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4月22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文旅大会)有关情况。根据发布会,“推动入境旅游快速提振、高质量发展”,成为此次文旅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

事实上,自步入春季,外国旅游团到访山东的新闻频频见于媒体。4月11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150名游客齐聚济南明水古城,共同启动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暨“Spring Jinan”入境游推广季;4月15日,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活动接续走进“中国牡丹之都”菏泽,80余名游客以花为媒、以文会友,沉浸式体验春日菏泽的国色天香。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多批次开启144小时过境免签、单方面免签政策,入境游市场愈发火爆。可以说,攻坚入境游市场,山东有“王牌”——作为孔子的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齐鲁大地厚重的历史与迷人的人文魅力,令外国游客心驰神往。
最重要的是,入境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提振经济和消费、推动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文旅大会聚焦扩内需、促消费,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山东自然要率先垂范。
年初以来,山东围绕入境旅游营销、产品、服务3个体系建设,统筹各市制定全省《入境旅游营销推广计划》,组织十余场线下推介活动,邀请超过100家旅行商、10名外国网红前来考察踩线。
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孔孟之乡的儒学文化、泰山的封禅文化、泉城济南的“天下第一泉”文化,均为世界级的文化IP。
正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对儒家文化认同感强烈,而泰国的佛教文化也与山东的灵岩寺、千佛山等形成跨越千里地缘的对话,加之,“孔子”已是中外交流的共同语言,这种“人缘、地缘、文缘”的深度联结,让山东成为东方文明的精神原乡。
由此,山东针对不同市场推出30多条核心入境线路,精细打造“赏花踏青、嗨啤消暑、采摘品鲜、冰雪贺年”四季主题产品。
除了方才提及的东南亚“百团万人游山东”赏花季,“周五下班去山东”“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产品受到韩国市场广泛欢迎,山东借势推动重点景区设立境外游客检票通道、优化入境游客门票预约流程,试点外语辅助讲解,提升入境旅游服务质量。
今年一季度,山东共接待入境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80.9%,涌现出欧罗巴2号、韩国公园健步球等一批入境大团队,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

4月15日,随着《山东省“引客入鲁”奖补办法(试行)》印发,山东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对组织招徕入境游客、境外营销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予以奖补,及时发放。
值得关注的是,文旅大会期间,山东还将印发《入境旅游服务提升专项行动》,逐项优化当前入境旅游服务存在的短板、痛点。诸如,争取每年开通8条国际航线、运营30艘次国际邮轮、保障入境游客1小时通关等量化指标,以及争取24小时过境免办查验手续、鼓励因公出国(境)团组开展入境旅游宣传、支持烟台威海开展入境支付便利化试点等机制性、前瞻性举措,力求更好服务经营主体,打通入境旅游堵点,可谓诚意满满。
仅以东南亚市场为例,自2023年新加坡山东周以来,已有近万名东南亚团队游客到访,这是国际市场对“好客山东”诚意的积极回应。
今年,山东已经明确将创新实施境外营销中心计划,与入境客源市场的旅行商和营销公司深度合作,设置“好客山东”境外营销中心,联合开展市场调研、研发产品、创作内容、投放广告、参加旅展等,进一步提高入境客源市场开发的针对性、系统性,加强精准推广、有效传播。
尤其,文旅大会期间,山东将为韩国、日本、香港特区的协会、旅行社、OTA企业等首批10家“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入境旅游合作伙伴颁牌。“预计每家伙伴今年全年将向山东输送入境游客同比增长20%以上,进一步搭建境外营销阵地,巩固深化与主要入境客源市场的联系,提升山东文旅境外号召力、凝聚力。”

面对入境游市场的热情回应,山东正在以更加系统化的思维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实现入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既需要顶层设计的战略眼光,也离不开精细化运营的落地能力。
从泉城济南的泉水叮咚到青岛的碧海蓝天,从泰山的雄浑壮阔到微山湖的渔舟唱晚,山东的景观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
4月24日—25日,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德州举办。相信,山东必将“再下一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