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4月11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拟回购价格上限为13.18元/股(含本数),本次回购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其中,拟回购金额是此前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向董事会提议的4倍!拟回购价格上限13.18元/股较4月14日收盘价7.34元/股高79.56%。
从4月8日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提议回购5000万至1亿元公司股份,到4月11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拟回购2亿元至4亿元的议案。从积极发声到积极行动,公司以实际行动彰显发展底气与信心。
积极发声回应市场关切
就“对等关税”的影响,领益智造回应称,公司位于产业链中上游环节,生产的产品不直接出口美国,海外客户的业务模式是通过国内保税区将产品出货至下游厂商,下游组装完成后,客户再将产品出口至对应消费国,因此关税不对公司产生直接影响。此外,领益智造具备消化供应链波动的强大能力,在历次行业震荡中,公司均以强大的交付能力继续保证份额增长。此外,公司在大客户端地位不断加强,正在承接更多业务。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领益智造形成了海内外双循环、双领先的竞争格局。公司在全球拥有58个生产及服务据点及8个精品组装基地,目前海外基地已全面实现本土化运营,新项目研发导入、量产交付逐步步入正轨,可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产品全球化交付。2024年领益智造海外基地整体收入快速增长,未来海外业务将逐步提升盈利能力。
国内业务方面,近年来,领益智造在国内客户供应链的地位也在进一步提升,在AI终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核心研发能力,并尤其重点发展自动化能力,公司正深挖国内市场需求以进一步筑牢企业护城河。例如在散热领域,领益智造为国内AI终端客户提供了铜、不锈钢和航空级钛合金以及钢铜等多种复合材料的均热板散热方案,公司的超薄均热板及散热解决方案已成功搭载于多款中高端手机机型,并实现量产出货。2024年公司散热相关收入达41.07亿元。
4月8日早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领益智造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会后,公司董事长在接受CCTV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真的能够在细分行业总是处于全球前三位,生产制造和加工能力都能够为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领域做贡献,并且战胜对手。所以企业主要还是加强自己的内核能力。
业务发展态势向新向好
2024 年度,领益智造实现营业收入 442.11 亿元,同比增长29.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53 亿元。其中,公司 2024 年 AI 终端业务快速增长,实现收入 407.31亿元,同比增长 32.75%。
2024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27亿元,同比增长34.28%,创单季度营收新高;净利润 3.48 亿元,同比增长 92.20%;扣非净利润 4.39 亿元,同比增长 4791.84%;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5.83 亿元,同比增长 101.16%。
公司年报称,将聚焦主业并向上游延伸,全面发力机器人、服务器散热、AI 眼镜、低空经济等第N增长曲线。
特别是在人形机器人赛道,公司早已布局,并在关键领域筑牢了深厚根基。
公司从 2006 年开始从事消费电子领域自动化设备研发制造;2009 年开始研发工业机器人,2010 年开始,公司的自研自动化技术开始服务于主要客户的产线。
随着产品的升级迭代,公司逐步开发出 CSV 减速器(RV 减速器)、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 PLC 等核心零部件。
旗下子公司在技术研发与创新领域共累积了 400 多项专利,并成功实现产品转化,形成了 5 个系列的 10 款机器人,内含 6 个型号的自研减速器和 2 个系列的 6 款自研控制器。
产品布局方面,公司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人形机器人执行层的核心技术,在结构件方面,可提供模切结构件、金属结构件、注塑结构件、软包结构件等。目前,公司已为人形机器人客户提供头部总成、灵巧手总成、四肢总成、高功率充电和散热解决方案等核心硬件,在联合开发和整机组装有成熟经验。
中国制造韧性的缩影
领益智造是体现中国制造产业链韧性的一个缩影。众多中国制造型企业正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凭借自主创新、全球布局与内核能力,站稳脚跟并寻求突破。从消费电子到新兴科技领域,中国制造业正不断转型升级,以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持续攀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