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净利大跌总裁辞职,长安汽车走到转型十字路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净利大跌总裁辞职,长安汽车走到转型十字路口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公司未来发展又将会如何?

文 | 天下财道 煜明   

一家知名车企,销量创出7年新高,净利润却蒸发超过1/3。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日,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接近1600亿,净利润大跌35%,现金流量净额暴跌75%。

(来源:公司年报)

这是长安汽车近5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下滑的情况。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旗下两大新能源品牌全年亏损超55亿元。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公司未来发展又将会如何?

净利骤降

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主营业务是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涉及整车、外协加工。

(来源:同花顺iFinD)

先说长安汽车2024年报的亮点,销量数据表现着实不错。

268万辆的年销量创下近七年来的新高,其中,长安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52%。

(来源:公司年报)

但车卖得多,却很难赚钱。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5%,但净利润同比大降超过35%。降幅之大,让人咋舌。

(来源:同花顺iFinD)

至于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出现巨额亏损。财报显示,深蓝汽车净亏损接近16亿元;阿维塔亏损超过40亿元。两家加起来就亏了近56亿。

其次,公司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长安汽车不得不大幅增加研发投入。财报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达101亿元,同比增幅近13%,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6%。

(来源:2024年年报)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和表现。通常情况,净利润下滑与毛利率下降有关。2024年长安汽车销售毛利率不足15%,已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

(来源:同花顺iFinD)

利润下滑一般还伴随着成本增加。2024年长安汽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9%,高于同期营收增速。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

对于销售费用的大增,公司年报中“重大变动说明”一栏是空白的,并未予以任何解释。

净利润下滑时,通常还伴随着资金吃紧情况,长安汽车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典型。财报显示,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50亿元,降幅高达76%。

(来源:公司年报)

手头的钱少了,一般借款的需求就增大。长安汽车的资产负债率突破62%,利息保障倍数从147倍腰斩到49倍。借新还旧的压力,看上去有增无减。

所谓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来源:公司年报)

长安汽车也有同比大增的项目,那就是合同负债。财报显示,长安汽车2024年合同负债高达109亿元,同比增幅近40%,创下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却同比下滑76%。

(来源:公司年报)

这让市场颇为不解,因为按理说,合同负债大增通常导致现金流入也相应增加。

(来源:DeepSeek)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表示,合同负债大增是个值得分析的复杂的财务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表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旺盛,也有潜在的风险,比如企业履约的压力。

有点窘迫

长安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增加,与目前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86万辆,在7月份渗透率首次突破50%,且这一成绩连续保持了五个月。全年渗透率达到了46%。

所谓渗透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相对于整体汽车销量的比例,用来体现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普及程度。例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6%那就意味着每卖出100辆汽车其中有46辆是新能源汽车。

(来源:乘联会)

虽然大环境较好,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相关产品的亏损程度,却有增无减。

在长安的新能源版图中,阿维塔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环,其背靠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出身名门望族,但目前尚未实现盈亏平衡。

(来源:公司官网)

阿维塔科技创立于2018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阿维塔分别亏损20亿元、37亿元、40亿元。算下来,三年亏损直逼百亿大关。

2024年阿维塔销量超过7万辆,但与年初公司设定的10万辆目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完成率仅为74%。

(来源:公开报道)

而且,阿维塔身上还背负了巨额债务。截至2024年底,阿维塔的总资产约为292亿元,而净资产仅为86亿元,意味着阿维塔的负债总额超过200亿。

(来源:公司年报)

长安汽车旗下另一个品牌深蓝汽车也亏损不少,好在亏损幅度有所减少。财报显示,2024年深蓝汽车亏损约16亿元,同比收窄47%。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曾提出,月销达到3万辆时有望实现盈利。然而,去年深蓝汽车单月最高销量曾达到3.6万辆,但距离盈利仍有一定距离。

(来源:公开报道)

截至2024年底,深蓝汽车净资产为-35亿,意味着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急需自身尽快有能力“造血”,不然只能靠外部“输血”才能续命。

此外,合资车长安福特也有些窘迫,资产处于萎缩中。数据显示,长安福特总资产近3年缩水超过30%,净资产更是严重缩水70%。截至2024年底,负债率近95%。

(来源:2021年年报)

(来源:2024年年报)

一系列迹象显示,截至目前,长安福特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不小,但距离真正的突破尚需时日。

总体来看,燃油车依然是长安的核心业务支柱。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燃油车销量为195万辆,在整体销量中占比仍高达72%。

总裁辞职

就在长安汽车发布财报前夕,公司总裁王俊辞职引发广泛关注。

(来源:公司公告)

为何王俊会突然辞职?公告的说法是,其离职的原因是因“工作调整”。最新信息显示,王俊已转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来源:百度百科)

王俊曾是长安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力推者。2020年上任后,推进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其在任内促成长安汽车与华为的深度绑定,让阿维塔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高端符号。

(来源:百度百科)

不知是否为巧合,王俊的辞职时间为公司披露年报的前一天。而随后公布的年报显示,长安汽车交出近年来较差的净利润表现,并且,阿维塔出现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实际上,对于阿维塔,长安汽车在去年就有过一次大动作。

去年12月,阿维塔宣布,完成C轮融资,募集资金超110亿元。募资主要用于投资引望后续车型研发设计和产线建设,同时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让市场侧目的是,在此次增资中,长安汽车“慷慨”掏出了45亿元。这一数据相当于去年归母净利润的60%,以及近乎一整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

(来源:公司公告)

此前8月份,阿维塔豪掷115亿元拿下引望10%股权。此举将长安汽车与华为深度捆绑在一起。

(来源:公司公告)

一顿操作猛如虎。不知华为能否帮助阿维塔走出亏损困境。

能够看得见的是,一系列大动作之后,阿维塔先将出路望向了资本市场。

今年3月,有关阿维塔将向港交所递表的消息传出,大致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或2026年上市。

(来源:公开报道)

此外,除了旗下的品牌,长安汽车本身也将有大动作,公司正在推进与东风汽车的重组,该消息在近期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得到了证实。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来源:公开报道)

当然,两家公司的整合也会面临多重挑战。比如,重组后如何平衡双方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业务,避免内部竞争,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长安旗下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品牌,与东风旗下岚图等品牌定位存在一定重叠,如何在保留品牌独立性的同时,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协同推广等等,也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对于整合的难度,朱华荣则表示过,“这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一场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的东方革命。”

目前,王俊离职后,长安汽车方面暂未提供官方的接替者。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今年已经60岁,他还是阿维塔科技的董事长。

(来源:百度百科)

根据权威网站的数据,朱华荣2024年的年薪为225万元,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64万元),也高于一汽解放董事长李胜150万元的年薪水平。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另据天眼查显示,长安汽车自身风险高达761余条,预警风险超过800条,周边风险更是高达31000条。

(来源:天眼查)

券商对长安汽车的看法也现分歧,既有判断公司战略转型将加速推进的,也有调低公司业绩预期的。

(来源:华龙证券)

但无论看法如何,其出发点都与公司向新能源的转型相关。看多的,认为公司转型将加速推进,不那么有信心的,认为公司转型期投入较高,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种种迹象显示,长安汽车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其股价走势图似乎也与此暗合。从2024年初至今,长安汽车股价一直在一个大的三角形中震荡。高点逐渐下降,但守住了底线,如今也逐渐走向变盘的十字路口。

(来源:东方财富网)

好消息是,长安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21%,扣非净利润则大增553%-643%。但公司股价对此反应并不大。

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长安汽车报12.37元/股,较2023年12月底的高点19.74元/股,下跌37%。动态市盈率16倍,总市值1226亿元。

长安汽车正走在转型路上,并且来到了重要的路口。市场等待的,是长安汽车下一步向何处去。

未来,长安汽车股价会绝地反击,还是跌破长期底线,向下寻找支撑?或许,这些都与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进度与成果息息相关。

按照长安汽车的规划,其未来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投入超2000亿元,在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做了长远布局。

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长安汽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长安汽车如何见招拆招?市场正在拭目以待,《天下财道》亦将继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长安汽车

5.6k
  •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正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重组细节暂未披露
  • 三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净利超百亿,只有一家公司由盈转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净利大跌总裁辞职,长安汽车走到转型十字路口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公司未来发展又将会如何?

文 | 天下财道 煜明   

一家知名车企,销量创出7年新高,净利润却蒸发超过1/3。究竟发生了什么?

近日,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2024年财报——营收接近1600亿,净利润大跌35%,现金流量净额暴跌75%。

(来源:公司年报)

这是长安汽车近5年来首次出现净利下滑的情况。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旗下两大新能源品牌全年亏损超55亿元。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公司未来发展又将会如何?

净利骤降

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10月,1997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主营业务是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发动机的研发、生产。主要产品涉及整车、外协加工。

(来源:同花顺iFinD)

先说长安汽车2024年报的亮点,销量数据表现着实不错。

268万辆的年销量创下近七年来的新高,其中,长安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52%。

(来源:公司年报)

但车卖得多,却很难赚钱。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5%,但净利润同比大降超过35%。降幅之大,让人咋舌。

(来源:同花顺iFinD)

至于净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首先,长安汽车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出现巨额亏损。财报显示,深蓝汽车净亏损接近16亿元;阿维塔亏损超过40亿元。两家加起来就亏了近56亿。

其次,公司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长安汽车不得不大幅增加研发投入。财报显示,2024年研发投入达101亿元,同比增幅近13%,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6%。

(来源:2024年年报)

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和表现。通常情况,净利润下滑与毛利率下降有关。2024年长安汽车销售毛利率不足15%,已是连续第三年出现下降。

(来源:同花顺iFinD)

利润下滑一般还伴随着成本增加。2024年长安汽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近9%,高于同期营收增速。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

对于销售费用的大增,公司年报中“重大变动说明”一栏是空白的,并未予以任何解释。

净利润下滑时,通常还伴随着资金吃紧情况,长安汽车在这方面表现尤为典型。财报显示,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50亿元,降幅高达76%。

(来源:公司年报)

手头的钱少了,一般借款的需求就增大。长安汽车的资产负债率突破62%,利息保障倍数从147倍腰斩到49倍。借新还旧的压力,看上去有增无减。

所谓利息保障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之比。它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利息保障倍数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越强。

(来源:公司年报)

长安汽车也有同比大增的项目,那就是合同负债。财报显示,长安汽车2024年合同负债高达109亿元,同比增幅近40%,创下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却同比下滑76%。

(来源:公司年报)

这让市场颇为不解,因为按理说,合同负债大增通常导致现金流入也相应增加。

(来源:DeepSeek)

有业内人士向《天下财道》表示,合同负债大增是个值得分析的复杂的财务现象,它既有积极的一面,表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旺盛,也有潜在的风险,比如企业履约的压力。

有点窘迫

长安汽车新能源车销量增加,与目前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286万辆,在7月份渗透率首次突破50%,且这一成绩连续保持了五个月。全年渗透率达到了46%。

所谓渗透率,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相对于整体汽车销量的比例,用来体现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普及程度。例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6%那就意味着每卖出100辆汽车其中有46辆是新能源汽车。

(来源:乘联会)

虽然大环境较好,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相关产品的亏损程度,却有增无减。

在长安的新能源版图中,阿维塔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环,其背靠长安、宁德时代和华为,出身名门望族,但目前尚未实现盈亏平衡。

(来源:公司官网)

阿维塔科技创立于2018年,致力于打造国际化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

财报显示,2022年-2024年,阿维塔分别亏损20亿元、37亿元、40亿元。算下来,三年亏损直逼百亿大关。

2024年阿维塔销量超过7万辆,但与年初公司设定的10万辆目标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完成率仅为74%。

(来源:公开报道)

而且,阿维塔身上还背负了巨额债务。截至2024年底,阿维塔的总资产约为292亿元,而净资产仅为86亿元,意味着阿维塔的负债总额超过200亿。

(来源:公司年报)

长安汽车旗下另一个品牌深蓝汽车也亏损不少,好在亏损幅度有所减少。财报显示,2024年深蓝汽车亏损约16亿元,同比收窄47%。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曾提出,月销达到3万辆时有望实现盈利。然而,去年深蓝汽车单月最高销量曾达到3.6万辆,但距离盈利仍有一定距离。

(来源:公开报道)

截至2024年底,深蓝汽车净资产为-35亿,意味着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急需自身尽快有能力“造血”,不然只能靠外部“输血”才能续命。

此外,合资车长安福特也有些窘迫,资产处于萎缩中。数据显示,长安福特总资产近3年缩水超过30%,净资产更是严重缩水70%。截至2024年底,负债率近95%。

(来源:2021年年报)

(来源:2024年年报)

一系列迹象显示,截至目前,长安福特向新能源转型的步伐不小,但距离真正的突破尚需时日。

总体来看,燃油车依然是长安的核心业务支柱。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燃油车销量为195万辆,在整体销量中占比仍高达72%。

总裁辞职

就在长安汽车发布财报前夕,公司总裁王俊辞职引发广泛关注。

(来源:公司公告)

为何王俊会突然辞职?公告的说法是,其离职的原因是因“工作调整”。最新信息显示,王俊已转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来源:百度百科)

王俊曾是长安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力推者。2020年上任后,推进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其在任内促成长安汽车与华为的深度绑定,让阿维塔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高端符号。

(来源:百度百科)

不知是否为巧合,王俊的辞职时间为公司披露年报的前一天。而随后公布的年报显示,长安汽车交出近年来较差的净利润表现,并且,阿维塔出现成立以来的最大亏损。

实际上,对于阿维塔,长安汽车在去年就有过一次大动作。

去年12月,阿维塔宣布,完成C轮融资,募集资金超110亿元。募资主要用于投资引望后续车型研发设计和产线建设,同时用于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让市场侧目的是,在此次增资中,长安汽车“慷慨”掏出了45亿元。这一数据相当于去年归母净利润的60%,以及近乎一整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

(来源:公司公告)

此前8月份,阿维塔豪掷115亿元拿下引望10%股权。此举将长安汽车与华为深度捆绑在一起。

(来源:公司公告)

一顿操作猛如虎。不知华为能否帮助阿维塔走出亏损困境。

能够看得见的是,一系列大动作之后,阿维塔先将出路望向了资本市场。

今年3月,有关阿维塔将向港交所递表的消息传出,大致计划在今年四季度或2026年上市。

(来源:公开报道)

此外,除了旗下的品牌,长安汽车本身也将有大动作,公司正在推进与东风汽车的重组,该消息在近期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得到了证实。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长安与东风的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来源:公开报道)

当然,两家公司的整合也会面临多重挑战。比如,重组后如何平衡双方在不同细分市场的业务,避免内部竞争,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另一方面,长安旗下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品牌,与东风旗下岚图等品牌定位存在一定重叠,如何在保留品牌独立性的同时,进行差异化定位和协同推广等等,也是需要面对的考验。

对于整合的难度,朱华荣则表示过,“这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一场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的东方革命。”

目前,王俊离职后,长安汽车方面暂未提供官方的接替者。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今年已经60岁,他还是阿维塔科技的董事长。

(来源:百度百科)

根据权威网站的数据,朱华荣2024年的年薪为225万元,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64万元),也高于一汽解放董事长李胜150万元的年薪水平。

(来源:东方财富网)

另据天眼查显示,长安汽车自身风险高达761余条,预警风险超过800条,周边风险更是高达31000条。

(来源:天眼查)

券商对长安汽车的看法也现分歧,既有判断公司战略转型将加速推进的,也有调低公司业绩预期的。

(来源:华龙证券)

但无论看法如何,其出发点都与公司向新能源的转型相关。看多的,认为公司转型将加速推进,不那么有信心的,认为公司转型期投入较高,还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

种种迹象显示,长安汽车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

其股价走势图似乎也与此暗合。从2024年初至今,长安汽车股价一直在一个大的三角形中震荡。高点逐渐下降,但守住了底线,如今也逐渐走向变盘的十字路口。

(来源:东方财富网)

好消息是,长安汽车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21%,扣非净利润则大增553%-643%。但公司股价对此反应并不大。

截至2025年4月18日收盘,长安汽车报12.37元/股,较2023年12月底的高点19.74元/股,下跌37%。动态市盈率16倍,总市值1226亿元。

长安汽车正走在转型路上,并且来到了重要的路口。市场等待的,是长安汽车下一步向何处去。

未来,长安汽车股价会绝地反击,还是跌破长期底线,向下寻找支撑?或许,这些都与公司向新能源转型的进度与成果息息相关。

按照长安汽车的规划,其未来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投入超2000亿元,在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做了长远布局。

这是一笔巨大的投入,长安汽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未来,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长安汽车如何见招拆招?市场正在拭目以待,《天下财道》亦将继续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