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医药板块小幅回调。生物药ETF(159839)震荡收平,全天溢价高企,收盘溢价率达0.44%,反映资金布局意愿。资金逢跌布局,生物药ETF(159839)全天获巨额净申购5250万份,已连续第7日净流入!截至4月22日,生物药ETF(159839)基金份额达19.18亿份,创上市以来新高!
生物药ETF(159839)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飘绿:特宝生物跌近7%,派林生物跌超2%,爱美客、天坛生物跌超1%,智飞生物、昭衍新药微跌。上涨方面,药明康德涨超3%,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涨超2%。
成份股消息面,药明康德最新公告称4月22日公司回购37万股A股股份,累计支付的价格总额为2001万元。
两融数据方面,融资客亦借道ETF布局A股创新药、生物药板块。仍以生物药ETF(159839)为例,近期基金融资余额快速攀升,港股创新药板块近期表现亮眼,以生物药ETF(159839)为代表的A股创新药板块年内收益仍未转正,嗅觉灵敏的杠杆资金或布局补涨!
德邦证券认为,经过近3年调整,医药行业需求端逐步回暖。主要原因为:
(1)美逐步降息,美元流动性增强,早期风险投资活跃度有所增加,新药研发需求逐步恢复。部分出口导向型CXO企业在手订单增速、海外业务占比高的产业链上游企业业绩已有所验证;
(2)国内陆续成立多项基金支持创业企业;同时继2024年7月《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审议通过后,有望陆续出台更多支持创新药、完善医保支付机制的相关政策,拉动国内新药研发需求复苏;
(3)AI可加速早期分子发现。随着发行分子效率提升,将带来大量湿实验验证需求,进而利好上游产业链与CRO服务。
与此同时,关税风云进一步催化国产替代。由于我国生命科学企业起步较晚,与跨国公司差距远大于医药其他领域。海外巨头如赛默飞、丹纳赫等中国市场营收峰值超30亿美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例超10%。随着国内上游企业2020年陆续上市扩张及需求下行以来,跨国企业在国内营收已经承压,以国产替代较容易的耗用品为主的丹纳赫下降最为明显。但即便如此,进口品牌仍占据市场份额主导地位。海外巨头多为美国企业,随着关税加码,美国进口品牌已逐渐无市场接受可能性,极大利好国内企业进一步推进国产替代。
(来源:德邦证券20250421《医药行业周报:生命科学产求端逐步回暖,关税进一步催化国产替代》)
据东吴证券分析,医药生物板块今年以来获公募基金超配。从超配比例来看,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超配11个一级行业,低配20个一级行业。超配比例排名前五的行业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汽车和食品饮料,超配比例分别为9.73%、4.73%、4.10%、3.29%、2.90%。
(来源:东吴证券20250422《大幅增配港股,汽车超配比例显著提升——2025Q1公募基金持仓分析》)
布局CXO、创新药主线行情,认准集中度更高的生物药ETF(159839),聚焦30只行业龙头,锐度更高、弹性更强!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生物药ETF为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国证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