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总务省4月14日公布的估算结果显示,截至2024年10月1日该国本土人口数为1.20296亿人,较上年同期减少89.8万人,创下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以来的第四大降幅。所有都道府县中增加的只有东京和埼玉。
而算上外国人在内的总人口为1.2382亿人,比上年减少55万人。本土人口和总人口均为连续14年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外国人数量增长(35万人)显著,达到350.6万人,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纪录。在总人口和出生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日本劳动人口占比能够维持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国打工人。外国公民在日本社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一年前,日本政府在新的五年规划中建议,从2024年4月至2029年3月,将特定技能外国工人签证数量上限提高至80万,较上个五年规划期的34.5万增逾一倍。同时,日本政府开放了16个引进“外劳”的行业,包括公路运输、铁路、林业和木材、护理、建筑、食品、工业制造和农业等。从来源国来看,越南工人占日本外来劳动力的25.3%,其次是中国,占比19.4%。
截至2024年7月1日,非法滞留者约为7.8万人。日本短期签证允许外国人在日本连续滞留3个月以内,用于旅游、商务、探亲或文化交流等活动。而持有永住签证的外国人才有资格享受“国民待遇”。
伴随着二战后经济奇迹,日本人口规模早在1966年就逼近1亿大关。而当年同时也是由五行火和生肖马组合而成的“火马”年,被民间认为是不祥星象,尤其对女性不友好,因此很多家庭不选择在当年生育,致使出生率暴跌25%。“少子化”(shōshika,しょうしか)危机的种子就此播种下来。
尽管少子化危机早已显现,但日本当局直到20世纪末才将少子化对策上升到举国体制的高度。其主要思路在于解决“养不起”的矛盾。
日本同志社大学教授严善平此前对界面新闻说,“日本少子化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包括人口学、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层面。同时政府也在举全国之力进行自救,动员全社会参与,虽然没有扭转大趋势,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下滑速度,以及促进女性职业发展。”
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的小岛克久在《日本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一文中介绍道,自那时起日本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兼顾可持续社会保障运行,包括通过“天使计划”和“新天使计划”等措施增加保育所定员人数、充实对婴幼儿的保育服务、实施育儿休假津贴制度。
为了确保稳定的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在此期间将消费税税率从5%依次提高到8%、10%。但事实证明收效甚微,该国的总和生育率曾在2005年创下1.26的低谷,并于2023年录得1.20的历史最低。一般认为,一个族群维持代际平衡的总和生育率需要在2.1以上。
小岛克久总结道,无论选择出台什么对策都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尊重个人的选择和价值观;二是以建成富裕社会为目标,包括物质和精神;第三是如果政策与国家结构、国民情感不符等原因导致脱离现实,则会产生负面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