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创业者都有一个资本梦,然而资本往往只青睐极少数人。
一个真正的好项目点燃投资人的荷尔蒙速度非常快,可能只要10分钟,接下来聊的就是各种细节的确认。
然而,这种情况凤毛麟角,大部分创业者的遭遇是:表面看起来,你和投资人聊了一个小时,真相却是聊了5分钟,你已经被PASS掉了。
不怕,有小善在,你的梦想我来守护。话说找投资人就像找女朋友,女人的心思最难猜,投资人的「潜规则」最难说。但小善深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挖掘,再难的「潜规则」密码,咱也能「破译」。今天小善就给大家扒一扒徐小平、沈南鹏和张颖的「潜规则」。
第一位:徐小平
破译难易程度:★★★☆☆
所在投资机构:真格基金
个人特点: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1徐小平的「潜规则」一:投人
投人是真格基金的唯一标准。在徐小平眼中,牛人就是聪明,有经验,能感动别人的人。遇到牛人,徐小平的爱才和霸气就会表露无遗。
那是一个冬天,徐小平在硅谷遇到格灵深瞳创始人赵勇。赵勇本计划回中国南部一个城市创业,爱才心切的徐小平亲自给赵勇订了一周后回国的机票和酒店。这还不算什么,当时打算与真格基金一起投资格灵深瞳的公司,改变主意不投了,徐小平找到这家公司负责人,让他不要将消息告诉赵勇,怕赵勇压力大,后又亲自找到赵勇说,「那家公司不投了,但你放心,我继续加码」。
「但感动是别人的,我什么都没有。」别着急,这条感动不了徐小平,还有下一条。
2徐小平的「潜规则」二:3个问题
徐小平喜欢问创业者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用一句话清晰而强有力地告诉我,你在做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你做的项目有什么与众不同;第三个问题是,你和你的团队与这件事的关系,也就是你们的具体分工是怎样的。
所以,去见徐小平之前,先想好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3徐小平的「潜规则」三:人工智能
最近,徐小平尤其看好人工智能领域。如果你正好是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还不抓紧时间去徐小平跟前晃荡一下?但去之前,请先参照以上两个规则自检。
第二位:沈南鹏
破译难易程度:★★★★☆
所在投资机构:红杉资本
个人特点:沉着冷静,唯快不破
1沈南鹏的「潜规则」一:不会定战略的不投
沈南鹏认为,创业者要在创业第一天就做好心理准备和技术储备,而且要想到,如果巨头进入这个行业,你会如何应对?这就涉及到战略选择的问题。
比如京东,在2008 年面对市场上已经有发展巨大的电商平台时,刘强东选择了自营电商的道路。彼时还没有一家公司,包括线下零售商,能够真正在供应链、仓储和配送这几件事上同时做好,但事实证明,他这个与众不同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
2沈南鹏的「潜规则」二:不懂产品的不投
在沈南鹏看来,CEO 也应是产品经理,需深度介入并参与,帮助团队打磨产品。做好用户体验并不需要你是技术或编程高手,但你必须重视产品和用户体验。
3沈南鹏的「潜规则」三:不会带团队的不投
你会带团队吗?先看看你公司空降高管的比例高不高?沈南鹏认为,如果一家公司多年以后还都是最早的创始高管们在担当所有重要角色,年轻人没有机会成长起来,恐怕是会有问题的。
怎么对年轻人进行培养?沈南鹏说,实战就是最好的培养。你让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在实战中学习成长,他会远比在大公司里从事程序化的工作进步快很多。
4沈南鹏的「潜规则」四:不会算好账的不投
「钱是生命线,融不到钱再多宏图伟略都无法实现。好的财务部门是公司业务的重要参谋。」沈南鹏很「计较」创业者会不会算账,他不希望你拍着脑袋决策,至少要关注毛利率和单位经济这两个数字。
#插播考题时间#
谁知道毛利率和单位经济
请到留言区留言啦
证明自己的时候到了
第三位:张颖
破译难易程度:★★★★★
所在投资机构:经纬中国
个人特点:睚眦必报,爱憎分明
如果沈南鹏的「潜规则」有点严肃,那张颖的「潜规则」就……更加严肃了!Everybody,准备好了吗,请系好安全带,小善马上带领大家越过山丘。
1张颖的「潜规则」一:极其记恩,更加记仇
张颖说过,「我是一个极其记恩,更加记仇的人。」
刚做投资时,张颖参加投资人大会,跟大佬换名片都没人理。第一个接过他名片的人是毛丞宇。毛丞宇愿意和张颖交流,现在他自己做创投,一些案子也会想到张颖。
「别人在某一些点帮助了我,我会想尽办法十倍回报。」虽然张颖有自己的「固执」——在早期投资里不合投,只厮杀,但面对毛丞宇,经纬中国的额度会毫不犹豫分给他。
所以,要找张颖做投资,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要「得罪」他。
2张颖的「潜规则」二:只认中国,只相信中国的机会
张颖「最大的失败」是错过了唯品会,投资了一家变成零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是以外国人为核心领袖的创业公司,这次失败以后,张颖对这种公司见都不见。
「我就要聚焦中国的创始人。而且,我们不做一分钱海外投资,我只认中国,只相信中国的机会。」
虽然破译张颖的「潜规则」有点难,但是一旦成为经纬系的人,你就会享受到男友力max的保护哦。投后方面,经纬给被投公司帮忙的原则是——只帮忙、不添乱。所有的帮忙要由创业公司主动提,经纬再来判断应不应该帮。
「折腾经纬系的人,我等着收拾。对那些折腾经纬系CEO,给了投资意向书最后又不投的机构——如果第一次,我会提醒;如果是两三次的惯犯,立即把他们老大拉黑。」
造成创业者被否决的原因,一部分可能是项目的方向和前景不被看好;另外,与项目本身无关,而是创始人自身表现出的一些特质,让投资人觉得创始人无法lead此事或者有道德风险,就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PASS掉。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虽然咱们要「投其所好」,但修炼内功也很重要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