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追寻百年工运足迹,他们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追寻百年工运足迹,他们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重走百年工运路,用双脚走过一处处红色场馆,历史的脉络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百年荣光在我心中熠熠生辉……”上海新广得利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春芳动情地说。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纪念百年工运,长海路街道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一场“寻根溯源·工运历史铭记在心”参观活动,作为街道“百年工运续荣光 奋进红湾启新篇”系列活动之一,带领广大辖区职工群众穿越时空,以三次主题参观为主线,重温百年工运的壮阔历程。活动自3月启动至今,吸引了百名辖区职工群众参与其中,在一场场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凝聚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工运初心

活动首次参观活动以“革命斗争时期”为主题,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启程。这座位于成都北路893弄的石库门建筑,是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在这里,党的早期领导人组织中国工人阶级掀起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等一系列反压迫反剥削的工人运动。

现场,参观者们驻足在复原的办公室、会议室前,聆听讲解员讲述李启汉、邓中夏等工运先驱如何在这里组织上海英美烟厂、日华纱厂等罢工斗争,回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如何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争取自身权益,助力中国工人运动开启崭新篇章。看着展厅里的《劳动周刊》,不少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队伍来到顾正红纪念馆。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优秀工人代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5年5月,顾正红以他年轻宝贵的生命,点燃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馆内,参观者们按顺序参观了“苦难岁月”“觉醒成长”“反帝怒潮”“燎原烈火”“永恒怀念”等五大展区,走近了顾正红烈士的一生与“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行至最后,看到纪念广场上树立的顾正红塑像,大家感慨万千。“他牺牲时只有20岁,太年轻了。这让我很受震撼。”来自顺丰快递的“小哥”王健不时拿出手机,拍下打动他的展品,“这种为工人利益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大巴车一路行驶,最后一站位于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1920年,共产党人李启汉在小沙渡槟榔路锦绣里(今安远路)62弄178-190号(已拆)创办工人学校,工人分早晚两班上课,故称“半日学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

馆内生动还原了半日学校的教室场景。参观者们各自坐在课桌前,听讲解员讲述曾经的故事,看着黑板上的“工人”二字,就仿佛听到了百年前工人们朗朗的读书声……

杨浦见证激情岁月,传承劳模精神

第二场参观活动——“新中国建设时期”主题参观同样分设三个参观点位。

首站来到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工人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昔日的沪东、今日的杨浦,见证了工人阶级的崛起和壮大。馆内独特的齿轮时钟,用当年杨树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纺织纱线编织而成,象征三个“工”字,代表工运、工厂和工人。

在馆内,参观者们被一组组老照片所深深吸引:1913年4月杨树浦发电厂投运;1915年起许多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从现杨浦滨江江畔出发;1919年杨树浦纱厂工人罢工登上《申报》……沪东工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卓越风采,一幕幕跃然眼前。

随后,杨浦滨江的参观行走中,参观者们沿着“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示范段,先后参观了杨树浦水厂等工业遗存。站在木质栈桥上,身旁是波光粼粼的江水,讲解员讲述着杨树浦水厂的历史沿革和杨浦滨江的蜕变新生,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令许多人惊叹。

第三站在国际时尚中心党群服务驿站。这是劳模精神的集中展示地,内部用珍贵的历史物件和影像资料还原了过去码头工人辛勤劳动的场景,并呈现了诸多劳模事迹,展现了几代劳动者的光辉足迹。

“从过去到现在,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劳动者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参观的这些展品,是对历史的刻画,也是对当下的激励。”佑肯人力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禹函表示,“我也把这样的工运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

感受创新脉搏,展望未来征程

第三场以“改革开放时期”为主题的参观活动从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时代精神馆开始。

馆内,飞机模拟驾驶舱体验区聚集了不少参观者,坐在驾驶室里模拟飞行;中国首艘国产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模型如同在碧波中航行,吸引大家围观……许多展品承载着上海发展的重要瞬间,让大家看到了浦东乃至上海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随后,在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馆,丰富的图片、视频、主题演绎片、大型装置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历程和辉煌成就。一组数据特别引人注目:2024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是35年前的287倍,新开业首店200余家,其中中国首店占比47%。不少参观者直言,过去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而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也将为之做出贡献。

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参观将活动推向高潮。馆内以“小动作·大改变”为主题,800多件展品带着参观者们完成一场跨越千百年的时空之旅,看技能如何推动世界的发展。

“从浦东开发开放的‘老黄历’到我国技能发展的‘黑科技’,他们把百年工运、城市发展与个人生活串联起来,让我们年轻一代更直观地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上海杨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职员葛琦表示。

百年传承再出发,红湾职工谱新篇

2025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征程,从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星星之火,到浦东开发开放的燎原之势;从烈士们的血染工装,到新时代工匠的智能工装——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工人阶级的使命担当。

在主题参观活动之余,长海路街道还组织开展“榜样力量·劳模精神照亮长海”宣讲活动以及“职工心声·工会组织温暖你我”征集活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如今,在长海路街道,百年工运传承下来的精神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磨练“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品质;聚焦民生需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守牢安全底线,提升辖区平安指数;夯实自治基础,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深化企业服务,营造招商稳商环境;坚持文化惠民,丰富精神文明内涵;加强党性教育,强化自身能力作风。

一批批科创企业扎根,一批批技术能手诞生,长海路街道正书写华章,助力杨浦“四高城区”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海路街道总工会也将继续以百年工运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辖区职工群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践中再立新功,让百年工运的荣光在红湾大地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文字丨汤顺佳

图片丨汤顺佳

编辑丨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追寻百年工运足迹,他们在行走中汲取奋进力量

“重走百年工运路,用双脚走过一处处红色场馆,历史的脉络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百年荣光在我心中熠熠生辉……”上海新广得利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黄春芳动情地说。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为纪念百年工运,长海路街道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一场“寻根溯源·工运历史铭记在心”参观活动,作为街道“百年工运续荣光 奋进红湾启新篇”系列活动之一,带领广大辖区职工群众穿越时空,以三次主题参观为主线,重温百年工运的壮阔历程。活动自3月启动至今,吸引了百名辖区职工群众参与其中,在一场场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凝聚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工运初心

活动首次参观活动以“革命斗争时期”为主题,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启程。这座位于成都北路893弄的石库门建筑,是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个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在这里,党的早期领导人组织中国工人阶级掀起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大罢工等一系列反压迫反剥削的工人运动。

现场,参观者们驻足在复原的办公室、会议室前,聆听讲解员讲述李启汉、邓中夏等工运先驱如何在这里组织上海英美烟厂、日华纱厂等罢工斗争,回望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如何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人争取自身权益,助力中国工人运动开启崭新篇章。看着展厅里的《劳动周刊》,不少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队伍来到顾正红纪念馆。顾正红烈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优秀工人代表,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1925年5月,顾正红以他年轻宝贵的生命,点燃了上海工人的反帝怒火,掀起了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馆内,参观者们按顺序参观了“苦难岁月”“觉醒成长”“反帝怒潮”“燎原烈火”“永恒怀念”等五大展区,走近了顾正红烈士的一生与“五卅”运动这一重大事件。行至最后,看到纪念广场上树立的顾正红塑像,大家感慨万千。“他牺牲时只有20岁,太年轻了。这让我很受震撼。”来自顺丰快递的“小哥”王健不时拿出手机,拍下打动他的展品,“这种为工人利益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大巴车一路行驶,最后一站位于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1920年,共产党人李启汉在小沙渡槟榔路锦绣里(今安远路)62弄178-190号(已拆)创办工人学校,工人分早晚两班上课,故称“半日学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工人学校。

馆内生动还原了半日学校的教室场景。参观者们各自坐在课桌前,听讲解员讲述曾经的故事,看着黑板上的“工人”二字,就仿佛听到了百年前工人们朗朗的读书声……

杨浦见证激情岁月,传承劳模精神

第二场参观活动——“新中国建设时期”主题参观同样分设三个参观点位。

首站来到沪东工人运动展示馆。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工人运动的主要堡垒之一,昔日的沪东、今日的杨浦,见证了工人阶级的崛起和壮大。馆内独特的齿轮时钟,用当年杨树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纺织纱线编织而成,象征三个“工”字,代表工运、工厂和工人。

在馆内,参观者们被一组组老照片所深深吸引:1913年4月杨树浦发电厂投运;1915年起许多进步青年赴法勤工俭学,从现杨浦滨江江畔出发;1919年杨树浦纱厂工人罢工登上《申报》……沪东工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卓越风采,一幕幕跃然眼前。

随后,杨浦滨江的参观行走中,参观者们沿着“工业锈带”变“生活秀带”的示范段,先后参观了杨树浦水厂等工业遗存。站在木质栈桥上,身旁是波光粼粼的江水,讲解员讲述着杨树浦水厂的历史沿革和杨浦滨江的蜕变新生,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令许多人惊叹。

第三站在国际时尚中心党群服务驿站。这是劳模精神的集中展示地,内部用珍贵的历史物件和影像资料还原了过去码头工人辛勤劳动的场景,并呈现了诸多劳模事迹,展现了几代劳动者的光辉足迹。

“从过去到现在,变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劳动者精益求精的精神。今天参观的这些展品,是对历史的刻画,也是对当下的激励。”佑肯人力资源(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禹函表示,“我也把这样的工运精神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

感受创新脉搏,展望未来征程

第三场以“改革开放时期”为主题的参观活动从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时代精神馆开始。

馆内,飞机模拟驾驶舱体验区聚集了不少参观者,坐在驾驶室里模拟飞行;中国首艘国产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模型如同在碧波中航行,吸引大家围观……许多展品承载着上海发展的重要瞬间,让大家看到了浦东乃至上海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随后,在浦东开发开放主题展馆,丰富的图片、视频、主题演绎片、大型装置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历程和辉煌成就。一组数据特别引人注目:2024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是35年前的287倍,新开业首店200余家,其中中国首店占比47%。不少参观者直言,过去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而今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他们的手中,他们也将为之做出贡献。

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参观将活动推向高潮。馆内以“小动作·大改变”为主题,800多件展品带着参观者们完成一场跨越千百年的时空之旅,看技能如何推动世界的发展。

“从浦东开发开放的‘老黄历’到我国技能发展的‘黑科技’,他们把百年工运、城市发展与个人生活串联起来,让我们年轻一代更直观地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上海杨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职员葛琦表示。

百年传承再出发,红湾职工谱新篇

2025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市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征程,从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星星之火,到浦东开发开放的燎原之势;从烈士们的血染工装,到新时代工匠的智能工装——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工人阶级的使命担当。

在主题参观活动之余,长海路街道还组织开展“榜样力量·劳模精神照亮长海”宣讲活动以及“职工心声·工会组织温暖你我”征集活动,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如今,在长海路街道,百年工运传承下来的精神正不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磨练“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品质;聚焦民生需求,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守牢安全底线,提升辖区平安指数;夯实自治基础,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深化企业服务,营造招商稳商环境;坚持文化惠民,丰富精神文明内涵;加强党性教育,强化自身能力作风。

一批批科创企业扎根,一批批技术能手诞生,长海路街道正书写华章,助力杨浦“四高城区”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海路街道总工会也将继续以百年工运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辖区职工群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践中再立新功,让百年工运的荣光在红湾大地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文字丨汤顺佳

图片丨汤顺佳

编辑丨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