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这其实是一大堆负面情绪的集合。根据个体的背景情况,个性特征和人生境遇的差异,“负担者综合症”也会有多种表现模式。
Valerie Young博士将“负担者综合症”分为以下几类:完美主义者、超人、天才、执拗的个人主义者和行业专家。在她的著作——《成功女性的秘诀:为何身陷负担者综合症?如何战胜它?》中,Young博士阐述了几十年来研究成功人士内心中“蒙骗他人”心理的成果。
在心理学家Pauline Rose Clance博士和Suzanne Imes博士的工作基础上,Young博士发现了一些“负担者综合症”患者的内心活动规律。在日常交流中,这样的分类常常被人们忽视,但事实上,“负担者综合症”在阻碍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让个人养成了坏习惯。
以下是Young对于“负担者综合症”的分类,并附有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你可以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进。
1. 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与“负担者综合症”通常一起出现。通常完美主义者都会为自己设立高标准,一旦失败,他们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和担忧未来的负面情绪里。不管完美主义者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十足的控制狂,想要每件事情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做好。 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完美主义者吗?看看下面的问题吧:
- 你有被旁人叫过“小领导”吗?
- 你是否难以委托他人?哪怕你知道完全可以让别人来分担业务,却依然担心后果?
- 当你没有收获他人的好评时,是否会责怪自己没有及时反思工作?
- 你是否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所做的工作都要100%完美?
对于这类完美主义者,他们认为成功只是自己的下限。但这种心态,实际上既无成效也不健康。如果想要避免奔溃的情绪、找到满足感和培养自信心,庆祝眼下所得的成就是很有必要的。
学会从容地吸取教训,并把失败当作成长历程的一部分,并强迫自己在“万事俱备”前开工。事实上,根本就没有开工的“绝佳时刻”,而你的工作也不会100%无漏洞。当你越快地接受这个现实,你的成长速度也就越快。
2. 超人
拥有这种心态的人,认为与有能力的同事相比,他们是华而不实的。因此,他们会强迫自己更努力地工作,来让自己看起来是够格的。但这样的“加班加点”,只是对于内心不安全感地错误掩饰。过量的工作不仅会伤害身心健康,也会影响与同事间的关系。不确定你是不是这一类人?
- 你是否也要等到同事们都下班了,才肯离开?哪怕你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 在休息和停工期间,你是否倍感压力并认为在荒废时光?
- 你是否牺牲了个人兴趣爱好的时间,而去工作?
尽管获得很多成就,你是否依然觉得自己与职称并不相配?因此,你是不是想要通过工作更努力,花费更多时间,来向旁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负担者综合症”的工作狂们对于工作中的自我证明,尤为着迷。首先,要尝试让自己远离这种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态。因为只有你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周边旁人。在另一方面,也要学会接受有建设意义的批评,而非个人看法。当你越来越学会“只证明自己”时,也可以培养内在自信——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那时候你就可以走出原先不停地衡量工作量的怪圈。
3. 天才
被贴上“天才”这一标签的人,通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天赋而非个人努力。也就是说,万一需要很努力才可以做成某件事情时,天才们就会认为自己很差劲。
这一类“负担者综合症”个体,和完美主义者一样,自我要求实在太高。但与完美主义者不同的是,天才并不会根据荒谬的期待来评价自己,而是依据是否可以一次性成功。当无法迅速又顺利地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们就开始自我怀疑。 你是否属于这一类群体呢?
- 通常情况下,你会毫不费力地做好一件事吗?
- 你会记录下所有拿“全A”和“全优”的情况吗?
- 在小时候,家人和同伴会说你是“那个聪明的小孩”吗?
- 你坚信可以自己做好所有事情,所以是否不喜欢导师的存在?
-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自信心会降到谷底吗?你认为没有做好任务,会让你有些许羞耻感吗?
- 因为尝试新事物的不适感,你会避免一些不熟悉领域的挑战吗?
想克服这种心态,你需要 把自己当成成长中的新手。对于所有人来说,哪怕是自信心最强的人,完成眼下的重要事务也只是漫长学习生涯的一小步。
当你的水平离内心高标准还很远时,不要一味打击自己,而是明确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办法。
比如说,如果你想要扩大自身的职场影响力,那么比起一味承认自己“不够格”,努力提高演讲技能要有用得多。
4. 执拗的个人主义者
认为寻求帮助=承认自己是个骗子的人,就是Young博士所说的执拗的个人主义者。独立自主是良好的个人素质,但并不需要拒绝那些可以用来提升自己的帮助。 不确定你是不是这种人?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吧:
- 你是否坚信自己一定要独立完成任务?
- “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类似这种话,你是否经常说?
- 你是否总把需要他人帮助的请求改口成项目要求,而非自己的个人需要?
5. 行业专家
这一类人群总觉得雇主被他们蒙蔽了,因此很害怕被贴上 “无经验”或是“没水准”的标签。
- 除非你满足了每一条招聘要求,不然你是不是根本不会去申请工作?
- 在需要提高技能的意识驱动下,你是否一直在寻求新的培训项目和行业证书,希望以此来达到成功?
- 当别人称你为专家时,你是否会感到不适?
我们要承认学无止境这个事实,增强技能点当然可以帮你在职场中不断进步,并保持竞争力。但如果想要做得事情太多,反而会导致拖延。所以要实行恰到好处的学习计划,在需要掌握的时候去学习新技能,而不是囤积一大堆待学习的知识。
要明白向他人求助,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去问问同事。如果你觉得一个问题解决起来很棘手,那就向专业顾问或职业咨询师寻求建议。同样,指导下级也可以帮你发掘内在潜能,在你分享自己的才能时,“负担者综合症”引发的负面情绪也会被治愈。
不管你认为自己的背景有多特殊,只要你陷于自卑的泥潭,那么你就不是独自一人。研究显示,70%的人在职业生涯中都感受过“负担者综合症”带来的心理压力。
如果你正在被这种情绪所拖累,反而也是寻求改变、机会,塑造新魅力、新关系的关键节点。
能有多难呢?就从今天开始,尝试接受和理解自己吧。
翻译:周雅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