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该公司在二级市场受到资金热捧的缘由不单因其是刚刚上市、估值较低的新股,作为国内精细化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同行相比,正丹股份较为突出的经营状况也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立足高端化学研发,围绕着碳九芳烃产业链,正丹股份的主营业务涵盖特种精细化学品和高端环保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细分到产品,正丹股份的主营收入来源则为偏苯三酸酐、高沸点芳烃溶剂、偏苯三酸三辛酯、乙烯基甲苯以及对二乙基苯等。正丹股份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9.9亿元、1.3亿元,其业绩水平处于高位。
偏苯三酸酐是正丹股份立足行业的一张最重要的“名片”。据该公司副总经理曹翠琼于网上路演时介绍,“目前公司在我国甚至全球偏苯三酸酐市场都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是为数不多可采用连续法生产偏苯三酸酐的精细化工企业。”
偏苯三酸酐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改性和添加的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型增塑剂、高端粉末涂料、高级绝缘材料以及高温温固化等。随着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和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球偏苯三酸酐市场维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全球偏酐的消费量已经由2010年的13.7万端增长至2015年的16.8万吨。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还将增长至23万吨。而国内市场方面,偏酐消费量则在2015年达到8.1万吨。且在未来五年内,国内偏酐消费量预计可达12.9万吨,需求空间极大。
作为正丹股份的核心产品,该公司偏苯三酸酐在2016年的产能达4.50万吨/年。与A股同行业竞争对手百川股份(002455.SZ)相比,正丹股份该产品的年产能高出百川股份约0.5万吨/年,略胜一筹。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度,正丹股份的偏苯三酸酐产能、产量水平曾一度达到全球第二、国内第一的位置,国内市占率超过50%。根据正丹股份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该公司偏苯三酸酐实现的销售收入达5.1亿元,而同期,百川股份偏苯三酸酐的营业收入为4.4亿元。
从营收结构上看,由于偏苯三酸酐营收比高达53%,比重过高。因此,一旦偏苯三酸酐出现需求下滑或价格不稳定,正丹股份势必会遇到因产品结构单一化而产生的业绩波动风险。其实,从正丹股份目前的营收结构上看,该公司的其他产品已经在“分食”着上市公司整体的营收比例,以分散偏苯三酸酐可能带来的营收风险。例如,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偏苯三酸三辛酯的营收比重由2014年的14%提升至2016年的近20%。另一产品高沸点芳烃溶剂的营收比例也由三年前的近15%增加至去年的26%。
此外,在正丹股份不断的研发之下,新产品乙烯基甲苯已经成为新看点。围绕着碳九芳烃产业链进行产品拓展,正丹股份的新产品乙烯基甲苯已经研发成功,并开始实现投产销售。正丹股份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乙烯基甲苯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实现生产、销售,已经带来近千万元的销售收入,未来有望成为该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乙烯基甲苯具备较高的附加值,是高端树脂、塑料橡胶和涂的改性剂,并能够替代传统的苯乙烯产品。该产品此前属于国际垄断型产品,因其对技术、制备等提出极高的要求,多年以来仅有美国戴科公司能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曹翠琼介绍道,“对于新产品乙烯基甲苯,公司为美国戴科后全球能够大规模工业化批量生产该产品的首批企业之一。”
乙烯基甲苯的成功研制,是正丹股份重视公司研发能力的一大成果。招股说明书显示,2014年至2016年,正丹股份的研发费用由2743.00万元增加至3259.10万元,整体呈现上升势头。截至2016年底,正丹股份共拥有22项专利。这其中,9项属于发明专利。并且,报告期内,该公司约20项科技成果已经实现转化。
正丹股份此次拟募集7.7亿元资金,用于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辛酯以及乙烯基甲苯产能的扩张和碳九芳烃高效萃取精馏分离等项目。当前,该公司的偏苯三酸酐、偏苯三酸三辛酯均处于满负荷生产运行状态,急需扩大产能。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势必可进一步提升该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