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哈尔滨:打造“住有所居”新样本,用心用情托起“安居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哈尔滨:打造“住有所居”新样本,用心用情托起“安居梦”

哈市加速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目前首批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复工,配售资格申请全面启动,已有9000余户家庭申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越来越多新市民即将在哈尔滨安家。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邢汉夫

“我要在哈尔滨拥有自己的家啦,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近日,在哈尔滨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服务大厅,市民孙女士领到哈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证,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为解决好群众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哈市加速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目前首批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复工,配售资格申请全面启动,已有9000余户家庭申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越来越多新市民即将在哈尔滨安家。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全面复工

近日,哈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在南岗区同济街、道外区四海路、香坊区红星村等项目工地,机器的轰鸣声奏响激昂的建设乐章。

施工现场

13日,记者在道外区四海路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熟练操作各类机械设备,有序开展施工作业,一栋住宅楼主题已实现封顶。

“复工前,施工单位对各项目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从大型机械设备到施工用电,从高处作业防护到消防设施配备,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项目公司于3月初顺利取得恢复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同步完成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全面检验,为项目重启筑牢根基。

虽然是保障性住房,但小区品质却可媲美商品房。“我们主动对标‘好房子’标准,充分发挥集团在开发、设计和施工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从规划选址到设计建造,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哈城发投集团安居公司总经理盛天雷介绍,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3米层高设计,户型经过精心优化,旨在为住户打造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

盛天雷告诉记者,针对屋面防水这一百姓关心的问题,项目团队强化节点处理,全力确保房屋质量。各项目积极应用节能门窗、高效保温围护结构等,降低建筑能耗,并配备智能消防、监控监测、安全防护等智能管理设备与系统,让居民提前享受数字生活的便捷与安全。

现场咨询

这些项目均选址于主城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区域,周边学校、医院、商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目前,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及50%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预计2026年建成交付。

“这个位置不错,户型、周边配套都很不错,以后生活肯定很方便。”来看房的陈先生笑着说。

“夹心层”购房问题有了新解法

为帮助购房者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设计施工情况,哈市设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服务大厅。近200平方米的大厅内人头攒动,在各个项目的展板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讲解。记者注意到,这里不仅展示政策背景、设计理念、项目信息、面积户型、服务理念、配售流程等内容,还借助VR看房,为购房者进行全方位展示。

“我选的房子是80平方米的两居室,客厅和卧室采光都很好,房间设施完善,房屋质量和小区绿化都令人满意。”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齐齐哈尔,如今已在哈尔滨落户并工作生活,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满足了他作为工薪阶层的刚性住房需求。

查看房源信息

不少在城市打拼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无法申请或申请不到保障性住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他们成为住房问题的“夹心层”,即游离在保障与市场之外的无能力购房群体。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出现,为缓解‘夹心层’的购房焦虑提供了新途径。”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指保障家庭按政府确定的销售价格购买,退出时由政府组织回购的住房,这类房源主要面向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人才等群体。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为加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哈尔滨市按照“职住平衡”原则,选取3个交通便利、成熟度高的地块,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首批启动的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可提供保障性住房2000套,预计2026年交付入住。

严控价格铸就品质家园

房价始终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新物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房价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按“保本微利”原则由政府定价。在保证房屋建设品质的前提下,相关部门通过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土地成本,让利于民。

施工现场

“项目销售价格受到严格管控,减轻了保障对象的购房负担。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目前,南岗区同济街项目配售价格不高于7300元/平方米,香坊区红星村项目不高于4900元/平方米,道外区四海路项目不高于5800元/平方米,售价均低于周边商品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城市引进人才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助力更多市民实现‘安居梦’。”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事新办。为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哈市先后印发《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配售管理办法(试行)》《哈尔滨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购买资格管理办法(试行)》,多方协作打通政策闭环,共同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哈尔滨创新性住房政策,此前并无相关办理经验。按照市政府发布的申购资格管理办法,我们以政策为导向和原则,经过前期充分筹备,与公安、民政、大数据中心、不动产中心等多个部门沟通,申请数据接口使用,核查户籍、婚姻、房产、社保等身份信息。”哈市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申购工作依托系统的准确度和吞吐量,结合数据接口反馈信息与申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

据介绍,申购工作已实现全程网办,申请人可通过“哈尔滨安居”小程序在手机上提交材料,并随时了解审核进度和结果。若部分家庭上传材料不准确或不符合资格要求,将及时收到详细反馈,也可致电咨询。提交的申请将尽量在当天审核,次日进行资格公示。

施工现场

记者手记:用心用情托起“安居梦”

哈尔滨以系统性举措破解“夹心层”住房难题,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从政策蓝图变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现实,为住房保障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哈市瞄准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城市引进人才等“夹心层”,明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府定价、回购管理”属性。房源定向供给,既填补传统保障房与商品房间的空白,又通过政策托底确保刚需群体“买得起、住得稳”。

首批3个项目选址主城区配套成熟地段,学校、医院、商超环绕,实现“职住平衡”。以3米层高优化空间,强化屋面防水等关键工艺,应用节能建材与智能安防系统,保障居住舒适度与安全性,以商品房品质要求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全链条。打通数据接口,搭建电子政务审核系统,“哈尔滨安居”小程序全程网办,审核效率大幅提升,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哈市以制度创新与民生温度,为住房保障开辟新路径。随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陆续建成,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将在冰城扎根,深切体验这座城市的用心与用情。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社会眼|哈尔滨如何打造“住有所居”新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哈尔滨:打造“住有所居”新样本,用心用情托起“安居梦”

哈市加速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目前首批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复工,配售资格申请全面启动,已有9000余户家庭申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越来越多新市民即将在哈尔滨安家。

文|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邢汉夫

“我要在哈尔滨拥有自己的家啦,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近日,在哈尔滨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服务大厅,市民孙女士领到哈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证,兴奋与喜悦溢于言表。为解决好群众尤其是新市民、青年人以及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哈市加速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目前首批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复工,配售资格申请全面启动,已有9000余户家庭申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资格,越来越多新市民即将在哈尔滨安家。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全面复工

近日,哈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在南岗区同济街、道外区四海路、香坊区红星村等项目工地,机器的轰鸣声奏响激昂的建设乐章。

施工现场

13日,记者在道外区四海路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熟练操作各类机械设备,有序开展施工作业,一栋住宅楼主题已实现封顶。

“复工前,施工单位对各项目开展全面细致的安全检查,从大型机械设备到施工用电,从高处作业防护到消防设施配备,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项目公司于3月初顺利取得恢复施工安全监督手续,同步完成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的全面检验,为项目重启筑牢根基。

虽然是保障性住房,但小区品质却可媲美商品房。“我们主动对标‘好房子’标准,充分发挥集团在开发、设计和施工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从规划选址到设计建造,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哈城发投集团安居公司总经理盛天雷介绍,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3米层高设计,户型经过精心优化,旨在为住户打造更宽敞舒适的居住空间。

盛天雷告诉记者,针对屋面防水这一百姓关心的问题,项目团队强化节点处理,全力确保房屋质量。各项目积极应用节能门窗、高效保温围护结构等,降低建筑能耗,并配备智能消防、监控监测、安全防护等智能管理设备与系统,让居民提前享受数字生活的便捷与安全。

现场咨询

这些项目均选址于主城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的区域,周边学校、医院、商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目前,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完成基础工程及50%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预计2026年建成交付。

“这个位置不错,户型、周边配套都很不错,以后生活肯定很方便。”来看房的陈先生笑着说。

“夹心层”购房问题有了新解法

为帮助购房者更直观、深入地了解相关政策和设计施工情况,哈市设置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服务大厅。近200平方米的大厅内人头攒动,在各个项目的展板前,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前来咨询的市民进行讲解。记者注意到,这里不仅展示政策背景、设计理念、项目信息、面积户型、服务理念、配售流程等内容,还借助VR看房,为购房者进行全方位展示。

“我选的房子是80平方米的两居室,客厅和卧室采光都很好,房间设施完善,房屋质量和小区绿化都令人满意。”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齐齐哈尔,如今已在哈尔滨落户并工作生活,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满足了他作为工薪阶层的刚性住房需求。

查看房源信息

不少在城市打拼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无法申请或申请不到保障性住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他们成为住房问题的“夹心层”,即游离在保障与市场之外的无能力购房群体。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出现,为缓解‘夹心层’的购房焦虑提供了新途径。”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指保障家庭按政府确定的销售价格购买,退出时由政府组织回购的住房,这类房源主要面向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人才等群体。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为加速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落地,哈尔滨市按照“职住平衡”原则,选取3个交通便利、成熟度高的地块,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首批启动的3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可提供保障性住房2000套,预计2026年交付入住。

严控价格铸就品质家园

房价始终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新物种”,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房价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按“保本微利”原则由政府定价。在保证房屋建设品质的前提下,相关部门通过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土地成本,让利于民。

施工现场

“项目销售价格受到严格管控,减轻了保障对象的购房负担。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目前,南岗区同济街项目配售价格不高于7300元/平方米,香坊区红星村项目不高于4900元/平方米,道外区四海路项目不高于5800元/平方米,售价均低于周边商品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城市引进人才等不同人群的需求,助力更多市民实现‘安居梦’。”哈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事新办。为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哈市先后印发《哈尔滨市保障性住房配售管理办法(试行)》《哈尔滨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购买资格管理办法(试行)》,多方协作打通政策闭环,共同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是哈尔滨创新性住房政策,此前并无相关办理经验。按照市政府发布的申购资格管理办法,我们以政策为导向和原则,经过前期充分筹备,与公安、民政、大数据中心、不动产中心等多个部门沟通,申请数据接口使用,核查户籍、婚姻、房产、社保等身份信息。”哈市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拥有较为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申购工作依托系统的准确度和吞吐量,结合数据接口反馈信息与申请人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

据介绍,申购工作已实现全程网办,申请人可通过“哈尔滨安居”小程序在手机上提交材料,并随时了解审核进度和结果。若部分家庭上传材料不准确或不符合资格要求,将及时收到详细反馈,也可致电咨询。提交的申请将尽量在当天审核,次日进行资格公示。

施工现场

记者手记:用心用情托起“安居梦”

哈尔滨以系统性举措破解“夹心层”住房难题,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从政策蓝图变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现实,为住房保障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哈市瞄准住房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城市引进人才等“夹心层”,明确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政府定价、回购管理”属性。房源定向供给,既填补传统保障房与商品房间的空白,又通过政策托底确保刚需群体“买得起、住得稳”。

首批3个项目选址主城区配套成熟地段,学校、医院、商超环绕,实现“职住平衡”。以3米层高优化空间,强化屋面防水等关键工艺,应用节能建材与智能安防系统,保障居住舒适度与安全性,以商品房品质要求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全链条。打通数据接口,搭建电子政务审核系统,“哈尔滨安居”小程序全程网办,审核效率大幅提升,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哈市以制度创新与民生温度,为住房保障开辟新路径。随着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陆续建成,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将在冰城扎根,深切体验这座城市的用心与用情。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原标题:社会眼|哈尔滨如何打造“住有所居”新样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