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晚,阿尔特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33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归母净利润1239.38万元。
造成公司净利润承压的主要原因,系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链降价压力传导至上游汽车研发设计环节,进而导致公司近两年在手订单利润率较低,毛利率下降,影响当期净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海外收入实现飞跃,达1.11亿元,同比大增188.89%。
海外业务增速亮眼,奠定未来增长基石
面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内卷”,阿尔特果断选择了扬帆向外,于2022年提出“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通过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等形式,在多个地区打造出海“桥头堡”,构建自身的全球研发及服务网络。2024年,阿尔特在全球五大研发中心的基础上增设了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布局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并在上海临港自贸区设立子公司上海领锐,作为出海前沿阵地。
同时,公司通过战略性资本运作的方式加速出海进程。阿尔特先后参股了日本上市公司YAMATO、先进数字底盘与商用车制造企业壁虎汽车等企业,并与国际知名的半导体经销商菱三株式会社、全球线束龙头矢崎总业株式会社的中国子公司分别成立了合作子公司,从而实现车规级芯片供应体系与新能源车高压电系统的深度绑定。逐步推动整车研发设计业务和产业链协同出海。
目前,阿尔特日本市场进展迅速,实现了汽车设计研发、供应链配套及整车出口的产业链闭环,公司“技术+供应链”出海逻辑得到有效验证。2024年底,公司承接了AIM EVM 整车生产制造,合同总额约4.7亿元。今年3月,公司与日产(中国)达成协议,双方将在整车开发委托、汽车零部件和系统的开发等领域积极开展项目合作。近日,与YAMATO于2023年签署的53.83亿电动系统套件订单也进入了量产阶段。
年报中还提到,公司已与中东、东欧市场的部分整车厂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了框架协议,且部分客户已有订单落地。系列海外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交付,将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收入,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并且境外业务毛利率为33.03%,显著高于境内的19.06%,境外业务的开拓有助于公司毛利率中枢上移,增强盈利能力。
加大AI创新投入,打造汽车研发设计全新模式与业态
近年来,阿尔特大幅增加技术层面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1.17亿元,同比增长164.96%。这也让阿尔特在“AI赋能汽车研发设计”方向取得了诸多成果。
年报显示,公司已将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应用到造型、工程、仿真建模分析测试、性能开发、试验等研发业务链的多个环节。在造型设计领域推出了首款聚焦于汽车造型设计的AI创绘工具“TAI”。工程设计领域,开发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AD 生成应用。性能验证领域,开发了两款智能风阻系数预测模型,其中一款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仿真数据的平均偏差仅为 3-5%。还打造了,多个AI智能体以及深度融合行业级知识库的垂类知识模型。
公司表示,上述成果将陆续封装为产品,支持本地化部署,并逐步集成到 AI 整车数智系统平台。未来还将以“汽车用户价值—属性大模型”为核心,继续推出一系列AI工具、垂类模型和智能体产品,形成AI工业设计平台,为汽车设计开发提供订阅式的服务载体,打造汽车研发设计全新模式与业态。并将积极探索汽车研发设计能力与AI技术能力对机器人等其他领域及应用场景的赋能。
展望未来,阿尔特表示,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坚定执行 AI 赋能汽车研发设计战略与“技术+供应链”出海战略,持续推进“国际化”、“科技化”、“数字化”转型发展,致力为全球客户提供整车开发和零部件配套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汽车科技创新企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