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4%、104%、125%、145%——2025年2月至今,对许多以美国作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生产企业而言,激增的关税已经不再是出现在报表里的数字,而是不堪承受的一记又一记重锤,正在砸向运转的生产车间,不仅砸碎季度与年度的规划,也砸烂员工捧在手中的饭碗。
一位从业者告诉电厂,4月9日起,其所在的机械设备厂商暂停了生产和出货的一切流程,管理层每天都忙着开会,讨论可行的应对措施。她和同事们的工作安排也不得不搁置,除了时刻关心最新政策,她已经开始研究自己能够领到几个月的失业金。
等待是面临关税考验公司的共同选择。除了正式实施“对等关税”,美国还宣布取消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小额进口商品的关税豁免政策,并在几天之内持续上调征收标准。根据最新公告,5月2日起,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需要缴纳相当于货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6月1日起,进一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
过去几年,借助这项关税豁免政策,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绕开了繁琐的关税程序,以较低成本将单件包裹直邮美国。它们喊着“Shop Like a Billionaire(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口号,将折扣诱人的服饰鞋帽、日用百货送到美国消费者面前,进而迎来了规模的迅速扩张。
TEMU(左)和SHEIN(右)App首页
但现在,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接连签署行政命令、挥出关税大棒,上述便捷通道即将消失。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及其商家首当其冲,特别是主打低客单价商品的中小商家。尽管平台已经提前加快布局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号召商家由全托管转向半托管,在充满变数的政策面前,依然难以找到万全之策。毕竟,没有人知道每件200美元的关税是否是尽头,涨价、转型之外,只能放平心态,“走一步看一步”。
关税当前,乱成一锅粥
4月以来,一位机械设备厂商员工经历了从“忙死了”到“没事做”的冰火两重天。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其中,对中国额外加征34%的关税,叠加此前加征两轮10%关税,税率升至54%。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一周之内,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进一步推高,从34%到84%、再到125%,目前累计税率达到145%,已经大幅超出货值本身。
期间,前述机械设备厂商员工的工作量直接翻倍。她所在的公司以美国作为主要市场,由客户承担运输和关税的订单,多数被对方要求砍单;其公司运输至海外仓再发货给客户的订单,受限于高额关税,“出运就是赔钱”。直到公司决定暂停出货与生产,她终于结束了忙碌,取而代之的是闲下来的迷茫。
北京菱跑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赵夏笛告诉电厂,其公司面向美国市场的生意“已经全停了”。“一开始10个点、20个点的,还有得谈,现在没办法不停,谈也没戏,谁能消化得了100多个点的关税?”菱跑国际主营鞋靴to B代工贸易,欧洲市场占比约为80%,美国市场占比约为10%。幸运的是,由于份额较小,加上“没有正在生产的订单,都是待签订单”,公司整体状态相对稳定。“我们可能不像那些to C的、大头在美国市场的商家那么痛。”
感到非常痛的商家不在少数,特别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to C商家。一位餐具定制商家计算后意识到:“表面上关税是145%,实际上乱七八糟的各种加起来,差不多超过200%。美国快递派送和仓储费用又极其高,所以一件20美元的陶瓷用品运过去,最后估计就是人民币5元到10元的利润。”
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则与“对等关税”一同宣布的消息,即对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小额进口商品关税豁免政策的取消。后者也经历了层层加码——最初是征收30%或每件25美元的关税,6月1日后上调至每件50美元;现在则是征收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6月1日后上调至每件200美元。虽然生效时间还是5月2日,面向的依然是货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税率却又翻了三倍。
来源:美国白宫网站
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21条,主要针对个人物品和纪念礼品,在价值低于一定金额的前提下,免除关税缴纳和海关检查。自颁布以来,“最低限度”的金额不断提高。2016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法案,将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最低限度从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这不仅促进了亚马逊等美国本土电商平台业务的发展,也让以TEMU、SHEIN为代表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得以通过这项政策红利快速崛起。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4年,依赖“小额豁免”政策的美国进口包裹数量从1.39亿件攀升至13.6亿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公司。
来源: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网站
一旦政策取消,以之为基础的T86清关模式(Type 86 Entry)将优势不再。在赵夏笛看来,TEMU和SHEIN“有点被针对了”,堪称“重点打击对象”。与之对应的是,无论是行业交流群内还是社交平台上,都有来自TEMU和SHEIN的商家在交换已知信息,而且以中小商家居多。即便经营平台不同、店铺体量不同、销售品类不同,他们仍旧感受着相同的焦虑,留下一排“求拉群”的回复,希望“抱团取暖”,得到确定的答案。
毕竟,对以低价商品打入美国市场的商家来说,关税的增加意味着成本陡然上升,不是利润所剩无几,就是“卖一单赔一单”。一位商家认为,可以闭店、转移市场,但“不能贴钱做生意”。那么,大概只剩下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一条路可以走。他决定先涨价试一试,观察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头疼,后面估计只能做高客单价了”。
为关税未雨绸缪,但阵痛依旧
包括前述机械设备厂商在内,在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之前,一些公司就着手备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关税政策变化。“他竞选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安排囤货了,那批产品现在相当于香饽饽,大家都抢着要。”前述机械设备厂商员工说。
然而,这并非长久之计。该员工提到,已经运送到美国仓库的产品需要支付昂贵的仓储费用,更重要的是,仓库总有被客户搬空的一天,他们终究要直面关税对公司造成的影响。“部分生产线正在逐步转移到越南和柬埔寨。”
一位仪器厂商员工也提到,虽然公司在海外建立了工厂,但本土生产的成本远高于中国制造,即使暂时影响较低,未来一定会适时上调产品价格,“这几天,我们的同行已经在通知涨价了”。
涨价并不是万能解法。赵夏笛认为,to B大宗业务能否涨价,“要看美国消费者是不是愿意买单”,是由市场决定的。“绝大多数的商品都是可以替代的,比如越南生产、马来西亚生产、印度尼西亚生产。人家不涨价,你涨价了还怎么卖?”
和“对等关税”相比,取消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的预防针来得更早。2022年以来,通过这项关税豁免政策进入美国的跨境商品受到美国国会议员的持续关注。2023年6月,多位美国参议员提议对其进行修改,主要方式为限制特定进口国家免税资格,包括将中国和俄罗斯纳入禁止豁免的国家清单。
过去一年,TEMU和SHEIN一直在推进商家将经营模式从全托管向半托管转型,鼓励其通过海外仓发货、深入本土化。一般情况下,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商家对经营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和自主权 。全托管模式下,商家只负责供货,商品定价、物流、售后等均为平台包揽,统一从国内发货;半托管模式下,托管服务和自主经营结合,平台把控流量工具、广告营销等环节,卖家自行履约发货、进行售后处理,适用于有海外仓资源、能够实现本土发货的商家。
来源:TEMU招商资料
跨境大型卖家罗志伟对电厂表示,小额包裹直邮等于零售模式,即按照订单售价清关。在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取消之后,其关税一定骤升,对依赖低价商品销售的中小商家而言,是巨大的打击。至于海外仓发货,可以理解为批发模式,按照货值清关,关税可能更低,但无法灵活测款,前期压货风险较高。
他进一步介绍,在货代公司双清包税的模式下(承运服务商办理出关和清关手续,通常是低申报商品价值以降低关税缴纳),运费之于体量较大的商家,在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微乎其微”,但对以低价产品铺开市场的商家却不是这样——即使继续进行低申报,货代公司每公斤上涨人民币5元至6元、乃至10元以上的运费,已经将这些商家的利润压榨殆尽。“还有那些重量沉、体积大的商品,也都行不通了。T86这条路直接就堵死了,加速了这些商家洗牌的过程。”
与此同时,TEMU、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也在积极探索海外仓储资源布局。根据SHEIN官网显示,2025年其在美国和波兰开放了多个国际物流与仓储类岗位,部分岗位的发布时间正是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取消之际。
来源:SHEIN官网
事实上,2025年2月,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就先后经历了“取消”与“暂停取消”的波折,给美国海关、跨境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了一次无比混乱的“过山车”体验。然而,即便打过多次预防针,大棒真正挥下来时,整个行业的阵痛仍然无法避免。
当然,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也不是没有机会。当传统外贸进口商家囿于关税和对“高买低卖”的担忧而“按兵不动”时,消费者无法在线下完成购买,可能更多地转为线上下单。“这是需求大于供给的时候,SHEIN、TEMU说不定会迎来一大批爆单。”罗志伟补充。
等待之外,TEMU和SHEIN都在行动
前述仪器厂商员工和赵夏笛都觉得,现在最为稳妥的处理方式是等待,一方面是政策时刻可能出现变化,“眼下这个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实在不多,“除了观望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有别于即刻执行的“对等关税”,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是从5月2日起取消。除了等待,还存在行动的缓冲期。
一些美国站点的TEMU全托管商家发现,前端售价出现了上涨,上涨金额在2美元至5美元不等。另外,有商家透露,TEMU买手正在敦促其拓展欧洲市场,以应对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
电厂获悉,TEMU全托管团队正在陆续向商家推送通知,提供“一揽子支持方案”,具体包括:自4月27日起,平台协助店铺调整售价,以覆盖新增关税成本,后续将时刻跟进;加平台大促活动流量和新品扶持权益;保障物流清关通畅,商品及时送达,减少关务政策变动影响;协助商家将商品上架至除美国以外的更多站点,倾斜更多投放资源,助力新站点流量增长。
与此同时,TEMU加速动员全托管卖家向半托管转型,通过跨主体一键搬品功能,快速转移爆款商品,保证加权的流量推荐和高效的核价对接——看起来既减少了小额包裹直邮,又丰富了供给模式的灵活性。
不过,这对商家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罗志伟对电厂表示,全托管模式是“平台全包,商家只管给货”,但半托管模式需要“自己搞海外仓、发货和退货”,物流和售后等问题“全得自己扛”,被罚款和下架的概率直线上升。也就是说,在利润较低的情况下,半托管增加了一系列成本,价格竞争力被削弱,叠加关税,这笔账必须仔细计算。
SHEIN也是一样。应对T86清关政策取消,SHEIN给出的方案是:全托管新品期商家可以使用全托管主体开通半托管美国站点账号,办理美元对公账户,后续将商品备货至美国本土,不需要海外库存证明,流程得到简化。一位SHEIN招商经理介绍,在此之前,以半托管模式入驻SHEIN的审核周期就已经缩短至两天,全托管则需要一周。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不再,全托管模式下,平台成本势必上升。面对商家关于自身成本变化的疑虑,前述SHEIN招商经理称,目前关税政策主要影响平台,终端价格将上涨,“不用太担心,不影响给你们的货款结算,就先做着看”。此外,该招商经理建议有余力的商家考虑半托管模式,探索欧洲、日本等市场,“大家近期可以多选一些面向欧洲、日本、中东、拉美市场的款式”。
中信证券2月发布的研报预估,TEMU和SHEIN两家平台的美国市场占比约为30%-40%。尽管过去一年平台积极探索半托管预先备货、本土卖家等新模式,但跨境小包履约模式仍然占据销售大头。“我们预计两平台面向美国的跨境小包模式短期或将受到一定扰动,关注后续平台在模式迭代上的演化。”
来源:中信证券《一图梳理美国关税落地影响》
电厂了解到,已经有国际物流服务商给出了物流层面的替代方式——以一般贸易的流程清关,转运至服务商的海外仓,再逐一拆包、换单、派送。罗志伟表示,如果沿用双清包税模式,随着查验率的上升,未来货代公司必然更多地面临补交关税、罚款的局面,一些不负责任的货代公司或将这些成本“甩回”商家,选择注销“跑路”,另起炉灶。“那吃亏的只有商家,发出去的货也拿不回来了。”
只是,对于生活在美国的消费者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或许是囤货。据外媒报道,一些以购物种草视频为主要内容方向的TikTok创作者,对和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感到沮丧”,其中一位创作者刚刚从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购买了愿望清单上的所有物品,以支撑后续的内容产出。
而小红书上,有定位在美国的用户留言:“哭了,应该再多买几单的,原来这么严重。”一位商家给她的回复是:“可以买半托管的商品,半托管受到的影响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