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1日,厦门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陷“校园贷”,在泉州一宾馆自杀。该女生借款时以裸照为抵押,卷入的校园贷至少有5个,累计借入金额逾57万,累计笔数257笔,其家人曾多次帮她还款,还收到过“催款裸照”。
校园贷问题频发,多头借贷是根源
事实上,自2016年以来,从校园借贷,到“裸条”借贷,再到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自杀,类似的事件频发,持续引发外界关注。
最初,校园贷的意义是“助学、创新”,但现在却陷入了一个资本怪圈。围绕在这些校园贷和大学生身边的词语,变成了“骗局、裸贷、自杀”。
一个线上借贷交易,怎么就变成了“妖怪”一样的东西?
(图片来源:新浪)
今借到创始人马卫东对易简财经表示,不理性的消费观念导致学生深陷裸贷危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不健全,过度消费成为常态。一般来说,学生是没有什么消费能力的,都是通过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来进行消费。而在大学并不像初高中,没有家长和老师进行严格管教,一旦受到诱惑,就可能产生不理性消费。
当不理性消费成为常态,那么仅靠父母给的生活费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就会产生贷款的念头,但是大学生的金融意识不健全,虽然借款的数目不大,可是校园贷的利率比较高,单次借贷可能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第一次还不上,那些贷款公司就会推荐学生,再次通过找其他公司贷款的方式,还清本次欠款,这样一环扣着一环,累计下来,就陷入了多头借贷,利滚利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学生出现无力偿还校园贷的核心根源,其实是多头借贷。
成立“今济计划”,帮助大学生走出多头借贷泥潭
马卫东还对易简财经表示,为了帮助像厦门大二女生这样,受多头借贷困扰的大学生,今年专门发起了一项“今济计划”。
这项计划,号召整个社会上的阳光投资人,对这些深陷债务的大学生进行“投资”,帮助他们还上欠款,同时我们给这些学生三年时间,让他们回归校园,三年之后再通过自身努力,将欠款和年化利率12%的利息还给阳光投资人。
不过,申请“今济计划”的学生,必须符合3个条件:一是在五家平台以上有借款,二是现在没有还款能力,三是必须是在校大学生。
并且,今借到还会将进入计划的名单公开给其他借贷公司,马卫东表示,“一旦信息公开,其他借贷公司了解了目前的情况,就不会再继续借钱给他,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多头借贷的发生。”
同时,马卫东还指出,这个计划从金融角度来说是不划算的,因为这些人已经负债有四五万,甚至更高,他们没有收入,想再获得金融支持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
可是从社会责任角度来说,这又是可行的。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拿钱做理财,而是帮助一个年轻的生命。
很多在校学生欠了那么多钱之后,每天的利息都非常之高,雪球还会越滚越大,像一些平台还需要交逾期管理费,这样加起来,年化利率可能都有百分之好几百。这是根本还不起的,再加上有些借贷公司通过暴力等非法的手段催收,很容易对这些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于是就产生了像厦门女生那样严重的后果。
根据马卫东介绍,目前,“今济计划”已经吸引了不少阳光投资人的目光。据统计,已经有一千三百万的资金意向,用来支持这些深陷泥潭的学生。
他对易简财经表示,投资这个项目的人,其实目的不在于理财,而是给年轻人一个新生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重回校园,“我们为什么没有直接替他们还了,让他几年后直接还本金就好。因为我们希望他们能有契约精神,同时也能够给阳光投资人一定的收益,他们不仅仅给学生出钱了,而且对于那些学生未来有关心和指导。”
马卫东还称,在年轻人快要坠入泥潭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目前,今借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网络借条平台,是传统纸质借条的替代品,用户在注册时必须填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也为“今济计划”提供了金融安全保证。
各方频频出手
而面对如此恶劣的校园贷事件,除了今借到的“今济计划”,各方也有频频出手,试图从根源解决“校园贷”的问题。
去年8月,中国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之后,银监会也两度发声,要求规范“校园贷”。此外,广州、上海、重庆、深圳等地也都纷纷出台了“校园贷”的相关规定,其中既有行业协会主动“自律”,也有教委等部门拉出“负面清单”。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
今年4月,银监会更是发布了《关于银行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给校园贷划了四条红线:
1、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
2、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
3、不得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
4、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不过,马卫东对易简财经表示,监管部门对校园贷问题非常的重视,也提出了不少政策和解决办法,但是仅仅禁止向未满18岁的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这个限制显然是不够的。若按银监会的规定,未满18岁的大学生最多只能覆盖到大一学生,而出现问题的往往是大二大三的学生,那么这个政策就不一定能克制“裸贷”的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