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国常会核准10台新机组 拉动超2000亿投资】4月27日,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此次在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至此,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保持了常态化审批节奏。以上新项目均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其中包含8台华龙一号机组。核电工程历来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拉动力,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机会前瞻】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标志着2025年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此次获批的新项目包括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10台新机组。自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常态化审批节奏得以保持。
会议着重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
此次新核准的10台机组中,8台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作为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满足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已实现关键设备100%国产化,带动上下游近6000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截至目前,国内外已有7台华龙一号机组投运,生产运营绩效优异,标志着中国核电全产业链自主化能力的成熟。
以单台国产百万千瓦三代核电机组约200亿元的投资力度估算,此次新核准机组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引擎。中广核在此次新核准项目中的占比最高。
此次核电项目审批开闸,对核电行业是重大利好。核电项目核准后,设备制造、建设施工、技术服务等环节将迎来订单增长。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厂商为例,产业链业绩释放预期增强。随着核电项目进入密集建设期,产业链企业收入确认周期缩短,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中国核电、中国广核这类核电运营企业,未来也有望从新增机组的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另外,当前核电板块部分细分领域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此次政策利好也将推动板块估值修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