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为耶稣受难日假期,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多数休市。上周(4月14日至4月18日),全球主要权益指数涨跌互现。
港股三大指数表现居中,恒生指数累计上涨2.30%,报收21395.14点;科技指数累计下跌0.27%,报收4887.37点;国企指数累计上涨1.23%,报收7897.44点。
港股行业层面,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金融业、综合企业、原材料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4.39%、4.34%、4.07%;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医疗保健业涨幅较小,分别上涨0.54%、0.55%、0.65%。
今日(4月21日),港股休市。相关ETF方面,恒生医疗ETF(513060)飘红微涨,涨超1%;港股互联网ETF(159568)微涨0.33%。
从情绪指标看,上周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127.81亿港元,较前一周下降2149.71亿港元。流动性指标方面,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31.85亿港元,较前一周下降590.68亿港元。
那么,港股市场企稳了吗?
近期,美国商务部4月14日在《联邦公报》发布的两份通知中宣布,其已于2025年4月1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发起针对进口半导体和药品的两起232国家安全调查。美国商务部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包括成品药”进口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BIS将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16日起21天。
美国3月消费发布,数据显示经济仍较为强劲。美国3月零售销售环比升1.4%,为2023年1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升1.3%,前值升0.2%。
美国劳动市场依然紧俏。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5万人,预期22.5万人,前值自22.3万人修正至22.4万人。但市场对美国未来经济走势仍存担忧。随着特朗普关税影响逐渐显现,加上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家庭面临的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消费者缩减支出,进而引发经济成长放缓甚至衰退。
国内来看,202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3%。
一季度,房地产市场交易继续改善,房企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反映出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3月份,70城房价数据显示,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4个,比上月增加6个;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10个,比上月增加7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总体降幅收窄;各线城市同比降幅均继续收窄。
出口方面,一季度,我国则出口规模突破6万亿元,同比实现6.9%的较快增长;进口41700亿元,同比下降6.0%。3月出口规模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13.5%,环比激增45.7%。
基本面来看,港股市场无明显扰动因素,美关税政策对港股市场扰动趋缓,国内数据指标呈现向上企稳趋势。
相关机构指出,展望后市,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或由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无常导致。中长期来看,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各国关税协商谈判结果以及关税落地情况。同时,我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加大,以对冲外部冲击的影响。
从估值角度来看,上周港股估值总体上升,但仍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截至4月17日,恒生指数的PE、PB分别为9.6倍、1.02倍,分别较前一周五上涨2.49%、2.50%,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42%、55%分位数水平。恒生科技指数的PE、PB分别为20.16倍、2.75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4%分位数水平。
行业估值方面,截至4月17日,恒生综合行业估值分化较大。医疗保健业、非必需性消费、公用事业、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业、工业、能源业等7个行业的PE估值均处于2019年以来40%分位数以下,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仍然较高。配置方面,中长期仍然看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的消费板块,以及自主可控程度提升的科技板块。
港股科技关联个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比亚迪股份、腾讯控股、美团-W、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快手-W
港股医药关联个股:医药板块: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康方生物、药明合联、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微创机器人、乐普生物(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板块相关基金:
$港股互联网ETF(159568)$
$恒生医疗ETF(513060)$
产品风险等级: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