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的交付,高新区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迈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要一步;
世界首条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的建设,高新区实现了从“1”到“10”的转变,标志着钠电产业完成了从“实验室—中试—量产”关键一跃;
世界首个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造项目的推进,高新区实现了从“10”到“万吨级”的飞跃,标志着高新区在新材料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正以领跑的姿态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最前沿的山东肥城高新区,究竟是如何攀“高”向“新”,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蔚蓝科技产业园现场,解密园区内的科技密码。

蔚蓝科技,打造“拎包入驻”的创业乐园
春意盎然,正是赶工期好时节。走进蔚蓝科技产业园项目二期的建设现场,运输车辆川流不息,安全帽下挥汗如雨,吊车机器高擎轰鸣,脚手架一日高过一日,厂房轮廓一天新似一天。截至目前,3号库房装饰已经完成,5号车间正加快西侧的装饰,6号车间钢架竖立已经完成,正在搭接横梁、喷防火涂料等。
在蔚蓝科技产业园里,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也正加紧建设世界首条10GWh普鲁士蓝基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从核心材料到电芯一体化绿色制造。在园区的另一侧,世界首个万吨级单壁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造项目快速推进,其产品作为全球性能最优的新型导电材料,打破了国际垄断。两个项目达产后,产值均将超百亿元。

春风化雨,涵养“沃土活水”的营商生态
做好“春风化雨”的服务题,市场的活力离不开生态滋养。在政务服务方面,肥城“项目开工一件事”集成审批模式成为全国标杆:蔚蓝科技产业园施工许可阶段相关手续仅用1个工作日,项目申报材料缩减5份、审批时限压缩30天,跑出“肥城速度”。
“这里有2万平方米的研发空间让企业免费使用,连车间都是企业提交图纸,我们帮助建好的。”肥城市城投控股集团副总经理穆林林介绍,目前,园区内有多家企业正在孵化。“项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支持什么保障什么。企业没有需求,我们坚决做到‘无事不扰’。”肥城高新区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高新区在服务企业上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近悦远来,培厚“雨润风和”的发展气候
念好“近悦远来”的人才经,技术的领先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工具性要素”,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定义者和创造者,作为蔚蓝科技产业园内成功“破壳”的企业,山东零壹肆先进材料有限公司深谙人才的重大意义。
公司创始人宋杰博士作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古迪纳夫的学生,已在肥城深耕新型电池电极材料产业数年。目前,公司拥有全栈式顶尖研发与产业化团队,高层次人才30余名,核心成员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芯研发与制造领域有超过10年以上的丰富行业经验,主攻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
从实验室的微光到产业化的燎原之势,从材料创新的突破到千亿级赛道的开辟,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万吨级”,山东肥城钠电正以澎湃动能重塑能源版图,肥城高新区也必将以创新为炬,照亮钠电产业的星辰大海。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