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爆冷!日本17岁小将平野美宇连克中国三主力,在2017乒乓球亚锦赛夺冠。
世界第一的丁宁被其挡在四强门外,朱玉玲和陈梦更是0-3被横扫,相继倒在了平野美宇的手下。
相信不少小伙伴们和我一样看到这条新闻时很难接受。
不少媒体称这场比赛中国人惨败,更有许多人称之为耻辱。
然而本届亚锦赛,中国拿了七枚金牌中的六枚,仅仅女单输给了日本人,却已经用上了“惨败”一词。
这也侧面印证了对于被誉为乒乓球帝国的中国而言,输赢是多么的重要。
我看电视转播的时候,颁奖礼上一面日本国旗升在了三面中国国旗的上面——输了球,几乎要背负有损民族荣誉的罪责。
不过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一位中国“乒史”上“输”到有名的球员:孔文革。
——什么?谁?
——孔令辉?
——马文革?
都不是。
而是一个叫孔文革的有志青年,右中式直拍,两面反胶粒拍抽球攻击型球员,8岁离家参加省队,十几岁因为犯了错误,被赶出一流团队。
无球可打的他,被聘请到日本的辻堂高中当教练。
刚来日本的时候,孔文革威风十足,戴副墨镜,冷笑地看着日本球员训练:
“这什么呀?跳民族舞吗?”
毕竟,孔文革来自泱泱乒乓球大国,日本球员的三脚猫技术,在他看来连中国的替补都不如,在这里待着,可能连他自己的技术都要荒废掉。
孔文革到底有多牛逼?
看看,他隔着一栋楼,光是靠听,就能辨别出打球的二人谁擅长快攻,谁擅长削球,谁占优势,谁在让球。
简直神了。
孔文革听到乒乓球声,打球的人正是动画的两位主角,Peco和笑爷。
Peco,自视甚高,有点玩世不恭的乐天派,目标是全宇宙第一!
笑爷则刚好相反,冷面四眼,运动细胞超强,但没什么求胜心,随随便便就会放弃。
他俩听说有中国球员来日本,专程跑来挑战他,结果……
11比0,被剃了个光头,教会日本少年做人的道理。
忘了说,这部作品正是2014被评价年度最佳的一部动画——
简单有力两个字《乒乓》
豆瓣评分9.3分,我也献出了我价值五颗星的膝盖。
监督,汤浅政明,被宫崎骏称为天才,被日本二次元宅们称作日本动画救世主的大神。
前作有《兽爪》、《四畳半神话大系》等……
原漫画作者,松本大洋,被《海贼王》的作者尾田荣一郎称赞为“漫画界天才中的天才”,甚至被粉丝宣称——
“世界上只有一个真正的漫画家,就是松本大洋”。
大神的前作有《恶童》、《竹光侍》等等……
他们二人合体而成的《乒乓》,究竟是何等凶猛的野兽?
画风你们前面已经看到啦,是不是有点崩坏?
动作变形是汤浅政明的拿手好戏,在《兽爪》和《四畳半神话大系》里早已玩了个痛快。
在《乒乓》中往往用线条的畸变、整个人脸扭曲来表达内心的变化,几乎有表现主义绘画的余风,代入感很强。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牛逼的分屏玩法。
在漫画中常用的分格,其实也就类似于影视分镜头脚本,其意在通过静止画面的拼贴将时间连续起来。
汤浅政明直接把分镜头拍出来,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初看让人惊呼这也可以!
说回孔文革,前文说到他刚一亮相就把主角Peco打得捶胸顿地。但谁也没想到在后面的剧情中发生了大逆转——
当初那个藏在阿扁身后的四眼仔笑爷,竟是个深藏不漏的高手。
在一次比赛中,孔文革几乎被笑爷横扫,就在这时,孔文革的教练突然在场外大喊:
于是,笑爷输了。
他知道孔文革身负重担,故意放了水。
与自信自傲的Peco相比,笑爷不苟言笑,内心却无比温柔,他从小被同学欺负,都是Peco替他出头,乒乓球也是Peco教会他打。
对于笑爷来说,Peco就是他的英雄,而他从来不愿挑战英雄,也因此养成了故意让球的习惯。
赛后,笑爷的教练重重地扇了他一巴掌——因为这种温柔,伤人更重……
那以后,经历了各种失败、孤立和自暴自弃,Peco和笑爷都慢慢迎来了各自的觉醒。他们疯狂地训练,找到了自己的球路,并决心在一年后的大赛中功成名就。
一年后,当Peco与孔文革再次相遇……
这场比赛,孔文革打得很辛苦,他的担子太重了,对他而言,被赶出国家队,沦落到一个岛国上来打球,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这里打球,他不能输,哪怕是输一场,也是对自己运动生涯的彻底否定。
倘若称霸日本,他还有机会在祖国复出,但若是失败,别说复出了,连待在日本都困难。
就在这样的绝境下,孔文革遇到了已经脱胎换骨的Peco,结果不出意外,他输了……
动画里讲到,那是一个获胜就是一切的时代,输了的选手,连人格都会被否定。
努力的人,耗尽一生的力气,也未必能够登顶。就连天才也难免不会夭折,一切都看成败,胜了,才是真理,输了,连站在那里都显多余。
这种价值观,国人必然不陌生,我以前不理解,看完《乒乓》后跟朋友争论。
她说:“如果不是双方都抱着必胜的心态,那么比赛还有什么意义?那么和谐,不如跳舞。”
确实,体育原本就脱胎自战争,是极其残酷的。
体育的精神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的精神一样,讲的是超越极限,如果不想赢,又如何能超越极限呢?
因此,崎岖的山路,有人在半途跌下山崖,有人重新站起来,接着去追求那个永远到达不了的山顶。
有人站在高处,被人景仰的同时,也承受着胜者的压力。
输球后的丁宁和马龙
就像谁也无法想象号称东方不败的两位中国人会输——
女乒世界第一的丁宁被日本人打败,男乒世界第一的马龙又被韩国人打败。
而媒体口中的 “惨败” 和民众口中的 “耻辱”,不就是对胜者压力最好的诠释么?
这些又岂止是打球?人生也是如此而已。
孔文革输了,第二轮就被淘汰掉,输得很耻辱,教练却告诉他,“有输有赢才有意思,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呢……”
虽然事实只有一个,但价值观却可以有多种。
尽管在胜者为王的时代,我们因为输了场球,就痛心疾首地称之为“惨败”。
但,在世界各地的乒乓球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的当下,我们更要说,比赛才刚刚开始呢。
失败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乒乓球的宝座我们坐得太久,王者的孤独和痛苦也承受得太久,然而,是比赛,就有输有赢。
在我看来,真正的王者是这样的:打的时候,要赢,打输了,接受那个结果,下次双倍赢回来!
毕竟——
绝对不会输的唯一方法,那就是不要战斗
孔文革一开始刚到日本的时候,扛着乒乓王国的尊严,高傲到鼻孔朝天,从不正眼看对手,一有机会就把别人削光头,一点情面都不给。
那是因为他心有不甘,不甘就这样被流放到这个岛国。
每次他出场,都有飞机飞过,对他而言,那象征着他思念却又回不去的家乡,也是他的执着和尊严所在。
可是,从孔文革输第一场球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终于看开自己能走到哪一步,开始尝试着接受这里的生活,一年的时间里,他学会了日语,热心地指导那些原本他睬也不睬的队友们。
在动画的第6话里,圣诞节来了,孔文革的妈妈特地从乡下赶来日本,给他的队友们包馄饨吃,大家围成一团,又羞涩又兴奋。
豆瓣上许多人都说,这里把他们看哭了——卸下民族的重担之后,孔文革就是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个厨艺了得的农民妈妈,有脆弱和思乡的时候……
我以为,从那之后孔文革就不再背着“胜者”这块招牌了,他重新背起来的,是他自己的人生。
他打球打输了,技不如人,天分也不及对手,然而,“连伤感的功夫都没有”,他已经是一个球队的教练了——
在这个世界上,孔文革又来到了新的位置上,面临着新的生活和新的挑战。
所以,就算动画到了后来,这个唯一的中国角色几乎变成了一个NPC,两位主角轮番踩着他的头爬上去,观众还是喜欢他。
大家喜欢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个中国人,而是因为他是个人。
是人就有弱点,有人坚持,就有人放弃,还有人另辟蹊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选择。
所以,中国乒乓输了场球? So What?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