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方亦落
近日,三星意大利分公司和语言治疗师Francesca Polini共同开发了名为Wemogee的手机应用。它能够通过emoji表情的组合替代文字信息,帮助失语症患者进行交流。Wemogee将于4月28日在Android市场上架,用户可在Google Play商店中免费下载该应用,iOS版本也即将上线。
自emoji问世以来,人们对其态度差别很大,有人认为它能更好地帮助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有人却认为它是“世界上最傻的发明”。不管评论如何,从客观角度而言,emoji对人类之间的交流和自我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极大的推助作用。其拟人化的生动形象已然超越了国籍与文化差异,成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用户交流的有效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emoji似乎已成为“世界语言”。然而由于平台系统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表情,人们的理解仍然千差万别,故而实际情况远未能达到理想程度。
一、Emoji表情展现丰富情感,更好地帮助用户表达自我
在Wemogee中,包含了140个涵盖日常活动的短语,总共分6大类,比如询问“你想吃什么”或表达心情。Wemogee开发团队表示,该应用是全球首款基于emoji的失语症患者的交流应用,分为图像与文字两种模式。失语症患者可使用图像模式,从emoji组合列表中选择要发送的信息,Wemogee会自动将其转换成文字发送给正常人。正常人则使用文字模式,Wemogee将其转为图像发送给失语症患者。
失语症,是由于神经中枢受损而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进而丧失口语及文字表达与理解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形成原因多为中风、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外伤性脑损伤等。不要以为这是离我们很遥远的疾病,据美国失语症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失语症患者多达200万,并以每年18万的速度增加,而意大利的失语症患者超过20万。
对于许多失语症患者而言,手势、绘画是他们的主要交流方式,而Wemogee则提供了一种在互联网中更为高效的沟通方式。Polini认为,emoji所表达的图片、手势以及面部表情是人们理解和使用语言的关键所在,它传递出了人类的情绪,因而失语症患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其含义。
Emoji除了能帮助失语症患者进行有效交流之外,还在治疗受虐儿童的心理创伤方面起到了辅助作用。瑞典儿童权益组织BRIS曾推出过Abused Emoji系列表情。Abuse即“虐待”,其中的表情都与家庭暴力、校园凌霸及自杀倾向等负面事件相关。
研究者Sylvia Ernhagen认为:“许多小孩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感到恐惧,而Abused Emoji就是为了可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小孩们通过图像描述自己的遭遇”。杜克大学国家儿童创伤中心的Gregory Leskin认为,孩子通过Abused Emoji向专家或其他大人表达自己的不幸遭遇,与直接说出口相比会少很多尴尬。
对于人类而言,Emoji可以使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人群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非语言对话,甚至可以完美地展现出情绪的细微变化。与表情包相比,emoji少了几分趣味和幽默,但却拓展了语言和情绪的表达范围。毕竟表情包只是在某几个国家或地域盛行,但emoji却通过不同的平台系统风靡全球,成为人类沟通的桥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图案之所以能够盛行,本质上在于emoji迎合了文字交流向视觉交流转变的文化趋势,emoji与生俱来的复杂信息简单化和无障碍理解使之可以更好地在国际交流平台中担负起信息传递的作用。
近年来,不少公司发现了emoji可能带来的商机。在社交平台中,许多企业开始频繁使用emoji和网友互动,还有的企业深耕emoji表情定制化,催生了许多专门制作emoji的平台。可口可乐、麦当劳、百威等企业与此类平台合作,为自家品牌定制emoji。
例如百威在2014年美国独立日发了一条以国旗、啤酒和烟火的emoji组合的推文。尽管形式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其结合热点又不乏趣味,在Twitter中迅速获得关注,收获了113507个赞和152025次转发。
如今,Emoji甚至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emoji日”,即每年7月17日。据Twitter统计,2015年“世界emoji日”,相关话题下的推文大于30万条,用户覆盖139个国家,emoji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语言层面来看,emoji为交流增添更多活力,其程度已远超文字交流。你来我往的emoji交流使表达更加生动也更具张力。通过上文事例不难发现,利用emoji进行疾病治疗和宣传营销亦不失为优秀策略。相比于图片及短视频,emoji具备直观简捷的优势,有利于加深人们的印象。
有句话说:An emoji says a thousand words(一个emoji胜过万语千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速,现代人对文字的敏感度急速下降,而对图片的刺激有更强烈的感觉。相较于图片而言,emoji的可传播度还要更胜一筹。有观点认为,emoji在若干年后会成为全球性文字。这是极有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却会经历许多波折和阻碍。
二、平台与文化差异导致理解差别,emoji成“世界语言”不易
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记载,曾经地球上只有一种语言,洪水爆发后,上帝以彩虹为证,保证洪水不再泛滥,但人们由于心存恐惧决定搭建一座名为“巴别塔”的通天高塔。为阻止这一计划,上帝教会了人类不同语言,使人们相互之间无法沟通并四处分散。
时至今日,不同地区与民族之间仍因语言文化的差异无法顺畅交流,直到互联网时代emoji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Emoji最早出现于1999年,由日本人栗田穰崇所创造,其灵感来源于日本漫画:“日本漫画中有许多不同的符号。漫画家会画出一些表情,表现一个人满头大汗或是迸发出一个想法时头上出现一个灯泡”。同时,日本文字也给了他一种能力,即用简单的字符表达出抽象的概念。
最初emoji只在日本小范围流行,直到苹果在iOS5输入法中加入emoji后,emoji才开始席卷全球,进而成为“国际语言”。2014年8月,Oxford Dictionary Online(牛津词典在线版)把“emoji”添加到新词汇中,意味着它变成正式词汇。去年,emoji表情中“Face with Tears of Joy(喜极而泣的脸庞)”甚至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词汇”。
一系列变化与发展使很多人认为emoji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语言”,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不过这个过程却并非那么容易。
第一,在不同的平台系统中,emoji千差万别。
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给朋友发送emoji表情,在对方手机上显示的效果完全变了样。这其实与字体的差别是一个道理,emoji在显示时也同样需要匹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手机系统显示出来的emoji就会有所差别。比如emoji中“跳舞”的表情,在不同平台显示效果如下:
根据emojipedia网站统计,拥有独特“emoji字体”的平台至少有17种。这样一来,误解时有发生,研究人员还将不同设备中所显示的emoji表情按误解程度从高到低列出了图表。
美国明尼苏达博士生Hannah Miller在其论文中提到:“人们之所以对一个表情符号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很大程度在于同一个表情符号在不同的手机平台上的显示效果有着极大的差异。”
第二,即使是同样的emoji表情,人们的感受也大相径庭。
以“双手合十”的表情为例。
每有悲剧性公共事件发生,各类社交媒体中都会被“双手合十”的emoji表情刷屏,用户习惯以此表达对事件的关切与祈祷。然而许多外国友人看到时却感觉很困惑,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emoji图标的意思是“high five(表示庆祝成功而举手击掌)”。虽然不是所有歪果仁儿都这么认为,但足以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emoji带来的情感感受差别。
第三,对同一个emoji表情,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在emoji表情中,“微笑”是一个令00后、90后以及部分80后感到不舒服的表情。
在许多中年人眼里,这个表情就是单纯的“高兴”,但在年轻人眼中,这是“呵呵”、“不屑一顾”、“慢走不送”的意思。80前的人们在与晚辈聊天时,若看到这个表情,应该注意了,对方并不是在附议,而更多是不屑争辩的意思。
尽管多种因素综合致使用户对emoji表情产生千差万别的解读,但各家平台系统的“战火”依然烧的很旺。比起争夺市场,如果能够讨论一下emoji显示效果的统一,也许能够减少一些误解,利于传播与交流。
除了理解上的差异,emoji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不足以反映多样化的内容。当然这并非不能解决,整个互联网仍处在发展阶段,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开发更多emoji表情和挖掘其背后的深层次价值。
随着emoji图库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它表达自我,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emoji表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emoji不仅是表达自身情绪的极佳选择,也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之间自然有效的沟通手段,进而成为真正的“世界语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