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圆通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但寄予厚望的国际业务还没破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圆通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但寄予厚望的国际业务还没破局

在传统电商快递之外,圆通还在探索逆向物流等新领域,国际业务也处在上升期,但这些新业务点还没真正变现。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白帆

4月28日晚间,圆通速递(600233.SH)发布了2024年财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33亿元,同比增长19.6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2亿元,同比增长7.78%,其中,快递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3.07亿元,同比增长12.16%。虽然净利润增幅不及营收增幅,但圆通去年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了7.71%。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圆通的业绩却不是很理想。其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圆通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7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9.43亿元,同比下滑9.16%。韵达的情况与之类似,一季度营收达到121.89亿元,同比增长9.26%,但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15%。

业务量方面,去年圆通快递业务完成量265.73亿件,同比增长25.32%,超出行业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相较于2022年,圆通的业务量增加了近100亿件。按照国家邮政局统计标准,去年圆通的市占率为15.18%。此外,中通约为19.42%,韵达约为13.58%,申通约为12.98%。

圆通的收入主要由快递行业、货代行业、航空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构成。其中快递行业和货代行业占总营收的比重最大,毛利率也相对稳定,分别为9.19%和8.48%。而其国际业务目前毛利率依旧为负,只有-9.69%。

圆通2024年收入结构。图片来自圆通财报截图

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是当前快递行业的聚焦点。针对此,圆通推出了“圆准达”等与传统电商快件不同的快递服务产品,同时在大客户、退换货快递市场等方面也加速布局。圆通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圆通面向个人的散单和退换货快件同比增长超过70%。

中通(ZTO)同样在其年报中专门披露了相关数据。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赖梅松在其业绩会议中提及,2024年第四季度中通快递的散件业务已经达到700万件,同比增长近50%,其中自有散件300万件,来自电商平台的逆向件(退换货快递)400万件,计划今年的散件达到800万件。 

由于圆通未披露具体的数业务量,目前尚不清楚中通、圆通在散单和退换货快件领域究竟谁更胜一筹,但可以预计的是,这两家业务量接近的快递公司,是这一潜力市场比拼的主力。

在快递行业,除了韵达(002120.SZ)和申通(002468.SZ)在就市占率第三的位置展开价格战的“肉搏”外,中通和圆通这两个位居行业前两位的头部玩家同样在多个地区存在价格竞争,支撑价格竞争的,不仅包括总部的让利,也依靠对成本的把控。

去年,圆通去年的单票成本为2.09元,同比降低了4.04%,其中单票运输成本下降了9.41%、单票中心操作成本下降了5.41%。同时,圆通的单票收入也同比下降了4.86%至2.3元。对冲之下,圆通去年的单票毛利同比降幅为12.57%。对比来看去年打价格战更凶猛的申通和韵达,成本降幅更加明显,分别达到13%和9.1%。 

圆通2024年单票收入和单票成本的变化。截图来自圆通财报

过去,自动化成为快递公司压缩成本的助推力,但这种降本空间越来越极致,而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结构的释放还处在初级阶段,成为快递公司降本增效新的着力点。因此,在中通、圆通、韵达、申通、顺丰等所有快递公司的财报中,智能化都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圆通也不例外。圆通在其财报中表示,公司正在加码布局智慧供应链,应用了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地图技术、人机交互、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系统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能化发展。  

比如在其公司内部,圆通针对业务全流程应用场景,研发并升级智多星(“YTO-GPT”)这一垂直大模型和其他系统应用,这些智能化的工具使得圆通的各项经营管理数据实现智能化的调取和分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圆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快递公司的数据庞杂,如果只是通过线下调取十分不容易,而且存在一定的出错率,但随着前几年快递行业逐步将各项数据搬到线上,智多星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未来数据的调取、分析还会更加智能。目前,智多星还融入了针对网点的系统应用“罗汉”、针对客户的“易通”等。 

在业务端,圆通针对运输线路、网点揽派、市场营销、客户管理、驿站管理等方面均匹配了对应的智能化系统。整体上看,这些系统可以更加精准、更全面地捕捉业务数据,并为相对应的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快递行业内卷加剧、电商红利收缩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成为快递公司降本的关键,而智能化就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一把“钥匙”。多位快递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如今的快递行业已不似前些年的“单刀直入”,只靠做大规模、推进规模化是远远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的。

还有几组数据也足以说明智能化带来的效益。据圆通财报,圆通去年的快递时效稳步提升,全程时长同比下降1.34%、快件遗失率下降超过47%、虚假签收率同比下降28%。

资本开支方面,去年圆通资本开支超过67亿元,主要用于转运中心建设、自动化设备升级等,从而夯实主业发展根基。 

具体来看,去年圆通完成了唐山、常德、临沂、泉州等69个转运中心的新设及升级改造计划,在多个中心落地无人拉包、无人供件等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圆通在转运中心等共布局完成自动化分拣设备310套。运力结构方面,去年圆通自有干线运输车辆达到5913辆,自有航空机队数量达到13架。

在圆通的主力业务——快递服务之外,圆通还有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领域——国际业务。目前,圆通依托自有机队和包机模式,构建了中日、中澳、陆台等航线网络,并在中亚、中东、东欧等市场加码布局,累积开通航线超过150条。据圆通财报披露,目前其“仓干线配关”一体化国际供应链业务主要涵盖服装、 汽车、半导体、电子产品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Shopee、Temu、SHEIN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

自有航空网络是快递公司未来竞争的制胜点,也是与其他快递公司拉开差距的关键,目前,圆通顺丰、中国邮政等快递公司均涉足于此,中通、韵达、申通、极兔尚未搭建自己的航空运输网络。圆通方面也分析称,自有航空网络可以提升公司产品的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助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价值。同时,航空网络也拓宽了产品结构的调整空间,帮助公司拓展航空件、商业件等进入门槛较高的市场。对圆通来说,其航空网络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是圆通布局国际快递业务的基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圆通快递

3.9k
  • 圆通速递:一季度归母净利润8.57亿元,同比下滑9.16%
  • 特宝生物(688278.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1.82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圆通2024年业绩实现增长,但寄予厚望的国际业务还没破局

在传统电商快递之外,圆通还在探索逆向物流等新领域,国际业务也处在上升期,但这些新业务点还没真正变现。

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白帆

4月28日晚间,圆通速递(600233.SH)发布了2024年财报,去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0.33亿元,同比增长19.6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2亿元,同比增长7.78%,其中,快递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43.07亿元,同比增长12.16%。虽然净利润增幅不及营收增幅,但圆通去年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了7.71%。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圆通的业绩却不是很理想。其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圆通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7亿元,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9.43亿元,同比下滑9.16%。韵达的情况与之类似,一季度营收达到121.89亿元,同比增长9.26%,但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15%。

业务量方面,去年圆通快递业务完成量265.73亿件,同比增长25.32%,超出行业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相较于2022年,圆通的业务量增加了近100亿件。按照国家邮政局统计标准,去年圆通的市占率为15.18%。此外,中通约为19.42%,韵达约为13.58%,申通约为12.98%。

圆通的收入主要由快递行业、货代行业、航空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构成。其中快递行业和货代行业占总营收的比重最大,毛利率也相对稳定,分别为9.19%和8.48%。而其国际业务目前毛利率依旧为负,只有-9.69%。

圆通2024年收入结构。图片来自圆通财报截图

寻找新的增量市场是当前快递行业的聚焦点。针对此,圆通推出了“圆准达”等与传统电商快件不同的快递服务产品,同时在大客户、退换货快递市场等方面也加速布局。圆通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圆通面向个人的散单和退换货快件同比增长超过70%。

中通(ZTO)同样在其年报中专门披露了相关数据。中通快递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赖梅松在其业绩会议中提及,2024年第四季度中通快递的散件业务已经达到700万件,同比增长近50%,其中自有散件300万件,来自电商平台的逆向件(退换货快递)400万件,计划今年的散件达到800万件。 

由于圆通未披露具体的数业务量,目前尚不清楚中通、圆通在散单和退换货快件领域究竟谁更胜一筹,但可以预计的是,这两家业务量接近的快递公司,是这一潜力市场比拼的主力。

在快递行业,除了韵达(002120.SZ)和申通(002468.SZ)在就市占率第三的位置展开价格战的“肉搏”外,中通和圆通这两个位居行业前两位的头部玩家同样在多个地区存在价格竞争,支撑价格竞争的,不仅包括总部的让利,也依靠对成本的把控。

去年,圆通去年的单票成本为2.09元,同比降低了4.04%,其中单票运输成本下降了9.41%、单票中心操作成本下降了5.41%。同时,圆通的单票收入也同比下降了4.86%至2.3元。对冲之下,圆通去年的单票毛利同比降幅为12.57%。对比来看去年打价格战更凶猛的申通和韵达,成本降幅更加明显,分别达到13%和9.1%。 

圆通2024年单票收入和单票成本的变化。截图来自圆通财报

过去,自动化成为快递公司压缩成本的助推力,但这种降本空间越来越极致,而智能化带来的生产力和生产结构的释放还处在初级阶段,成为快递公司降本增效新的着力点。因此,在中通、圆通、韵达、申通、顺丰等所有快递公司的财报中,智能化都占据了不小的篇幅。 

圆通也不例外。圆通在其财报中表示,公司正在加码布局智慧供应链,应用了自然语言理解、机器视觉、语音识别、地图技术、人机交互、大模型等前沿科技,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化系统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能化发展。  

比如在其公司内部,圆通针对业务全流程应用场景,研发并升级智多星(“YTO-GPT”)这一垂直大模型和其他系统应用,这些智能化的工具使得圆通的各项经营管理数据实现智能化的调取和分析,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圆通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快递公司的数据庞杂,如果只是通过线下调取十分不容易,而且存在一定的出错率,但随着前几年快递行业逐步将各项数据搬到线上,智多星也就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未来数据的调取、分析还会更加智能。目前,智多星还融入了针对网点的系统应用“罗汉”、针对客户的“易通”等。 

在业务端,圆通针对运输线路、网点揽派、市场营销、客户管理、驿站管理等方面均匹配了对应的智能化系统。整体上看,这些系统可以更加精准、更全面地捕捉业务数据,并为相对应的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快递行业内卷加剧、电商红利收缩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成为快递公司降本的关键,而智能化就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一把“钥匙”。多位快递行业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如今的快递行业已不似前些年的“单刀直入”,只靠做大规模、推进规模化是远远不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的。

还有几组数据也足以说明智能化带来的效益。据圆通财报,圆通去年的快递时效稳步提升,全程时长同比下降1.34%、快件遗失率下降超过47%、虚假签收率同比下降28%。

资本开支方面,去年圆通资本开支超过67亿元,主要用于转运中心建设、自动化设备升级等,从而夯实主业发展根基。 

具体来看,去年圆通完成了唐山、常德、临沂、泉州等69个转运中心的新设及升级改造计划,在多个中心落地无人拉包、无人供件等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圆通在转运中心等共布局完成自动化分拣设备310套。运力结构方面,去年圆通自有干线运输车辆达到5913辆,自有航空机队数量达到13架。

在圆通的主力业务——快递服务之外,圆通还有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领域——国际业务。目前,圆通依托自有机队和包机模式,构建了中日、中澳、陆台等航线网络,并在中亚、中东、东欧等市场加码布局,累积开通航线超过150条。据圆通财报披露,目前其“仓干线配关”一体化国际供应链业务主要涵盖服装、 汽车、半导体、电子产品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Shopee、Temu、SHEIN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

自有航空网络是快递公司未来竞争的制胜点,也是与其他快递公司拉开差距的关键,目前,圆通顺丰、中国邮政等快递公司均涉足于此,中通、韵达、申通、极兔尚未搭建自己的航空运输网络。圆通方面也分析称,自有航空网络可以提升公司产品的时效性,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助力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企业价值。同时,航空网络也拓宽了产品结构的调整空间,帮助公司拓展航空件、商业件等进入门槛较高的市场。对圆通来说,其航空网络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是圆通布局国际快递业务的基础。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