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解码《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解码《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

目前,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文丨四川经济网 刘婕

4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1”是指总体方案,“6”是指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水美工程建设6个子方案,结合流域特色亮点,以点带面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加快推动美丽河湖建设,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会议现场

“《方案》针对‘三江两湖一河’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共提出24项水美工程建设任务。”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对涪江(绵阳段),《方案》提出了巩固改善优良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加强生态价值转化4项任务。对琼江(四川段),明确了补齐流域基础设施短板、系统防控面源污染、统筹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推进沿江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5项任务。对青衣江支流(天全河),提出了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保障、强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4项任务。对升钟湖(南部县区域),明确了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推动农渔产业绿色发展、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3项任务。对泸沽湖(四川段),提出了建设环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进美丽村镇建设4项任务。对赤水河(泸州段),明确了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打造生态酿造基地、建设生态农业高地、营造生态旅游胜地4项任务。

目前,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涪江(绵阳段)、升钟湖(南部县区域)和赤水河(泸州段)3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度较快。绵阳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纳入方案的1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3个,总计完成投资7889万元,剩余8个项目按既定时限加快推进。南充市细化量化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具体建设目标,纳入方案的12个重点项目已启动建设3个,总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剩余9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泸州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纳入方案的17个重点项目已建成2个,总计完成投资4.5亿元,剩余15个项目正加快建设。

来源:四川经济网

原标题:解码《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解码《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

目前,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

文丨四川经济网 刘婕

4月25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通报会,通报《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1”是指总体方案,“6”是指涪江、琼江、青衣江、泸沽湖、升钟湖、赤水河水美工程建设6个子方案,结合流域特色亮点,以点带面推动水环境治理提档升级、水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三水共治成势见效,加快推动美丽河湖建设,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会议现场

“《方案》针对‘三江两湖一河’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共提出24项水美工程建设任务。”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对涪江(绵阳段),《方案》提出了巩固改善优良水质、恢复水生态系统健康、提升水资源保障水平、加强生态价值转化4项任务。对琼江(四川段),明确了补齐流域基础设施短板、系统防控面源污染、统筹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推进沿江生态景观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5项任务。对青衣江支流(天全河),提出了持续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系连通和水资源保障、强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4项任务。对升钟湖(南部县区域),明确了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推动农渔产业绿色发展、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水平3项任务。对泸沽湖(四川段),提出了建设环湖生态缓冲带、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推进美丽村镇建设4项任务。对赤水河(泸州段),明确了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打造生态酿造基地、建设生态农业高地、营造生态旅游胜地4项任务。

目前,6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启动建设,涪江(绵阳段)、升钟湖(南部县区域)和赤水河(泸州段)3个水美标志性工程建设进度较快。绵阳市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纳入方案的11个重点项目已完成3个,总计完成投资7889万元,剩余8个项目按既定时限加快推进。南充市细化量化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具体建设目标,纳入方案的12个重点项目已启动建设3个,总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剩余9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泸州市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纳入方案的17个重点项目已建成2个,总计完成投资4.5亿元,剩余15个项目正加快建设。

来源:四川经济网

原标题:解码《四川省“三江两湖一河”水美工程建设“1+6”方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