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汽车不是看着安全和安全配置高就安全而是撞出来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汽车不是看着安全和安全配置高就安全而是撞出来的

建议那些买车的消费者,买车时别被那些看着安全而实际上不够安全,不要被那些配置表上列出来看着安全配置丰富所迷惑。

曾经,安全一直是自主品牌汽车的软肋。如今,一大批自主品牌在安全上提升到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合资品牌汽车,但依然有一些后来者所造的车安全实在太差。安全是汽车的根本,没有安全,将可能没有了一切。因为当发生车祸时,实验室碰撞出来都不安全的车,在正常用车时都比实验室的车速要高,碰撞的结果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汽车安全只能靠撞出来

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展的道路上,抄袭山寨不可怕不可耻,可怕可耻的是抄袭山寨的车还不安全。在近日C-NCAP公布的碰撞结果中,去年才开始造车的汉腾X7以48.9分仅获得三星,完全是给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打脸。

人们常说,日系车看着是纸糊的,看着轻薄不安全,但是在国内外各国汽车NCAP碰撞测试中,日系车都能取得碰撞好成绩。于是,有人说日系车是为了碰撞高分而设计的。那么,就连实验室低速碰撞都不安全,还敢说在马路上行驶时速比实验室碰撞速度更高,还更安全吗?

看着安全的车不一定安全

如今,大家很多人买车进入一个怪圈,那就是首先车辆需要好看,还得看上去安全,更需要丰富的安全配置。那么,看上去安全并且安全配置高的车就一定安全吗?汉腾X7酷似宝马X5的造型,看上去够硬朗和安全了吧?并且,汉腾X7的安全配置也很丰富,但是汉腾X7在C-NCAP碰撞中就安全了吗?

汉腾X7以48.9分的C-NCAP碰撞三星成绩给那些看着安全且安全配置丰富的车打脸了!同样是价格和尺寸相当的幻速S6、东风风光580和宝骏560,在同样的碰撞时速等碰撞试验条件下,为何分别能获得54.8分、54.1分和57.3分都是五星的安全碰撞成绩?

从外形看着安全的视觉效果来看,其实汉腾X7的安全视觉可能更高,而宝骏560反而看上去最轻薄似乎不安全,但是在碰撞成绩上宝骏560却是得分最高,所以买车只图看着安全完全是欺骗自己的眼睛。

安全配置丰富依然不一定安全

在安全配置方面,我们以汉腾X7、幻速S6、东风风光580和宝骏560四款参加碰撞测试的车型进行安全配置对比,宝骏560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最低,而幻速S6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最高,而汉腾X7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在四款车里第二高。除了与安全相关的配置和车价有关之外,更与车身的安全有关。

在安全装备方面,幻速S6碰撞车型配备有前后排头部气囊,比其余三款车多了前后排气囊;四款参与碰撞测试的车型中仅有汉腾X7没有胎压监测装置,当胎压不足或者过高都有安全隐患,汉腾X7的车主无疑是不能得知自己驾驶的车辆气压过高而易引发爆胎,无胎压监测也是汉腾X7的一个安全隐患。

在四款碰撞测试的车型中,除了风光580没有配备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和上坡辅助,其余三款参与碰撞测试的车型都有以上安全配置。或许,这些配置在碰撞发生前,或许还能避免由于打滑等导致碰撞的发生;而当碰撞发生之后,TCS和ESP等任何主动安全配置都不管用了,唯一管用的还是安全的车身和车架。

汉腾X7发生正面碰撞不能保护好驾乘者胸部和头部

为何看上去外形安全并且主动安全配置也高的汉腾X7,结果在碰撞测试中不安全了?根本还是在于汉腾X7车身的被动安全太差,包括车身、车架、防撞梁等刚性和强度不够,才导致了实验室时速碰撞都成绩低。

从只有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的完全正面碰撞来看,汉腾X7对驾驶席前排乘客的颈部、胸部、大腿和小腿的保护很差,特别是胸部碰撞的5分满分只获得了1.71分!同样,汉腾X7对后排乘客的颈部和胸部保护也很差。车速50公里每小时的碰撞,坐在汉腾X7内的前后排乘客胸部和颈部都得不到安全保护,而胸部和颈部的安全又最重要。

在时速64公里每小时的40%正面偏置碰撞中,汉腾X7对前排乘客胸部,后排乘客头颈部和胸部的保护都比较差,特别是对前排乘客的胸部保护是最差的。

在时速50公里每小时的侧面碰撞中,汉腾X7得了18分的满分,汉腾X7的侧面安全值得点赞,也就是汉腾X7的侧面车身刚性和强度,包括B柱和车门内防撞梁的刚性和强度还是不错。

从汉腾X7的车头碰撞视频和图片来看,汉腾X7在时速50公里每小时的完全正面碰撞中,前防撞梁都严重变形。在时速更高的日常驾驶中,汉腾X7发生车头碰撞的伤害岂不是更大,背后反映了汉腾X7的车身的前防撞梁等诸多部分刚性和强度不够,不能在发生碰撞后对车内驾乘者更好的安全保护。

编后语

最后,建议那些买车的消费者,买车时别被那些看着安全而实际上不够安全,不要被那些配置表上列出来看着安全配置丰富所迷惑,也不要被那些车内安全气囊个数更多所迷惑,因为这些在真正发生事故碰撞后都不能真正保护好车内驾乘者。那些在实验室比实际驾车的车速都低的情况下碰撞成绩都很差的车型,还敢相信在实际驾驶中的车速不比64公里的时速侧面碰撞和50公里正面碰撞还高,还能保护好车内驾乘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骏

3.5k
  • 乘联分会:3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4.3万辆,同比增长6.4%
  • 宝骏汽车旗下宝骏享境车型开启预售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汽车不是看着安全和安全配置高就安全而是撞出来的

建议那些买车的消费者,买车时别被那些看着安全而实际上不够安全,不要被那些配置表上列出来看着安全配置丰富所迷惑。

曾经,安全一直是自主品牌汽车的软肋。如今,一大批自主品牌在安全上提升到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合资品牌汽车,但依然有一些后来者所造的车安全实在太差。安全是汽车的根本,没有安全,将可能没有了一切。因为当发生车祸时,实验室碰撞出来都不安全的车,在正常用车时都比实验室的车速要高,碰撞的结果可能就是车毁人亡。

汽车安全只能靠撞出来

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展的道路上,抄袭山寨不可怕不可耻,可怕可耻的是抄袭山寨的车还不安全。在近日C-NCAP公布的碰撞结果中,去年才开始造车的汉腾X7以48.9分仅获得三星,完全是给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打脸。

人们常说,日系车看着是纸糊的,看着轻薄不安全,但是在国内外各国汽车NCAP碰撞测试中,日系车都能取得碰撞好成绩。于是,有人说日系车是为了碰撞高分而设计的。那么,就连实验室低速碰撞都不安全,还敢说在马路上行驶时速比实验室碰撞速度更高,还更安全吗?

看着安全的车不一定安全

如今,大家很多人买车进入一个怪圈,那就是首先车辆需要好看,还得看上去安全,更需要丰富的安全配置。那么,看上去安全并且安全配置高的车就一定安全吗?汉腾X7酷似宝马X5的造型,看上去够硬朗和安全了吧?并且,汉腾X7的安全配置也很丰富,但是汉腾X7在C-NCAP碰撞中就安全了吗?

汉腾X7以48.9分的C-NCAP碰撞三星成绩给那些看着安全且安全配置丰富的车打脸了!同样是价格和尺寸相当的幻速S6、东风风光580和宝骏560,在同样的碰撞时速等碰撞试验条件下,为何分别能获得54.8分、54.1分和57.3分都是五星的安全碰撞成绩?

从外形看着安全的视觉效果来看,其实汉腾X7的安全视觉可能更高,而宝骏560反而看上去最轻薄似乎不安全,但是在碰撞成绩上宝骏560却是得分最高,所以买车只图看着安全完全是欺骗自己的眼睛。

安全配置丰富依然不一定安全

在安全配置方面,我们以汉腾X7、幻速S6、东风风光580和宝骏560四款参加碰撞测试的车型进行安全配置对比,宝骏560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最低,而幻速S6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最高,而汉腾X7碰撞测试的车型售价在四款车里第二高。除了与安全相关的配置和车价有关之外,更与车身的安全有关。

在安全装备方面,幻速S6碰撞车型配备有前后排头部气囊,比其余三款车多了前后排气囊;四款参与碰撞测试的车型中仅有汉腾X7没有胎压监测装置,当胎压不足或者过高都有安全隐患,汉腾X7的车主无疑是不能得知自己驾驶的车辆气压过高而易引发爆胎,无胎压监测也是汉腾X7的一个安全隐患。

在四款碰撞测试的车型中,除了风光580没有配备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和上坡辅助,其余三款参与碰撞测试的车型都有以上安全配置。或许,这些配置在碰撞发生前,或许还能避免由于打滑等导致碰撞的发生;而当碰撞发生之后,TCS和ESP等任何主动安全配置都不管用了,唯一管用的还是安全的车身和车架。

汉腾X7发生正面碰撞不能保护好驾乘者胸部和头部

为何看上去外形安全并且主动安全配置也高的汉腾X7,结果在碰撞测试中不安全了?根本还是在于汉腾X7车身的被动安全太差,包括车身、车架、防撞梁等刚性和强度不够,才导致了实验室时速碰撞都成绩低。

从只有5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的完全正面碰撞来看,汉腾X7对驾驶席前排乘客的颈部、胸部、大腿和小腿的保护很差,特别是胸部碰撞的5分满分只获得了1.71分!同样,汉腾X7对后排乘客的颈部和胸部保护也很差。车速50公里每小时的碰撞,坐在汉腾X7内的前后排乘客胸部和颈部都得不到安全保护,而胸部和颈部的安全又最重要。

在时速64公里每小时的40%正面偏置碰撞中,汉腾X7对前排乘客胸部,后排乘客头颈部和胸部的保护都比较差,特别是对前排乘客的胸部保护是最差的。

在时速50公里每小时的侧面碰撞中,汉腾X7得了18分的满分,汉腾X7的侧面安全值得点赞,也就是汉腾X7的侧面车身刚性和强度,包括B柱和车门内防撞梁的刚性和强度还是不错。

从汉腾X7的车头碰撞视频和图片来看,汉腾X7在时速50公里每小时的完全正面碰撞中,前防撞梁都严重变形。在时速更高的日常驾驶中,汉腾X7发生车头碰撞的伤害岂不是更大,背后反映了汉腾X7的车身的前防撞梁等诸多部分刚性和强度不够,不能在发生碰撞后对车内驾乘者更好的安全保护。

编后语

最后,建议那些买车的消费者,买车时别被那些看着安全而实际上不够安全,不要被那些配置表上列出来看着安全配置丰富所迷惑,也不要被那些车内安全气囊个数更多所迷惑,因为这些在真正发生事故碰撞后都不能真正保护好车内驾乘者。那些在实验室比实际驾车的车速都低的情况下碰撞成绩都很差的车型,还敢相信在实际驾驶中的车速不比64公里的时速侧面碰撞和50公里正面碰撞还高,还能保护好车内驾乘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