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江唯一本土航空公司 要用“智造”连起全省产业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江唯一本土航空公司 要用“智造”连起全省产业链

在杭州之前,只有北京、成都、上海、厦门、海口拥有全链条航空发动机完整维修能力。

图为长龙航空运行中心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冰柯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在杭州萧山机场西南方向约2公里处,一架架飞机从上空经过,这里是浙江唯一本土航空公司浙江长龙航空总部基地。

4月9日,浙江省2025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被安排在浙江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现场,该项目定位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创新示范基地,聚焦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将直接推动浙江航空产业链的深度进化。

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称,长龙航空全力推动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实现“三个百亿”产值,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平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主导型主基地航空公司。

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我们一方面考虑自己产业链的布局,降低成本,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民航强国与浙江省、杭州市对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解释建设再制造中心的考量。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再制造中心将进一步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杭州乃至浙江深度嵌入大飞机制造体系、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所高级工程师吴骏毅称,“杭州有西子航空等航空航天企业,有天目山实验室等航空科研平台,再加上C929宽体客机机身研制与生产项目,杭州集齐了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平台、项目三大优势”。

在杭州之前,只有北京、成都、上海、厦门、海口拥有全链条航空发动机完整维修能力。

在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看来,布局发展航空智造,要紧抓两个方向。一方面,建基地,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提供航空维修再制造业务开展的场地和空间;另一方面,做生态,依托企业上下游以及行业联盟合作集聚产业项目,比如发动机维修再制造、飞机拆解、航空重要部件再制造等项目。

他还认为,制造中心带动的产业链集聚效果明显,各种与飞机相关的零部件厂商都可以吸引过来,国内和国外的公司都可以在此设厂。目前,长龙航空已在洽谈有合作意向的厂商。

航空智造产业属于高端制造业,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高。

一位航空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参考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基本都需要大型主基地航空公司带动才能打造成完善的航空产业链,主基地航空公司依托航空运输主业,在其总部周边布局飞机制造、机务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训、航食配餐等航空关联性产业,对地方优化提升区域产业链、发展临空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是典型的链主型企业。

长龙航空官方介绍显示,2013年,长龙航空实现客运首航,填补了浙江近十年无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目前,长龙航空拥有74架客机、运营超660条国内外航线。

在中国南方航空等头部三家航空公司仍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称,这两年运营还不错,成为不多的盈利航空公司之一。

长龙航空业绩逆势增长,上述长龙航空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公司对整个航空运输的每个链条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把握。

首先,战略上的准确。比如疫情期间,在很多航司收缩规模不再引进飞机时,长龙航空逆势发展,引进了20余架飞机。在最困难的时候,长龙航空把握住了机会,储备了运力。

其次,运营全链条上的精准把控。运输主业上,从引进飞机、争取时刻、优化时刻、提升运行实力、做好维修保障等,每个环节都在“抠细节”。除了运输主业,已经布局发展航空智造,航空服贸,支撑运营保障。

另外,因为身处杭州数字第一城,长龙航空持续推动数字化手段的应用,目前已经获批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家高新企业、4个省市高新研发开发中心,构建民航数智产业生态。

“整个链条上,我们哪里有痛点去解决哪里,我们助力了发动机供应厂商在国内的市场拓展,所以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也会支持我们的发展,给予我们助力”,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长龙航空总部基地项目涵盖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三大产业板块,分两期建设。

一期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2020年2月开工,主要建设飞机维修机库、维修机坪、航材库、实训楼、研发楼、附件维修中心、航空维修配套设施等。

本次开工的长龙再智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试车台、动力中心及研发、培训等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五家同类型航空发动机大修厂。

上述航空行业人士表示,发动机维修是产业链里核心的业务,从飞机整个角度来看,飞机机身、发动机起落架这些大件以后都可以在该基地维修。

根据杭州官方统计,2024年,杭州机场旅客吞吐量4805万人次,日均客流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6.7%;航班起降量32万架次,日均航班874架次,同比增长6.6%。

无论是浙江省还是长龙航空本身来看,飞机维修行业市场规模都很大。

在航空行业内,根据飞行时间以及各部件维修的难度,飞机检修分为ABCD四档,其中A级最简单,D级最复杂。

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例,日常维修和最简单的A级检修,需求量高达上万次。发动机维修属于D级,需要每五六年进行一次,维修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

长龙航空公司做过估算,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维修发动机300台、产值超120亿元。

“三大航司有自己的维修业务,长龙航空大概率聚焦到没有相关业务的航司,而且三大航司各自不能做的事情,大家也可以合作。同时,长龙航空还可以开拓国际相关业务”,上述航空行业人士称。

截止当前,长龙航空已经有飞机在机库里做拆解工作,公司对拆解各个零部件的时间安排明晰。

虽然前景可观,打造航空智造中心难度也很大。

上述航空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最大的难点在要申请国外厂商授权核心技术。

此外,公司也需要杭州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长龙航空总部基地项目之前选址时,其脚下地块土地性质为永久农业用地,长龙航空申报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后,土地性质才改为建设用地。

浙江对长龙航空总部基地也颇为重视,在各级部门支持下,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和浙江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是全国“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批复资金最高的项目。

另外,浙江省2025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不仅选在了二期项目现场,浙江省主要领导还亲临现场宣布开工。

据上述航空行业人士称,杭州近期还召开了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从会议内容看,杭州政府对航空产业链全布局的战略意义理解深刻,他们对依托航空运输主业,谋划发展航空制造和服务这些产业有战略定位,并认为这个产业一定要在杭州有持续投入。

从长龙航空角度看,高端维修属于战略性布局。

“发动机维修的能力是一步步去建立的。前期的投资投入大,但做这件事,并不看短期,更多战略和长远布局”,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江唯一本土航空公司 要用“智造”连起全省产业链

在杭州之前,只有北京、成都、上海、厦门、海口拥有全链条航空发动机完整维修能力。

图为长龙航空运行中心

界面新闻记者 | 杨冰柯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在杭州萧山机场西南方向约2公里处,一架架飞机从上空经过,这里是浙江唯一本土航空公司浙江长龙航空总部基地。

4月9日,浙江省2025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被安排在浙江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现场,该项目定位全球一站式航空维修创新示范基地,聚焦航空发动机维修再制造,将直接推动浙江航空产业链的深度进化。

长龙航空董事长刘启宏称,长龙航空全力推动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实现“三个百亿”产值,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大平台,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主导型主基地航空公司。

发动机维修再制造是航空产业链的核心,“我们一方面考虑自己产业链的布局,降低成本,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民航强国与浙江省、杭州市对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对界面新闻解释建设再制造中心的考量。

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再制造中心将进一步带动航空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发展,对杭州乃至浙江深度嵌入大飞机制造体系、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所高级工程师吴骏毅称,“杭州有西子航空等航空航天企业,有天目山实验室等航空科研平台,再加上C929宽体客机机身研制与生产项目,杭州集齐了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平台、项目三大优势”。

在杭州之前,只有北京、成都、上海、厦门、海口拥有全链条航空发动机完整维修能力。

在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看来,布局发展航空智造,要紧抓两个方向。一方面,建基地,基地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载体,提供航空维修再制造业务开展的场地和空间;另一方面,做生态,依托企业上下游以及行业联盟合作集聚产业项目,比如发动机维修再制造、飞机拆解、航空重要部件再制造等项目。

他还认为,制造中心带动的产业链集聚效果明显,各种与飞机相关的零部件厂商都可以吸引过来,国内和国外的公司都可以在此设厂。目前,长龙航空已在洽谈有合作意向的厂商。

航空智造产业属于高端制造业,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高。

一位航空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参考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基本都需要大型主基地航空公司带动才能打造成完善的航空产业链,主基地航空公司依托航空运输主业,在其总部周边布局飞机制造、机务维修、航空物流、航空培训、航食配餐等航空关联性产业,对地方优化提升区域产业链、发展临空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是典型的链主型企业。

长龙航空官方介绍显示,2013年,长龙航空实现客运首航,填补了浙江近十年无本土航空公司的空白。目前,长龙航空拥有74架客机、运营超660条国内外航线。

在中国南方航空等头部三家航空公司仍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称,这两年运营还不错,成为不多的盈利航空公司之一。

长龙航空业绩逆势增长,上述长龙航空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公司对整个航空运输的每个链条每个环节都做到精准把握。

首先,战略上的准确。比如疫情期间,在很多航司收缩规模不再引进飞机时,长龙航空逆势发展,引进了20余架飞机。在最困难的时候,长龙航空把握住了机会,储备了运力。

其次,运营全链条上的精准把控。运输主业上,从引进飞机、争取时刻、优化时刻、提升运行实力、做好维修保障等,每个环节都在“抠细节”。除了运输主业,已经布局发展航空智造,航空服贸,支撑运营保障。

另外,因为身处杭州数字第一城,长龙航空持续推动数字化手段的应用,目前已经获批成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国家高新企业、4个省市高新研发开发中心,构建民航数智产业生态。

“整个链条上,我们哪里有痛点去解决哪里,我们助力了发动机供应厂商在国内的市场拓展,所以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也会支持我们的发展,给予我们助力”,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江长龙航空总部基地项目涵盖航空运输、航空智造、航空服贸三大产业板块,分两期建设。

一期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2020年2月开工,主要建设飞机维修机库、维修机坪、航材库、实训楼、研发楼、附件维修中心、航空维修配套设施等。

本次开工的长龙再智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主要建设航空发动机维修厂房、试车台、动力中心及研发、培训等基础配套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五家同类型航空发动机大修厂。

上述航空行业人士表示,发动机维修是产业链里核心的业务,从飞机整个角度来看,飞机机身、发动机起落架这些大件以后都可以在该基地维修。

根据杭州官方统计,2024年,杭州机场旅客吞吐量4805万人次,日均客流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6.7%;航班起降量32万架次,日均航班874架次,同比增长6.6%。

无论是浙江省还是长龙航空本身来看,飞机维修行业市场规模都很大。

在航空行业内,根据飞行时间以及各部件维修的难度,飞机检修分为ABCD四档,其中A级最简单,D级最复杂。

以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为例,日常维修和最简单的A级检修,需求量高达上万次。发动机维修属于D级,需要每五六年进行一次,维修费用高达数百万美元。

长龙航空公司做过估算,二期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维修发动机300台、产值超120亿元。

“三大航司有自己的维修业务,长龙航空大概率聚焦到没有相关业务的航司,而且三大航司各自不能做的事情,大家也可以合作。同时,长龙航空还可以开拓国际相关业务”,上述航空行业人士称。

截止当前,长龙航空已经有飞机在机库里做拆解工作,公司对拆解各个零部件的时间安排明晰。

虽然前景可观,打造航空智造中心难度也很大。

上述航空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最大的难点在要申请国外厂商授权核心技术。

此外,公司也需要杭州在土地、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长龙航空总部基地项目之前选址时,其脚下地块土地性质为永久农业用地,长龙航空申报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后,土地性质才改为建设用地。

浙江对长龙航空总部基地也颇为重视,在各级部门支持下,该项目已列入国家“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和浙江省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是全国“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批复资金最高的项目。

另外,浙江省2025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不仅选在了二期项目现场,浙江省主要领导还亲临现场宣布开工。

据上述航空行业人士称,杭州近期还召开了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从会议内容看,杭州政府对航空产业链全布局的战略意义理解深刻,他们对依托航空运输主业,谋划发展航空制造和服务这些产业有战略定位,并认为这个产业一定要在杭州有持续投入。

从长龙航空角度看,高端维修属于战略性布局。

“发动机维修的能力是一步步去建立的。前期的投资投入大,但做这件事,并不看短期,更多战略和长远布局”,上述长龙航空相关负责人称。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