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新能源抢装潮并未体现在一季度储能新增装机数据上。
近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规模,出现自机构自2022年有该项公开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据该机构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 GW/11.79 GWh,同比下降1.5%/5.5%。
其中,表前新增装机规模4.46 GW/10.57 GWh,同比下降0.2%/4.4%,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 MW/1124 MWh,同比下降10.9%/11.6%。
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的储能技术。GW为功率单位,表示储能系统的最大瞬时功率;GWh为能量单位,表示储能电池的容量。
表前储能是指与电网直接相连、有独立的功率和电量计量表的储能;用户侧储能又称为表后储能。
4月27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岳芬对界面新闻表示,一季度储能装机数据出现下降,主要因项目建设周期规律叠加政策调整影响。
“首先,按照项目的建设周期规律,新能源抢装潮带来的储能装机更多会体现在二季度中,特别是在‘531’节点前。按照行业特性来说,一季度是绝大部分企业全年中装机最少的季度,并不是订单交付期。”岳芬称。
其次,在岳芬看来,136号文出台后,国家层面虽然明确了改革方案,但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短期内市场会有观望期,需要重新搭建投资收益测算模型,项目开发速度放缓。
今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业内称为136号文”),明确新能源电量全面参与竞争,并叫停强制配储。这促使今年上半年一度出现新能源抢装潮。
细分至应用场景,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显示,一季度,电网侧功率规模占比52%,较去年同期增长17个百分点,新增装机规模2.63 GW/6.48 GWh,同比增长46%/68%,共有21个独立储能项目投运,其中百兆瓦级以上项目17个。
电源侧新增装机规模1.83 GW/4.09 G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31%,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均为新能源配储项目。用户侧新增装机规模575 MW/1124 MWh,功率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1%。
储能技术是平抑风电、光伏发电波动的核心手段。岳芬认为,一季度统计数据体现出了储能市场对政策的高度敏感性,136号文出台后,随着新能源全面进入市场,储能发展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基于CNESA历史数据统计,存量新能源项目抢装带来的配置储能需求,可能会体现在二季度,特别是531节点前的装机数据中,迎来较大增长。”岳芬称。
岳芬对界面新闻表示,用户侧降幅明显,首要原因是监管更加严格了。比如,用户侧装机大省浙江已将监管和安全标准升级,多个地市要求消防整改,并启用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从而导致企业的非技术性成本增加,项目的批复难度加大。
其次,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用户侧市场玩家众多,且快速涌入市场,加剧市场竞争。用户侧工商储的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目前已经有低于0.5元/Wh的产品定价,而在峰谷套利单一盈利模式下,盈利空间压缩,投资意愿降低。
同样是一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数据增长明显。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3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光伏新增装机59.71 GW,再创新高,同比增长30.5%。
1-2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39.47GW。以此计算,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为20.24 GW,同比增长124.4%。
和储能一样,一季度风电新增装机也出现了下滑,其新增装机14.62 GW,同比下滑5.7%。
截至2025年3月底,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为535.37 GW、946.32 GW。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国内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 GW,累计装机达到1481.69 GW,历史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的1451 GW。
“未来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风电光伏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国家能源局认为。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达到5364亿千瓦时,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5%,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带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8%,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110亿千瓦时,大幅超出582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但据界面新闻了解,136号文给光伏行业带来的装机热度正在消退,下游终端组件需求正在快速回落,市场活跃度明显下滑。
“随着后续实施细则的落地,市场机制将会逐渐完善,储能的价值被充分体现,盈利模式进一步丰富,经历短期的市场观望期后,未来储能装机容量和市场需求仍会快速增长。”岳芬表示,储能企业若能通过技术革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储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等核心竞争力,行业“内卷”的情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展望2025年,预计储能新增装机超过30 GW,整个“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年复合增速将超过10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