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学习机赛道一片红海,迟到的猿辅导能用AI牌反超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学习机赛道一片红海,迟到的猿辅导能用AI牌反超吗?

还需交给时间和市场来回答。

受访者供图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猿辅导终于还是做了学习机。

两年前,在各家争相入局学习机市场时,猿辅导“另辟蹊径”创造了一个新物种——学练机。相学习机,学练机的定位聚焦在“练习”的场景,据官方透露,目前小猿学练机销量已超百万台。

学习机终归是更大的市场,是教育硬件的兵家必争之地。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全渠道销量为592.3万台,同比增长25.5%;销售额190.6亿元,同比增长37.6%。该机构预测,2025年销量将达713.7万台,同比增长20.5%。

市场考量外,更为关键的维度是AI技术的飞速发展。“2022到2025年,基于大模型的调用成本降低了800倍,每年模型性能比前一年提升50%。今年年初Deepseek的正式发布,真正让推理大模型从应用构想成为现实。”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王向东称。

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再做一遍,而在教育行业,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大模型正在重构教育的的底层逻辑,理想中的“因材施教”有望实现。

面对学而思、作业帮科大讯飞等玩家已占据学习机市场,“迟到入场”猿辅导推出的这款AI学习机有何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站在更大的维度来看,AI学习机“狂飙”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各路玩家如何破局?

因AI而生

在厮杀激烈的学习机赛道,猿辅导此时入局,外界普遍的感受是“太晚”。

其实这款产品内部做了一年半。小猿智能硬件市场负责人张兰璞对界面新闻等媒体解释,核心在于从0到1的探索,没有参考物,所有逻辑都要自己摸索。

比如,最初连“机器如何适配场景、在什么场景下能让用户满意、平台问题怎么解决”等这些基础框架,都需要反复推演,光测试环节就做了三四轮家长预测,从去年一直持续到如今。

过程中还涉及设备特性与学习场景的深度适配,比如这款AI学习机增加了打印机,能在纸上完成个性化练习,这和传统学习平板的使用逻辑完全不同,需要反复验证“类纸体验”在沉浸式练习中的实际效果。

还需要作区分的是,学习机和学练机的定位差异——前者针对自律性较弱、需要专注高效做题的学生,设备功能极简,帮他们排除干扰、直接完成学习目标;后者则需要辅助工具和互动课程,适合需要更多引导的学生,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无法简单二合一,这些细分场景的打磨都需要时间。

在做这款学习机前,张兰璞曾采访公司CTO,询问大模型给教育带来的变化,对方提到“个性化加深”。虽说个性化学习、精准学习已提多年,但大模型带来的变化差异更为显著。

如果从个性化学习的演进来看,1.0时代是基于知识点漏洞的定向反馈,2.0时代能深入分析主观思维差异、归纳错因,未来还会融入兴趣点,实现更深度的定制化推荐,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划链路。

“过去的大数据颗粒度较粗糙,即使知道学生某题选错,却不清楚他为何这么选,只能判断知识点有漏洞,进而举一反三。”张兰璞称,即便通过学练机了解学习时长等数据,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大模型却让数据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在技术架构上,猿辅导的教育AI依托两大模型:一是通用大模型基座;二是自研的教育垂直模型“猿力大模型”,进行信息安全过滤,确保知识输出不偏离教育目标。

区别于通用应用的简单架构,该公司还加入了“智能逻辑层”,整合学情库(含内部资源和外部版权内容)与核心模型,让模型更贴合教学逻辑和教研经验。

核心是想解决通用AI在教育场景中的局限。”张兰璞称,过去通用AI只能基于对错反馈,而大模型能精准定位学生解题时的具体错误环节——比如知道是第三个步骤出错,就能像老师一样针对性交流,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结果判断。

当AI能主动追问为什么这一步有困惑,学生的情绪反馈、思考维度差异等信息,会让数据价值产生质变。这就像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即时反应调整讲解,AI现在也能基于更立体的交互数据,真正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痛点。

具体到产品功能,智能批改是一大亮点。不同于以往只看最终结果,现在能对主观题进行分步骤批改,并分析错因,如看错题、概念理解偏差等,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听整道题讲解,只聚焦自己出错的环节。

区别于市面上的AI学习机,王向东认为,许多公司对学习机的定义还是一个看课工具,学习机内会有很多教育资源的堆积。从2020年到现在,一些公司开始加入了AI,比如针对薄弱点推荐练习的环节,只是对原有功能做了简单补充。而小猿AI学习机更强调一体化的诊、学、练,不会一上来就让学生做题或者看视频,而是从分析学习状况开始。

比如,英语老师一对一教导学生时,他会了解学生的学情,看一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进度、试卷和练习题,以此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阶段,再去确定应该学习什么,练习什么。

除了这款AI学习机,猿辅导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小猿AI的APP,软硬件的AI能力互相打通。但在此之前,网易有道的小P老师、学而思的随时问、豆神教育的豆神AI已上线,和小猿AI一样,都是教育大模型原生应用,且均已接入DeepSeek。

能否接住市场考验?

产品能否经得住考验,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

当前学习机市场“两线厮杀”格局。一面是赛道内卷下的价格战,学习机价格区间呈现明显的分层化特征,主要分为低端(2000元以下)、中端(2000-5000元)和高端(5000元以上)三大类,各家根据技术、资源和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布局,基本会全线覆盖,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

无论是从入局时间还是数量上看,猿辅导并不占优势,目前学练机仅两款,其中一款延展至学龄前儿童,且价格处于中高位;日前推出的这款AI学习机首发价为5999元,在学习机市场的整体价位中也属于高端。

不过令团队惊喜的是,作为全新品种的小猿学练机在细分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16个月内销量突破百万台。但这一优势正在被削弱——2024年,学而思和作业帮相继推出学练机产品,同时叠加“学练机+学习机+阅读机”多模式功能,挤压单一功能产品的生存空间。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学而思和作业帮的学练机发布后,分别快速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学习机作为更广阔的主战场,早已被头部品牌通过多价位产品矩阵覆盖。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从品牌销量来看,线上市场,作业帮、学而思和猿辅导包揽了线上市场销量前三名,第四、五名分别是科大讯飞和小度,Top5品牌的销量份额占比均超过了10%。

整体市场上,作业帮依托线上的良好业绩,以及线下相对均衡的结构,位列整体市场销量第一;科大讯飞线下表现相对强势,在整体市场销量排名第二;而学而思凭借中高阶产品的优势,在整体市场排名第三。线上销售强势的猿辅导未能在整体市场上进入行业前三名的位列。

当被问及是否担忧小猿AI学习机的销量时,张兰璞对界面新闻表示,最初团队对产品信心十足,想做行业顶配,做了二轮用户测试后陷入怀疑,开始纠结定价和预期。但今年4月初,小猿AI学习机在线下门店进行了试卖,进店购买转化率超预期。这让销售团队信心大增,代理商也催着提货。

对于“学习机消费降级”等市场声音,张兰璞认为,消费降级不是从消费3000元变成500元,而是在需求下选择更好的产品,家长更看重产品有没有价值,花钱也要花得值,要买更耐用、品质好、最合适、最好用的。

“从市场定价看,有六千、八千甚至万元产品,我们认为(小猿AI学习机)仍有机会。”张兰璞称。

学习机的另一重竞争维度是围绕AI技术展开的军备竞赛,尤其是DeepSeek横空出世后,实质性地改变了教育AI的竞争逻辑。

好未来CTO田密曾对界面新闻提到:“过去基于60分基础模型能做到90分就是优势,现在对手拿着90分的基座稍作优化就能达到93分,差距被不断缩小。”

换言之,过往行业格局中,头部企业凭借算力投入和算法积累,能在60分的开源基座上打造出90分的垂直模型,形成显著技术壁垒。但当基础模型直接跃升至90分水平时,各家的优化空间被压缩至5-8分的狭窄区间。

这种技术平权现象,使得中小教育科技公司首次获得与行业巨头同台竞技的机会。不过,若想超越可能还要多花些力气。

有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头部教企过往积累的教育数据是核心资产,也是训练各家垂直大模型最关键的来源,即使Deepseek提高了行业整体基准线,但头部企业仍保有数据优势。

2025年,学习机市场因为AI技术的飞跃重新跨上新起点,但对教育的理解仍是产品竞争的关键,可以清晰看见的是,教培系主导、科技派辅助、传统教育硬件厂商陪跑的行业格局固定下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猿辅导

3.1k
  • 诞生不到两年,学练机市场跑出头号玩家了吗?
  • 学习设备竞争白热化,猿辅导能靠“学练机”走多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学习机赛道一片红海,迟到的猿辅导能用AI牌反超吗?

还需交给时间和市场来回答。

受访者供图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猿辅导终于还是做了学习机。

两年前,在各家争相入局学习机市场时,猿辅导“另辟蹊径”创造了一个新物种——学练机。相学习机,学练机的定位聚焦在“练习”的场景,据官方透露,目前小猿学练机销量已超百万台。

学习机终归是更大的市场,是教育硬件的兵家必争之地。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全渠道销量为592.3万台,同比增长25.5%;销售额190.6亿元,同比增长37.6%。该机构预测,2025年销量将达713.7万台,同比增长20.5%。

市场考量外,更为关键的维度是AI技术的飞速发展。“2022到2025年,基于大模型的调用成本降低了800倍,每年模型性能比前一年提升50%。今年年初Deepseek的正式发布,真正让推理大模型从应用构想成为现实。”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王向东称。

所有行业都值得用大模型再做一遍,而在教育行业,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大模型正在重构教育的的底层逻辑,理想中的“因材施教”有望实现。

面对学而思、作业帮科大讯飞等玩家已占据学习机市场,“迟到入场”猿辅导推出的这款AI学习机有何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站在更大的维度来看,AI学习机“狂飙”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各路玩家如何破局?

因AI而生

在厮杀激烈的学习机赛道,猿辅导此时入局,外界普遍的感受是“太晚”。

其实这款产品内部做了一年半。小猿智能硬件市场负责人张兰璞对界面新闻等媒体解释,核心在于从0到1的探索,没有参考物,所有逻辑都要自己摸索。

比如,最初连“机器如何适配场景、在什么场景下能让用户满意、平台问题怎么解决”等这些基础框架,都需要反复推演,光测试环节就做了三四轮家长预测,从去年一直持续到如今。

过程中还涉及设备特性与学习场景的深度适配,比如这款AI学习机增加了打印机,能在纸上完成个性化练习,这和传统学习平板的使用逻辑完全不同,需要反复验证“类纸体验”在沉浸式练习中的实际效果。

还需要作区分的是,学习机和学练机的定位差异——前者针对自律性较弱、需要专注高效做题的学生,设备功能极简,帮他们排除干扰、直接完成学习目标;后者则需要辅助工具和互动课程,适合需要更多引导的学生,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无法简单二合一,这些细分场景的打磨都需要时间。

在做这款学习机前,张兰璞曾采访公司CTO,询问大模型给教育带来的变化,对方提到“个性化加深”。虽说个性化学习、精准学习已提多年,但大模型带来的变化差异更为显著。

如果从个性化学习的演进来看,1.0时代是基于知识点漏洞的定向反馈,2.0时代能深入分析主观思维差异、归纳错因,未来还会融入兴趣点,实现更深度的定制化推荐,形成完整的教学规划链路。

“过去的大数据颗粒度较粗糙,即使知道学生某题选错,却不清楚他为何这么选,只能判断知识点有漏洞,进而举一反三。”张兰璞称,即便通过学练机了解学习时长等数据,也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大模型却让数据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在技术架构上,猿辅导的教育AI依托两大模型:一是通用大模型基座;二是自研的教育垂直模型“猿力大模型”,进行信息安全过滤,确保知识输出不偏离教育目标。

区别于通用应用的简单架构,该公司还加入了“智能逻辑层”,整合学情库(含内部资源和外部版权内容)与核心模型,让模型更贴合教学逻辑和教研经验。

核心是想解决通用AI在教育场景中的局限。”张兰璞称,过去通用AI只能基于对错反馈,而大模型能精准定位学生解题时的具体错误环节——比如知道是第三个步骤出错,就能像老师一样针对性交流,不再停留在简单的结果判断。

当AI能主动追问为什么这一步有困惑,学生的情绪反馈、思考维度差异等信息,会让数据价值产生质变。这就像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即时反应调整讲解,AI现在也能基于更立体的交互数据,真正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痛点。

具体到产品功能,智能批改是一大亮点。不同于以往只看最终结果,现在能对主观题进行分步骤批改,并分析错因,如看错题、概念理解偏差等,避免学生浪费时间听整道题讲解,只聚焦自己出错的环节。

区别于市面上的AI学习机,王向东认为,许多公司对学习机的定义还是一个看课工具,学习机内会有很多教育资源的堆积。从2020年到现在,一些公司开始加入了AI,比如针对薄弱点推荐练习的环节,只是对原有功能做了简单补充。而小猿AI学习机更强调一体化的诊、学、练,不会一上来就让学生做题或者看视频,而是从分析学习状况开始。

比如,英语老师一对一教导学生时,他会了解学生的学情,看一下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进度、试卷和练习题,以此判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阶段,再去确定应该学习什么,练习什么。

除了这款AI学习机,猿辅导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小猿AI的APP,软硬件的AI能力互相打通。但在此之前,网易有道的小P老师、学而思的随时问、豆神教育的豆神AI已上线,和小猿AI一样,都是教育大模型原生应用,且均已接入DeepSeek。

能否接住市场考验?

产品能否经得住考验,最终还是要面向市场。

当前学习机市场“两线厮杀”格局。一面是赛道内卷下的价格战,学习机价格区间呈现明显的分层化特征,主要分为低端(2000元以下)、中端(2000-5000元)和高端(5000元以上)三大类,各家根据技术、资源和市场定位进行差异化布局,基本会全线覆盖,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

无论是从入局时间还是数量上看,猿辅导并不占优势,目前学练机仅两款,其中一款延展至学龄前儿童,且价格处于中高位;日前推出的这款AI学习机首发价为5999元,在学习机市场的整体价位中也属于高端。

不过令团队惊喜的是,作为全新品种的小猿学练机在细分市场取得了一定成绩,16个月内销量突破百万台。但这一优势正在被削弱——2024年,学而思和作业帮相继推出学练机产品,同时叠加“学练机+学习机+阅读机”多模式功能,挤压单一功能产品的生存空间。洛图科技数据显示,学而思和作业帮的学练机发布后,分别快速占据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学习机作为更广阔的主战场,早已被头部品牌通过多价位产品矩阵覆盖。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从品牌销量来看,线上市场,作业帮、学而思和猿辅导包揽了线上市场销量前三名,第四、五名分别是科大讯飞和小度,Top5品牌的销量份额占比均超过了10%。

整体市场上,作业帮依托线上的良好业绩,以及线下相对均衡的结构,位列整体市场销量第一;科大讯飞线下表现相对强势,在整体市场销量排名第二;而学而思凭借中高阶产品的优势,在整体市场排名第三。线上销售强势的猿辅导未能在整体市场上进入行业前三名的位列。

当被问及是否担忧小猿AI学习机的销量时,张兰璞对界面新闻表示,最初团队对产品信心十足,想做行业顶配,做了二轮用户测试后陷入怀疑,开始纠结定价和预期。但今年4月初,小猿AI学习机在线下门店进行了试卖,进店购买转化率超预期。这让销售团队信心大增,代理商也催着提货。

对于“学习机消费降级”等市场声音,张兰璞认为,消费降级不是从消费3000元变成500元,而是在需求下选择更好的产品,家长更看重产品有没有价值,花钱也要花得值,要买更耐用、品质好、最合适、最好用的。

“从市场定价看,有六千、八千甚至万元产品,我们认为(小猿AI学习机)仍有机会。”张兰璞称。

学习机的另一重竞争维度是围绕AI技术展开的军备竞赛,尤其是DeepSeek横空出世后,实质性地改变了教育AI的竞争逻辑。

好未来CTO田密曾对界面新闻提到:“过去基于60分基础模型能做到90分就是优势,现在对手拿着90分的基座稍作优化就能达到93分,差距被不断缩小。”

换言之,过往行业格局中,头部企业凭借算力投入和算法积累,能在60分的开源基座上打造出90分的垂直模型,形成显著技术壁垒。但当基础模型直接跃升至90分水平时,各家的优化空间被压缩至5-8分的狭窄区间。

这种技术平权现象,使得中小教育科技公司首次获得与行业巨头同台竞技的机会。不过,若想超越可能还要多花些力气。

有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头部教企过往积累的教育数据是核心资产,也是训练各家垂直大模型最关键的来源,即使Deepseek提高了行业整体基准线,但头部企业仍保有数据优势。

2025年,学习机市场因为AI技术的飞跃重新跨上新起点,但对教育的理解仍是产品竞争的关键,可以清晰看见的是,教培系主导、科技派辅助、传统教育硬件厂商陪跑的行业格局固定下来,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