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扫黄打非网今日发表消息称,根据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部署,浙江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公安部门,对“老虎”网络直播平台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一案进行了深入调查。截至目前,已有12名涉案人员被抓获。其中,通过网络直播传播淫秽色情信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黄鳝门”女主播也被抓获。
监管部门对于直播平台的再次出手,与往常一样,引起一篇哗然。
诚然,这不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对违规直播平台和主播进行查处。甚至原本基于商业行为对直播平台软件进行加持的苹果App Store也在前不久下架了被曝光存在涉黄内容的火山直播、麻椒直播、馒头直播等平台。
虽然监管屡屡出手,直播平台涉黄、刷单等丑闻却也“生生不息”,这对于入局直播行业的投资方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场“冰与火”的淬炼。
资本深藏的期待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16中国移动直播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直播市场在经历2008年至2011年的探索期、2012年至2014年市场启动期后,在2015年已到达高速发展期。而2016年也被众多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这一年在监管之手频频把控和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下,直播行业却也引来各路资本的加持,令创投圈为之侧目。但直播内容的“美丽与哀愁”一直伴随着资本的野望和平台的突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播平台数量已超过200家,并且在直播出现之初,市场嗅觉敏锐投资方进行了布局。直播平台发轫者映客获得了昆仑万维、赛富基金、金沙江创投和紫辉创投等的青睐,斗鱼TV有腾讯、红山资本、南山资本等的助力,花椒直播则有360注资,欢聚时代则加持了虎牙直播和知牛财经,IDG投资了B站、风云直播、章鱼TV、ULOOK.TV,合一集团投资了火猫TV、来疯、光圈直播……不少投资机构、明星投资人、上市公司和大体量企业的名字市场出现在直播平台的融资名单里,视频直播、游戏直播、秀场直播、弹幕直播、移动类直播、财经类直播、音频直播等直播形式也让不少平台吸粉无数。
资本入局,期待通过直播变现,这无可厚非。直播平台虽然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但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平台烧钱抢夺资源,直播网红也身价高涨,为博流量涉黄、刷单等现象屡屡见诸市场。 花投资方的钱砸流量、用流量换投资、再用钱刷单买流量、甚至用涉黄“擦边球”吸引流量,成为一些直播创业者增加投资方信心的“法宝”。
监管带来的“意外”?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国家网信办、文化部等部门也对直播平台上的涉嫌传播淫秽视频事件进行过监管。另外,去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互联网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但这似乎没有遏制部分直播平台“群魔乱舞”的现象。2017年,除了文章开头的提到的“监管之手”,年初多个监管部门的联合检查组,封禁违规主播账号3万多个,关闭直播间将近9万间。类似动作并不罕见。
这样不断挑战监管底线的“法宝”与投资方当时所预料和期许会不会背道而驰?在直播观看者并未设定年龄限制的当下,如此“法宝”对未成年人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来说,是不是成长路上的一场“罪与罚”?
当然,在看似红火的网红经济中,其实在去年8月移动直播就开始从风口浪尖上回落。在易观的统计中,去年9月泛娱乐直播领域人均单日启动次数降到了5.99次,并开始在这一区间上下徘徊,而在去年的前八个月中,这个数据从来没有低于过8次。如此,如何吸引更多的粉丝、提高用户留存、获得高收入和流量的问题摆在了众多直播平台的眼前,也成为投资方会不会继续加持直播创业的砝码之一。
在此情况下,个别主播的极端行为和一些直播平台对此的“默许”,一定程度上暴露的是直播平台的运作机制和优质内容的匮乏问题。让人不禁感叹:直播行业难道资本旺火、内容虚火?(人民创投:黄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