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端优雅不危险 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展示体育培训新理念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端优雅不危险 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展示体育培训新理念

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钟玲对于自己经营的艺术体操俱乐部也还是比较乐观。在她的计划中,除了把“钟玲杯”开到世界各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的扩军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本文作者:张冰

体育大生意记者

“艺术体操是由法国的生理学家乔治·德迈尼、瑞士的音乐教师台尔·克罗兹、德国的舞蹈教师拉班以及现代体操家博德和梅道等人联合创造的女子体操项目。主张以女子优美的自然体型为基础,在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有节奏的艺术造型动作。”

谈起艺术体操,钟玲几乎是滔滔不绝。有着“亚洲艺术体操女皇”之称的她曾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连夺两金,是中国艺术体操的代表人物,国际体操界至今还有属于她的4个“钟玲加分动作”。而如今,作为一名创业者,她创立的熠帆钟玲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就顺利拿到艺术体操界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笔融资,由她一手创办的“钟玲杯”国际艺术体操比赛也顺利进行到了第六届。从退役到现在,十二年的时间,钟玲如何完成了这个华丽的转身?

5岁半开始练习艺术体操,感谢20年运动生涯

和千千万万练习体操的孩子一样,钟玲也是从5岁半就开始了艺术体操的练习。只不过相对于那些“从小就特别热爱”的标准式答案,钟玲在笔者“为何选择练习艺术体操”的问题面前显得十分真诚。

“我的父母比较热爱体育,当时也肯定是由父母决定你去做什么事情,所以我其实是受父母影响;加上艺术体操这个项目那时刚刚进入中国没有多久,是一个比较新的体育项目,我父母就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练其他项目的都比较多了。我自己的话其实是被这个项目逐渐吸引,因为这个项目的训练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不是那种今天练明天马上就能看到结果的,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一名运动员有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及一定程度的天赋,必然将开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钟玲正是如此。1989年正式开始练习艺术体操的她在1995年至1997年的全国少年艺术体操赛上包揽了全部个人项目冠军。1997年,她进入国家队开始练习团体操,又在1999年转而练习个人项目,随后就在当年的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和冠军赛中两次获得个人全能季军。而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她更是达到了个人运动生涯的巅峰,接连拿下艺术体操团体冠军和个人全能冠军两枚金牌!

不过,竞技体育的世界是十分残酷的,大多数运动员的运动黄金生涯都十分短暂,尤其是在体操这类对于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中。在三年之后的2005年十运会,钟玲本已做好了比赛后就宣布退役的准备,然而彼时年轻气盛的她却在赛场之外给自己和整个中国体操界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赛场上的钟玲

在当时的艺术体操个人全能赛中,贵为世界名将的钟玲只获得了一枚铜牌。赛后她说到:“全运会艺术体操的冠军是内定的!”顿时舆论界一片哗然,而且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钟玲依然语出惊人,公开指责裁判,甚至指责国家体操管理中心的个别领导操纵比赛。回忆起那段不羁的青春往事,已经成熟了许多的钟玲表示对那件事以及20年的运动员生涯唯有感激。

“因为比较年轻,我们当时接触媒体的时候不大会处理这种事情,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扭转这种局面。而且十运会已经过去十二年了,没有必要再强调十运会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但是那份经历让我各方面都有了成长,也正是因为十运会退役了之后,我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得以像现在这样去创业,因此我特别特别感谢我的运动员生涯和那次的经历。”

从家乡开始创业,进修后立足北京

钟玲来自钟灵毓秀的广西柳州,当谈到为何退役后就选择了创业,钟玲坦言是另一位来自广西的体操冠军支持并鼓舞了她,这个人就是李宁。

“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能够代表中国出去比赛就会有一套李宁服,李宁大哥又是我的老乡,因此我受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的梦想也是长大以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可以是像李宁大哥一样生产衣服,也可以是办俱乐部。我觉得我这么多年的运动生涯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既然坚持了下来就一定不要浪费,所以最终就选择了去做艺术体操的培训。我们国家小朋友的运动习惯其实是往好的方面走的,我也希望加入到这个行列里,让他们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抱着这个坚定的念头,钟玲在2005年退役之后就立即在家乡柳州开了一个艺术体操教室,得益于钟玲运动员时期的成就以及柳州本地良好的体育氛围,钟玲的艺术体操教室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钟玲接受体育大生意记者专访

不过,作为一代艺术体操名将,随着钟玲不断到国外访问、学习先进理念、接触新鲜事物,她意识到如果想进一步推广艺术体操,还是有必要到一线城市开设一家俱乐部。因此,经过了两年的准备,钟玲的艺术体操俱乐部2010年走进了北京。

据钟玲透露,艺术体操虽然是一种极为优雅、全面的运动,但由于大众认知不足的原因,艺术体操目前在国内的各项体育培训中仍然处于一个“少数民族”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开展起艺术体操培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首先其实就是场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很多篮球馆、羽毛球馆等等,唯独没有专门的艺术体操馆。因为这项运动是属于比较小众的,所以在找场馆这块其实花了很长的时间。再有就是很多家长并不愿意把孩子孩子送来练艺术体操,他们会觉得练这个很苦,而且将来也很难成为专业运动员、拿到冠军。所以我们现在告诉家长训练中虽然会有一些辛苦但同时也会收获很多,而且来训练不一定就要成为冠军,这项运动可以使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卖掉房子也要办比赛,运营三年之后“钟玲杯”终于走向正轨

说到就要做到,作为一名实干派,钟玲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让更多家长认识到练习艺术体操并不是只要苦涩,也为了让孩子们可以从比赛中收获成功的甜蜜,钟玲充分调动起从业20多年积累的资源,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从2012年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IP赛事“钟玲杯”。

然而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想要从头打造一个国际级艺术体操赛事自然也要付出很多。据钟玲回忆,因为比赛的前两年知名度不高,为了邀请到国际级的选手前来参赛,只好自己替他们出了差旅费、住宿费等等,还要为运动员们准备一系列的奖品。彼时的钟玲并没有太多资本的积累,为了让比赛顺利办下去,她甚至卖掉了家里一套房。

众多世界顶级名将集结“钟玲杯”

“我父母当时不同意我去做这件事,他们认为我没必要拿自己的钱去办比赛,这应该是国家做的事情。但我就觉得还是有坚持下去的必要,第一,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国际级赛事,就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们见识到更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第二,目前国内的比赛太少了,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多设置一些奖品,让他们有个奔头。”

作为一名与艺术体操结缘了30年的创业者,钟玲的想法果然是对的。在她的坚持之下,“钟玲杯”在第三年便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并发展得越来越好。而这成功的背后除了钟玲在大方向上的把控,当然也少不了她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创新。

参加“钟玲杯”比赛的小朋友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钟玲杯”比赛中多组别、多奖品的特点。作为中国艺术体操的代表,钟玲在退役后受邀成为了不少比赛的嘉宾及评委,但她发现,很多比赛的分组不够明确,一年级的小朋友甚至要和六年级的大姐姐去竞争一块奖牌。而且国内很多比赛的参赛人数众多,但奖牌、奖状往往只有前三名才有资格获得,这就会让很多参赛的孩子们失望而归。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俄罗斯、美国等艺术体操强国的做法,即使成绩不好的运动员,他们也会准备好相应特别奖,让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尽兴而归,这让钟玲大受启发。

“我们钟玲杯的分组现在设置得非常非常细,每个年龄、每个级别、每种水平都会有相应的组,每个小朋友哪怕拿到第十名都会有奖,如果没拿到我们也会有最可爱奖等等。所以还是要多注意细节,别人发展得那么好,就是有很多细节在里面。”

为选手们准备的多枚奖牌

“钟玲杯”未来将落地北美,仍需多多学习先进理念

在钟玲的不断努力之下,“钟玲杯”已经逐渐向国际接轨,这意味着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名将前来参赛,“钟玲杯”比赛本身也将在国外落地,这正是钟玲近日去美国考察带回来的好消息。

“我这次去美国第一是和他们谈一些让比赛在美国落地及俱乐部合作的情况,第二就是和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艺术体操在国内还是太小众了,以至于都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从几岁开始,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训练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其实中国都没有,我们现在正在做这套体系,因此我们就要不断从国外学习先进经验、不断试错、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随后钟玲也谈到了为何美国的体育成绩经久不衰,中国引以为傲的体操方面也逐渐被美国追了上来:“首先他们整体的体育意识比我们强,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有一个非常好的身体。但我们这边来说可能会觉得体育离我们好远,有的家长甚至会觉得练体育会受伤,我们的一些认识、观念会不同。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告诉别人你练了体育会怎样。这些是我们需要向国外学习的。”

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美国的体操实力都不容忽视

由此,钟玲还说出了艺术体操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点,那就是不仅不会受伤,还会对人有一个全面的塑造。“其实相对于其他比较激烈的项目,艺术体操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下应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练习艺术体操不仅没有受伤的危险,还会在舞蹈、音乐、体态等方面对孩子有一个全方位的教导,只有你对这些方面融汇贯通了,才能够在艺术体操中有所造诣。而且,如果孩子能把这些都领悟了,她的学习成绩也肯定不会差的。”钟玲笑着说道。

不过,虽然艺术体操有着种种优点,但这个较晚进入中国的体育项目被足球、篮球等传统大项压制却是不争的事实。经过十余年的创业之路,钟玲对如何在国内推广艺术体操也有着一份自己的见解。

她认为,要在国内充分开展一项体育运动肯定离不开政府、体育总局层面的指导思想,世纪之初随着姚明进军NBA兴起的篮球热和近几年的足球热莫不如是。因此,如果想要艺术体操这个相对小众的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肯定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另外,她还希望各路媒体可以多多给予艺术体操正面的曝光,不要只盯着“练体操苦、练体操累”,给家长一个消极的反馈。更要看到艺术体操以及各种体育项目给人们带来的正能量。

钟玲与美国训练营的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此外,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钟玲对于自己经营的艺术体操俱乐部也还是比较乐观。在她的计划中,除了把“钟玲杯”开到世界各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的扩军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无论是教练员的培养还是其他城市的落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都将在2017年走上一个新的阶梯。

“随着大家的不断努力,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更好,首先我肯定会把孩子送去学艺术体操、学各种体育项目,我们这种比较开明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对于青少年的培训,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程度上去了,大环境好了,那所有人都将是受益者。”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端优雅不危险 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展示体育培训新理念

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钟玲对于自己经营的艺术体操俱乐部也还是比较乐观。在她的计划中,除了把“钟玲杯”开到世界各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的扩军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本文作者:张冰

体育大生意记者

“艺术体操是由法国的生理学家乔治·德迈尼、瑞士的音乐教师台尔·克罗兹、德国的舞蹈教师拉班以及现代体操家博德和梅道等人联合创造的女子体操项目。主张以女子优美的自然体型为基础,在音乐伴奏下,做出各种有节奏的艺术造型动作。”

谈起艺术体操,钟玲几乎是滔滔不绝。有着“亚洲艺术体操女皇”之称的她曾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连夺两金,是中国艺术体操的代表人物,国际体操界至今还有属于她的4个“钟玲加分动作”。而如今,作为一名创业者,她创立的熠帆钟玲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就顺利拿到艺术体操界在全球范围内的第一笔融资,由她一手创办的“钟玲杯”国际艺术体操比赛也顺利进行到了第六届。从退役到现在,十二年的时间,钟玲如何完成了这个华丽的转身?

5岁半开始练习艺术体操,感谢20年运动生涯

和千千万万练习体操的孩子一样,钟玲也是从5岁半就开始了艺术体操的练习。只不过相对于那些“从小就特别热爱”的标准式答案,钟玲在笔者“为何选择练习艺术体操”的问题面前显得十分真诚。

“我的父母比较热爱体育,当时也肯定是由父母决定你去做什么事情,所以我其实是受父母影响;加上艺术体操这个项目那时刚刚进入中国没有多久,是一个比较新的体育项目,我父母就觉得应该去尝试一下,因为练其他项目的都比较多了。我自己的话其实是被这个项目逐渐吸引,因为这个项目的训练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不是那种今天练明天马上就能看到结果的,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了这项运动。”

一名运动员有了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再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及一定程度的天赋,必然将开始在比赛中崭露头角,钟玲正是如此。1989年正式开始练习艺术体操的她在1995年至1997年的全国少年艺术体操赛上包揽了全部个人项目冠军。1997年,她进入国家队开始练习团体操,又在1999年转而练习个人项目,随后就在当年的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和冠军赛中两次获得个人全能季军。而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她更是达到了个人运动生涯的巅峰,接连拿下艺术体操团体冠军和个人全能冠军两枚金牌!

不过,竞技体育的世界是十分残酷的,大多数运动员的运动黄金生涯都十分短暂,尤其是在体操这类对于身体柔韧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中。在三年之后的2005年十运会,钟玲本已做好了比赛后就宣布退役的准备,然而彼时年轻气盛的她却在赛场之外给自己和整个中国体操界都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故事。

赛场上的钟玲

在当时的艺术体操个人全能赛中,贵为世界名将的钟玲只获得了一枚铜牌。赛后她说到:“全运会艺术体操的冠军是内定的!”顿时舆论界一片哗然,而且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钟玲依然语出惊人,公开指责裁判,甚至指责国家体操管理中心的个别领导操纵比赛。回忆起那段不羁的青春往事,已经成熟了许多的钟玲表示对那件事以及20年的运动员生涯唯有感激。

“因为比较年轻,我们当时接触媒体的时候不大会处理这种事情,如果还有机会的话希望可以扭转这种局面。而且十运会已经过去十二年了,没有必要再强调十运会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但是那份经历让我各方面都有了成长,也正是因为十运会退役了之后,我创办了自己的品牌,得以像现在这样去创业,因此我特别特别感谢我的运动员生涯和那次的经历。”

从家乡开始创业,进修后立足北京

钟玲来自钟灵毓秀的广西柳州,当谈到为何退役后就选择了创业,钟玲坦言是另一位来自广西的体操冠军支持并鼓舞了她,这个人就是李宁。

“我很小的时候就记得能够代表中国出去比赛就会有一套李宁服,李宁大哥又是我的老乡,因此我受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我的梦想也是长大以后能有一个自己的品牌,这个品牌可以是像李宁大哥一样生产衣服,也可以是办俱乐部。我觉得我这么多年的运动生涯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既然坚持了下来就一定不要浪费,所以最终就选择了去做艺术体操的培训。我们国家小朋友的运动习惯其实是往好的方面走的,我也希望加入到这个行列里,让他们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抱着这个坚定的念头,钟玲在2005年退役之后就立即在家乡柳州开了一个艺术体操教室,得益于钟玲运动员时期的成就以及柳州本地良好的体育氛围,钟玲的艺术体操教室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钟玲接受体育大生意记者专访

不过,作为一代艺术体操名将,随着钟玲不断到国外访问、学习先进理念、接触新鲜事物,她意识到如果想进一步推广艺术体操,还是有必要到一线城市开设一家俱乐部。因此,经过了两年的准备,钟玲的艺术体操俱乐部2010年走进了北京。

据钟玲透露,艺术体操虽然是一种极为优雅、全面的运动,但由于大众认知不足的原因,艺术体操目前在国内的各项体育培训中仍然处于一个“少数民族”的地位。这也就造成了开展起艺术体操培训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首先其实就是场馆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很多篮球馆、羽毛球馆等等,唯独没有专门的艺术体操馆。因为这项运动是属于比较小众的,所以在找场馆这块其实花了很长的时间。再有就是很多家长并不愿意把孩子孩子送来练艺术体操,他们会觉得练这个很苦,而且将来也很难成为专业运动员、拿到冠军。所以我们现在告诉家长训练中虽然会有一些辛苦但同时也会收获很多,而且来训练不一定就要成为冠军,这项运动可以使孩子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卖掉房子也要办比赛,运营三年之后“钟玲杯”终于走向正轨

说到就要做到,作为一名实干派,钟玲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了让更多家长认识到练习艺术体操并不是只要苦涩,也为了让孩子们可以从比赛中收获成功的甜蜜,钟玲充分调动起从业20多年积累的资源,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从2012年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IP赛事“钟玲杯”。

然而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想要从头打造一个国际级艺术体操赛事自然也要付出很多。据钟玲回忆,因为比赛的前两年知名度不高,为了邀请到国际级的选手前来参赛,只好自己替他们出了差旅费、住宿费等等,还要为运动员们准备一系列的奖品。彼时的钟玲并没有太多资本的积累,为了让比赛顺利办下去,她甚至卖掉了家里一套房。

众多世界顶级名将集结“钟玲杯”

“我父母当时不同意我去做这件事,他们认为我没必要拿自己的钱去办比赛,这应该是国家做的事情。但我就觉得还是有坚持下去的必要,第一,如果我们有自己的国际级赛事,就可以让家长和孩子们见识到更高水平运动员的表演;第二,目前国内的比赛太少了,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多设置一些奖品,让他们有个奔头。”

作为一名与艺术体操结缘了30年的创业者,钟玲的想法果然是对的。在她的坚持之下,“钟玲杯”在第三年便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并发展得越来越好。而这成功的背后除了钟玲在大方向上的把控,当然也少不了她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创新。

参加“钟玲杯”比赛的小朋友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钟玲杯”比赛中多组别、多奖品的特点。作为中国艺术体操的代表,钟玲在退役后受邀成为了不少比赛的嘉宾及评委,但她发现,很多比赛的分组不够明确,一年级的小朋友甚至要和六年级的大姐姐去竞争一块奖牌。而且国内很多比赛的参赛人数众多,但奖牌、奖状往往只有前三名才有资格获得,这就会让很多参赛的孩子们失望而归。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则是俄罗斯、美国等艺术体操强国的做法,即使成绩不好的运动员,他们也会准备好相应特别奖,让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尽兴而归,这让钟玲大受启发。

“我们钟玲杯的分组现在设置得非常非常细,每个年龄、每个级别、每种水平都会有相应的组,每个小朋友哪怕拿到第十名都会有奖,如果没拿到我们也会有最可爱奖等等。所以还是要多注意细节,别人发展得那么好,就是有很多细节在里面。”

为选手们准备的多枚奖牌

“钟玲杯”未来将落地北美,仍需多多学习先进理念

在钟玲的不断努力之下,“钟玲杯”已经逐渐向国际接轨,这意味着不仅会有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名将前来参赛,“钟玲杯”比赛本身也将在国外落地,这正是钟玲近日去美国考察带回来的好消息。

“我这次去美国第一是和他们谈一些让比赛在美国落地及俱乐部合作的情况,第二就是和他们学习一些先进的经验。艺术体操在国内还是太小众了,以至于都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从几岁开始,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训练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些其实中国都没有,我们现在正在做这套体系,因此我们就要不断从国外学习先进经验、不断试错、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起来。”

随后钟玲也谈到了为何美国的体育成绩经久不衰,中国引以为傲的体操方面也逐渐被美国追了上来:“首先他们整体的体育意识比我们强,都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有一个非常好的身体。但我们这边来说可能会觉得体育离我们好远,有的家长甚至会觉得练体育会受伤,我们的一些认识、观念会不同。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告诉别人你练了体育会怎样。这些是我们需要向国外学习的。”

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美国的体操实力都不容忽视

由此,钟玲还说出了艺术体操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点,那就是不仅不会受伤,还会对人有一个全面的塑造。“其实相对于其他比较激烈的项目,艺术体操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下应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因为练习艺术体操不仅没有受伤的危险,还会在舞蹈、音乐、体态等方面对孩子有一个全方位的教导,只有你对这些方面融汇贯通了,才能够在艺术体操中有所造诣。而且,如果孩子能把这些都领悟了,她的学习成绩也肯定不会差的。”钟玲笑着说道。

不过,虽然艺术体操有着种种优点,但这个较晚进入中国的体育项目被足球、篮球等传统大项压制却是不争的事实。经过十余年的创业之路,钟玲对如何在国内推广艺术体操也有着一份自己的见解。

她认为,要在国内充分开展一项体育运动肯定离不开政府、体育总局层面的指导思想,世纪之初随着姚明进军NBA兴起的篮球热和近几年的足球热莫不如是。因此,如果想要艺术体操这个相对小众的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肯定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另外,她还希望各路媒体可以多多给予艺术体操正面的曝光,不要只盯着“练体操苦、练体操累”,给家长一个消极的反馈。更要看到艺术体操以及各种体育项目给人们带来的正能量。

钟玲与美国训练营的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此外,随着国内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钟玲对于自己经营的艺术体操俱乐部也还是比较乐观。在她的计划中,除了把“钟玲杯”开到世界各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的扩军也已经提上了日程,无论是教练员的培养还是其他城市的落地,钟玲艺术体操俱乐部都将在2017年走上一个新的阶梯。

“随着大家的不断努力,我相信以后肯定会更好,首先我肯定会把孩子送去学艺术体操、学各种体育项目,我们这种比较开明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对于青少年的培训,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想法,只要人们对于体育的认知程度上去了,大环境好了,那所有人都将是受益者。”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