恐慌情绪的负反馈循环。

估值修复与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当前资金偏好宽基ETF的逻辑,可从三方面解读:其一,沪深300指数股息率已攀升至3.67%,接近十年高位,部分成分股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安全边际显著;其二,ETF具备分散风险、交易灵活的特性,适合机构资金快速布局;其三,宽基指数覆盖国民经济核心领域,其企稳对市场整体估值修复具有引领作用。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涵盖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兼具价值与成长属性,成为资金配置中国核心资产的便捷工具。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本轮资金动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1. 关注“聪明钱”动向:ETF资金流向可作为市场情绪的风向标。当宽基ETF持续放量时,往往预示底部区域临近。

2. 分散配置降低风险:宽基ETF涵盖多行业龙头,相比个股投资更能抵御黑天鹅事件冲击。例如,中证1000ETF覆盖专精特新企业,与沪深300形成互补。

3. 长期视角应对波动:历史数据显示,汇金等“国家队”增持后,市场中期企稳概率较大。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定投宽基ETF或是穿越周期的理性选择。

资金连续三日超1800亿元的净流入,既是市场信心的体现,也是政策底与市场底共振的结果。随着“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逐渐清晰,A股有望步入震荡修复阶段。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短期资金热点的同时,更需理解宽基ETF的工具属性,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基石,以理性应对市场波动,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红利。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