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活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活动

4月16日,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在杨庙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4月16日,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在杨庙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系列活动。长丰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汤多宽,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葛成飞出席活动,共同体28家成员单位70余位思政骨干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副院长蒋强军主持。

红色故事讲“活”思政课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丰县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内,与会人员依次参观了“永恒的怀念”“辉煌的丰碑”“烽火的回忆”“血染的风采”四个展区。刘云峰烈士的《入党申请书》手稿等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鲜活的历史照片和一页页珍贵资料,在纪念馆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中,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聆听的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和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用指尖触摸历史温度,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本土化、特色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理论学习讲“深”思政课

在马郢村小礼堂,来自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两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教研员侯新旺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现状、问题及应对》作专题报告。侯新旺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各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以及破题之策,提出要着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协作融通,深耕“四类课堂”,落实“八个目标”的“三四八八”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教研员徐文墙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小学启蒙》作专题报告。徐文墙从课程建设的启蒙、教师队伍的启蒙、课堂教学的启蒙、教育科研的启蒙、一体化的纵横衔接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在小学阶段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

脚步丈量讲“透”思政课

合肥长丰马郢,2015年之前还是一个“空心村”,通过马郢计划,现已一跃而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地研学让与会师生真切体验了乡村振兴的“马郢蝶变”,实现了理论认知与现实巨变的有机统一。在尺素工坊,通过掐丝珐琅、水影化、点翠首饰等传统工艺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在小六植染,体验植物染手帕、蜡染T恤、扎染围巾、古法造纸等,感受自然的色彩;在知物柴烧,陶艺拉呸、陶瓷彩绘、陶瓷泥塑、创意泥土画、秸秆灯手工制作,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思政教师沿着创客工坊、农耕文化馆、就业扶贫驿站、新时代研习所等特色教学点,实地走、亲身看、现场听,实地触摸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给马郢村带来的生机与蜕变,见证了理论的效力,汲取了思想的力量,拓展了现实的视野。

作为本次活动的牵头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精心组织筹备,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承办落实,深学笃行党的思政教育方针,立足学生认知规律,扎实推进“思政小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网络思政云课堂”的协同育人新范式,实现了不同学段、不同主体、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扎根长丰办思政,多方协同育新人。    共同体还对成员单位进行了分组教研,并分别在刘云峰烈士纪念馆和马郢村举行揭牌仪式,建立研学与实践教学基地。今后,政校村三方将深入挖掘县域红色资源、农耕文化教学资源,联合开发系列思政主题案例,举办“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研学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活动

4月16日,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在杨庙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全面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4月16日,长丰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在杨庙镇开展“同上一堂思政大课”暨联学共建“乡村振兴”主题教学系列活动。长丰县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汤多宽,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葛成飞出席活动,共同体28家成员单位70余位思政骨干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副院长蒋强军主持。

红色故事讲“活”思政课

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丰县杨庙镇刘云峰烈士纪念馆内,与会人员依次参观了“永恒的怀念”“辉煌的丰碑”“烽火的回忆”“血染的风采”四个展区。刘云峰烈士的《入党申请书》手稿等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张张鲜活的历史照片和一页页珍贵资料,在纪念馆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中,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聆听的人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和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用指尖触摸历史温度,革命烈士的红色故事为思政课教学本土化、特色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理论学习讲“深”思政课

在马郢村小礼堂,来自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两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教研员侯新旺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现状、问题及应对》作专题报告。侯新旺详细介绍了安徽省各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的发展现状、瓶颈问题以及破题之策,提出要着力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联通、协作融通,深耕“四类课堂”,落实“八个目标”的“三四八八”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教研员徐文墙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小学启蒙》作专题报告。徐文墙从课程建设的启蒙、教师队伍的启蒙、课堂教学的启蒙、教育科研的启蒙、一体化的纵横衔接五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如何在小学阶段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

脚步丈量讲“透”思政课

合肥长丰马郢,2015年之前还是一个“空心村”,通过马郢计划,现已一跃而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地研学让与会师生真切体验了乡村振兴的“马郢蝶变”,实现了理论认知与现实巨变的有机统一。在尺素工坊,通过掐丝珐琅、水影化、点翠首饰等传统工艺感受传统工艺之美;在小六植染,体验植物染手帕、蜡染T恤、扎染围巾、古法造纸等,感受自然的色彩;在知物柴烧,陶艺拉呸、陶瓷彩绘、陶瓷泥塑、创意泥土画、秸秆灯手工制作,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思政教师沿着创客工坊、农耕文化馆、就业扶贫驿站、新时代研习所等特色教学点,实地走、亲身看、现场听,实地触摸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给马郢村带来的生机与蜕变,见证了理论的效力,汲取了思想的力量,拓展了现实的视野。

作为本次活动的牵头单位,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精心组织筹备,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承办落实,深学笃行党的思政教育方针,立足学生认知规律,扎实推进“思政小课堂+社会实践大课堂+网络思政云课堂”的协同育人新范式,实现了不同学段、不同主体、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扎根长丰办思政,多方协同育新人。    共同体还对成员单位进行了分组教研,并分别在刘云峰烈士纪念馆和马郢村举行揭牌仪式,建立研学与实践教学基地。今后,政校村三方将深入挖掘县域红色资源、农耕文化教学资源,联合开发系列思政主题案例,举办“行走的思政课”等特色研学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