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站在卡夫卡和祖母的肩膀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就《百年孤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站在卡夫卡和祖母的肩膀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就《百年孤独》

在读《百年孤独》时,你相信马尔克斯说的话吗?

2014年3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度过87岁生日(Edgard Garrido/Reuters)

当被问到他是如何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加西亚·马尔克斯告诉《巴黎评论》,这一切起源于卡夫卡的《变形记》。他说:“第一行字几乎要使我从床上跳下来,它太令人震惊了。卡夫卡写道:‘格利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对自己说,我还不知道,竟然有人能用这种方式写作,如果我早一点知道的话,我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写东西了。于是,我立马投入了短篇故事的创作中。”

这自然让人们想起《百年孤独》那一段有名的开场白:“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卡夫卡的影响贯穿了整部小说,马尔克斯接受了他的观点: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在《百年孤独》第一章中,我们就遇到了一个男人,他在老去之后又重获青春;我们听到了来自未来的精准预言;我们还被告知一只母鸡“下了一百个金蛋”,并且看到磁铁能让钉子从房梁和家具中挣脱出来。马尔克斯构造的这个世界,万全不受限于物理规律和现实传统观念的制约。

马尔克斯还从卡夫卡身上学到了另一件事:无论一个人的观念如何反常,他的叙事声音都应该直率。一个冰块与总在浴室缠着你的鬼怪一样稀松平常,将出生的婴孩可能会长有猪尾巴,在这些对于奇妙世界的描述中,你总能觉察出惊奇的成分。

然而,卡夫卡并非唯一一位影响马尔克斯写作的人,这位哥伦比亚作家将他的故事创作风格部分归因于他的祖母。“她说的那些事情听起来神奇而精彩,但她在讲述的时候,却是一副极为自然的口吻......最重要的是她脸上的表情,她在讲故事的时候神色没有一点儿变化,这令所有人震惊。在之前创作《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试图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去相信这个故事。后来我发现,我要做的是相信这个故事,并且用我祖母讲故事时的那种神情把它写出来,那是一张砖头一样的面孔。”

在马尔克斯笔下几个著名砖头面孔出现的场景中,较早的一个是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亡。他死在浴室,很明显是自己在头部开的枪(尽管我们还没完全弄清楚他的死亡方式)。一声枪响之后,我们读到了“血线”延伸的过程:它“流到街上,沿着起伏不平的便道径直向前,经台阶下行,爬上路栏,绕过土耳其人大街,右拐又左拐”。在描述血线如何穿过马孔多镇时,马尔克斯就像在描述交通路况一样,采用了一种描述既定事实的腔调。

一方面,对“血线”的描写给人的感觉,似乎就和我最近沿A140公路前往克罗默(Cromer)的旅行一样普通。另一方面,它不仅仅只是一段血线,这血还有足够好的礼节,它紧贴墙边“以免弄脏地毯”。血迹带着目标流动,它要提醒小说中的女族长乌尔苏拉——她的儿子死了。随着这血线的延伸,我们想到了秋海棠,乌尔苏拉正在厨房里打鸡蛋,她惊呼道“圣母在上”,继而闻到了一股火药味。这些都是马尔克斯笔下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他对感官细节的描绘是如此丰富。

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血流回他母亲身边更悲伤的事情呢?或者还有什么比这更蠢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一个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世界中?它难道不正如一个一切都无意义的世界一样吗?就因为掌管这个世界的唯一法则是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还能将自己的信仰支撑到什么时候呢?

每每读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总觉得很难信服。但在阅读《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却能让回旋在脑海中的那个声音安静下来。当我跟随血线前进的时候,确实有声音在问“这是真的吗?”可这并没有阻止我读到血线流回乌尔苏拉身边时所感觉到的情感共鸣。马尔克斯有一股力量,他能让人相信他写的东西。他说:“一个小说家可以在创作中为所欲为,只要人们相信他笔下的世界。”而关于他的写作,最神奇的事情可能就是我们确实相信他所写的东西。

(翻译:朱瑾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working magic with 'brick-faced' realis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站在卡夫卡和祖母的肩膀上,加西亚·马尔克斯写就《百年孤独》

在读《百年孤独》时,你相信马尔克斯说的话吗?

2014年3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度过87岁生日(Edgard Garrido/Reuters)

当被问到他是如何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加西亚·马尔克斯告诉《巴黎评论》,这一切起源于卡夫卡的《变形记》。他说:“第一行字几乎要使我从床上跳下来,它太令人震惊了。卡夫卡写道:‘格利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对自己说,我还不知道,竟然有人能用这种方式写作,如果我早一点知道的话,我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开始写东西了。于是,我立马投入了短篇故事的创作中。”

这自然让人们想起《百年孤独》那一段有名的开场白:“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卡夫卡的影响贯穿了整部小说,马尔克斯接受了他的观点: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在《百年孤独》第一章中,我们就遇到了一个男人,他在老去之后又重获青春;我们听到了来自未来的精准预言;我们还被告知一只母鸡“下了一百个金蛋”,并且看到磁铁能让钉子从房梁和家具中挣脱出来。马尔克斯构造的这个世界,万全不受限于物理规律和现实传统观念的制约。

马尔克斯还从卡夫卡身上学到了另一件事:无论一个人的观念如何反常,他的叙事声音都应该直率。一个冰块与总在浴室缠着你的鬼怪一样稀松平常,将出生的婴孩可能会长有猪尾巴,在这些对于奇妙世界的描述中,你总能觉察出惊奇的成分。

然而,卡夫卡并非唯一一位影响马尔克斯写作的人,这位哥伦比亚作家将他的故事创作风格部分归因于他的祖母。“她说的那些事情听起来神奇而精彩,但她在讲述的时候,却是一副极为自然的口吻......最重要的是她脸上的表情,她在讲故事的时候神色没有一点儿变化,这令所有人震惊。在之前创作《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试图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去相信这个故事。后来我发现,我要做的是相信这个故事,并且用我祖母讲故事时的那种神情把它写出来,那是一张砖头一样的面孔。”

在马尔克斯笔下几个著名砖头面孔出现的场景中,较早的一个是何塞·阿尔卡蒂奥的死亡。他死在浴室,很明显是自己在头部开的枪(尽管我们还没完全弄清楚他的死亡方式)。一声枪响之后,我们读到了“血线”延伸的过程:它“流到街上,沿着起伏不平的便道径直向前,经台阶下行,爬上路栏,绕过土耳其人大街,右拐又左拐”。在描述血线如何穿过马孔多镇时,马尔克斯就像在描述交通路况一样,采用了一种描述既定事实的腔调。

一方面,对“血线”的描写给人的感觉,似乎就和我最近沿A140公路前往克罗默(Cromer)的旅行一样普通。另一方面,它不仅仅只是一段血线,这血还有足够好的礼节,它紧贴墙边“以免弄脏地毯”。血迹带着目标流动,它要提醒小说中的女族长乌尔苏拉——她的儿子死了。随着这血线的延伸,我们想到了秋海棠,乌尔苏拉正在厨房里打鸡蛋,她惊呼道“圣母在上”,继而闻到了一股火药味。这些都是马尔克斯笔下特有的魔幻现实主义描写,他对感官细节的描绘是如此丰富。

还有什么比一个儿子的血流回他母亲身边更悲伤的事情呢?或者还有什么比这更蠢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一个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世界中?它难道不正如一个一切都无意义的世界一样吗?就因为掌管这个世界的唯一法则是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我们还能将自己的信仰支撑到什么时候呢?

每每读到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总觉得很难信服。但在阅读《百年孤独》的过程中,我却能让回旋在脑海中的那个声音安静下来。当我跟随血线前进的时候,确实有声音在问“这是真的吗?”可这并没有阻止我读到血线流回乌尔苏拉身边时所感觉到的情感共鸣。马尔克斯有一股力量,他能让人相信他写的东西。他说:“一个小说家可以在创作中为所欲为,只要人们相信他笔下的世界。”而关于他的写作,最神奇的事情可能就是我们确实相信他所写的东西。

(翻译:朱瑾东)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卫报

原标题: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working magic with 'brick-faced' realism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