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分贝通兰希:怎么玩帮企业省钱的SAAS生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分贝通兰希:怎么玩帮企业省钱的SAAS生意

分贝通整合了在差旅、用车、采购、体检等因公消费场景中的高性价比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控和消费。

品途公司志 作者:Lily

酒店、机票、租车、打车、采购、用餐......作为企业的高频支付支出,每个月总有那么一阵儿公司里会上演报销总动员。每个人都要放下手边的工作,要么贴票,要么签字,要么打款,感受着报销带来的烦恼。

这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在管理上造成很大压力,汇总上来的报销金额更是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如果把这些具体的因公消费场景变成一门生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为企业觅得低价供应商,企业负担的采购成本少了;将报销流程智能化,把员工从繁琐的报销事务中解放出来,这何尝不是一门好生意?

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投资人出身的兰希懂得如何把SaaS服务和消费平台有机嫁接在一起,在提升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帮助企业有效管控各项开支,让企业把钱花得明白放心。

恰因如此,兰希争取到IDG资本的支持后,毅然决然地拉上小伙伴黄橙踏上创业之旅,投身于企业服务的事业中。

怎么帮企业省下20%

当中国互联网+还在烧钱买用户的时候,美国已经形成了To B企业服务市场的规模发展。从独角兽数量来说,在美国To B企业要比To C企业更多,它们单体虽然不像Facebook体量那么大,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还是很多的,但在中国90%的互联网独角兽是To C企业。

“这意味着企业级市场还比较初期,To B实际上是很大的赛道。”将时针拨回到2015年,投资人出身的兰西,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深知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必将迎来爆发性机遇。

兰希和他的小伙伴们一直在寻找市场痛点,不断重新分析企业消费的整个交易过程。“我发现当前企业报销流程很繁琐,从员工垫款、报销、贴票,到领导签字,再到财务打款,这些都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管理负担。”兰希在接受品途独家专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企业各种因公消费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开销和难以管控的情况,而依靠传统行政或财务去管控费用,相当低效,且作用有限。大量成本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在中国经济下行环境下,节流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基于以上洞见,兰希决定重构“整合低价供应商” +“信用消费”+“智能化管控”新业态,而分贝通也伴随着“全流程管控的企业消费平台”的定位应运而生。

“我们整合了在差旅、用车、采购、体检等因公消费场景中的高性价比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控和消费。” 兰希介绍说。

比如,在机票消费场景中,分贝通直连多家优势供应商资源,在超过70%的航线上拥有价格优势;而在酒店消费场景中,分贝通汇聚了全国23.7万家酒店资源,让企业能够享受到大客户的优惠价待遇。

在场景消费管控方面,分贝通提供预算管理、消费规则、省钱提醒等SaaS管控模块,可有效降低企业的因公消费开支。通过数据分析,分贝通测算出了一项结果:通过全流程管控,能为每家企业每月节省20%的相关开支,并且可以用可视化数据,让企业清楚地看到钱都省在哪儿了。

便于财务管理也是分贝通的一大卖点。“员工以前因公消费都需要经历繁琐的报销流程,现在通过分贝通APP下单,由我们垫资,企业下月还款,我们统一开票,让员工告别繁琐的报销流程,而企业只需花费3000元不到的软件使用年费,就能减少1年的出纳人员成本。”

为了满足企业更精细化管控需求,分贝通也向企业提供了灵活的配置模块,便于企业管理者将内部因公消费的规定,配置到分贝通的系统中。

兰希继续说道:“我们与滴滴开展了战略合作,相互打通了业务接口,打个比方说,企业规定员工加班到9点以后最多可报销60元车费,那么当员工使用分贝通打快车,打车费是68元的话,由我们向企业先行垫付60元,剩下的8元由员工个人直接支付。”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儿。因为有了“先消费,后买单”的服务机制,让企业多了一笔随时可调用的信用额度,而对分贝通来说,高频消费所带来的交易流水也能产生规模效应。如此看来。分贝通并不是一家简单的卖SaaS软件的公司,兰希要做的事情显然更多。

与巨头为敌?

话说回来,如果分贝通也做差旅管理的生意,岂不是与某些OTA企业形成了直接竞争?兰希解释:“我们和当前OTA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多是差旅供应商,无法帮企业解决消费管控这个痛点,我们则更多的是做企业的SaaS服务。

目前市场上有比较多单纯做SaaS的软件,走电子报销路线,把报销流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场景消费管控的根本问题,核心是没法嵌入消费场景内去管控,这也没有完全解决企业的痛点。”

企业SaaS服务的行业现状,给了兰希机会。“我们觉得纯SaaS这个事情规模效应偏低,而SaaS+消费的结合则具备后端交易流水带来的想象空间。”

而在另一端,巨头对于2B市场的渗透也很看重,比如阿里系的钉钉,那么分贝通如何处理它们的竞争关系?

兰希表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和接入的关系。”

在兰希看来,不同的企业在同一个领域内经营的宽度和深度会有差别,钉钉这样的企业往往会提供自己比较擅长的某一方面服务。本质上钉钉其实是个OA系统,OA是企业服务里的第一大入口,就好比微信是2C的入口一样,钉钉主要做企业管理,给员工提供内部沟通、考勤签到、电话会议等服务,我们做企业消费,给企业提供吃住行方面的成本管控、信用消费、行程规划等服务。

可以看到,分贝通的运作模式虽和OTA企业有几分相似,但是它们的服务侧重是有区隔的;分贝通的领域和钉钉不仅不是重叠的,反而是互补的。正因为在巨头之间找到了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分贝通很顺利地拿到了IDG资本的投资。

赚大中型企业的钱

兰希和他的分贝通走过了创业的探路阶段,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成立1年多以来,通过市场推广,分贝通已获得近5000家中小型企业客户。但通过数据分析,兰希发现,这其中最有效的几百家体量较大的中型企业贡献了80%的交易流水。

复盘过往, 资本市场在2016年开始很看好SaaS服务这个大领域,很多资本进来说中小企业的SaaS服务是片蓝海市场。

“但事实上,我相信大家跑了一圈后都会得到结论:销售如漏斗,在企业级客户里面筛出的优质客户一定不是小企业,而是中大型企业。”兰希总结道,如果一直服务小企业就会陷入死循环,你会陷进去,爬不出来,小企业的通病是付费能力差,在生命周期上也存在很大风险。

在未来的商业体系中,分贝通选择服务的客群是中大型企业,乃至特大型企业。“我们会从服务中型企业开始切入,整个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再往上走就你会发现还能服务几个大企业,当你把服务大企业的那套能力标准化、产品化后,你会发现你能服务一圈更大的企业,再往上你就服务特大型企业,它一定是这样子螺旋上升的。”

目前分贝通正在准备新一轮融资的路上,兰希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认同分贝通理念的投资人携手并进。

根据财务测算,依托强大的造血功能,分贝通预计能在2017年年底走向盈利。

“企业服务市场需要培育企业客户的过程,B端的特点就是前期的投入非常高,后期随着规模效应的产生而开始逐步盈利。” 基于分贝通过去一年多的发展,兰希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分贝通兰希:怎么玩帮企业省钱的SAAS生意

分贝通整合了在差旅、用车、采购、体检等因公消费场景中的高性价比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控和消费。

品途公司志 作者:Lily

酒店、机票、租车、打车、采购、用餐......作为企业的高频支付支出,每个月总有那么一阵儿公司里会上演报销总动员。每个人都要放下手边的工作,要么贴票,要么签字,要么打款,感受着报销带来的烦恼。

这对于企业而言,不仅在管理上造成很大压力,汇总上来的报销金额更是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如果把这些具体的因公消费场景变成一门生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为企业觅得低价供应商,企业负担的采购成本少了;将报销流程智能化,把员工从繁琐的报销事务中解放出来,这何尝不是一门好生意?

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投资人出身的兰希懂得如何把SaaS服务和消费平台有机嫁接在一起,在提升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帮助企业有效管控各项开支,让企业把钱花得明白放心。

恰因如此,兰希争取到IDG资本的支持后,毅然决然地拉上小伙伴黄橙踏上创业之旅,投身于企业服务的事业中。

怎么帮企业省下20%

当中国互联网+还在烧钱买用户的时候,美国已经形成了To B企业服务市场的规模发展。从独角兽数量来说,在美国To B企业要比To C企业更多,它们单体虽然不像Facebook体量那么大,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还是很多的,但在中国90%的互联网独角兽是To C企业。

“这意味着企业级市场还比较初期,To B实际上是很大的赛道。”将时针拨回到2015年,投资人出身的兰西,对行业发展趋势有着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他深知中国的企业级服务市场必将迎来爆发性机遇。

兰希和他的小伙伴们一直在寻找市场痛点,不断重新分析企业消费的整个交易过程。“我发现当前企业报销流程很繁琐,从员工垫款、报销、贴票,到领导签字,再到财务打款,这些都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管理负担。”兰希在接受品途独家专访时表示。

“另一方面,企业各种因公消费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的开销和难以管控的情况,而依靠传统行政或财务去管控费用,相当低效,且作用有限。大量成本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在中国经济下行环境下,节流才是企业的生存之道。”

基于以上洞见,兰希决定重构“整合低价供应商” +“信用消费”+“智能化管控”新业态,而分贝通也伴随着“全流程管控的企业消费平台”的定位应运而生。

“我们整合了在差旅、用车、采购、体检等因公消费场景中的高性价比供应商,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管控和消费。” 兰希介绍说。

比如,在机票消费场景中,分贝通直连多家优势供应商资源,在超过70%的航线上拥有价格优势;而在酒店消费场景中,分贝通汇聚了全国23.7万家酒店资源,让企业能够享受到大客户的优惠价待遇。

在场景消费管控方面,分贝通提供预算管理、消费规则、省钱提醒等SaaS管控模块,可有效降低企业的因公消费开支。通过数据分析,分贝通测算出了一项结果:通过全流程管控,能为每家企业每月节省20%的相关开支,并且可以用可视化数据,让企业清楚地看到钱都省在哪儿了。

便于财务管理也是分贝通的一大卖点。“员工以前因公消费都需要经历繁琐的报销流程,现在通过分贝通APP下单,由我们垫资,企业下月还款,我们统一开票,让员工告别繁琐的报销流程,而企业只需花费3000元不到的软件使用年费,就能减少1年的出纳人员成本。”

为了满足企业更精细化管控需求,分贝通也向企业提供了灵活的配置模块,便于企业管理者将内部因公消费的规定,配置到分贝通的系统中。

兰希继续说道:“我们与滴滴开展了战略合作,相互打通了业务接口,打个比方说,企业规定员工加班到9点以后最多可报销60元车费,那么当员工使用分贝通打快车,打车费是68元的话,由我们向企业先行垫付60元,剩下的8元由员工个人直接支付。”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儿。因为有了“先消费,后买单”的服务机制,让企业多了一笔随时可调用的信用额度,而对分贝通来说,高频消费所带来的交易流水也能产生规模效应。如此看来。分贝通并不是一家简单的卖SaaS软件的公司,兰希要做的事情显然更多。

与巨头为敌?

话说回来,如果分贝通也做差旅管理的生意,岂不是与某些OTA企业形成了直接竞争?兰希解释:“我们和当前OTA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后者多是差旅供应商,无法帮企业解决消费管控这个痛点,我们则更多的是做企业的SaaS服务。

目前市场上有比较多单纯做SaaS的软件,走电子报销路线,把报销流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没有很好的解决场景消费管控的根本问题,核心是没法嵌入消费场景内去管控,这也没有完全解决企业的痛点。”

企业SaaS服务的行业现状,给了兰希机会。“我们觉得纯SaaS这个事情规模效应偏低,而SaaS+消费的结合则具备后端交易流水带来的想象空间。”

而在另一端,巨头对于2B市场的渗透也很看重,比如阿里系的钉钉,那么分贝通如何处理它们的竞争关系?

兰希表示,“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更多的是合作和接入的关系。”

在兰希看来,不同的企业在同一个领域内经营的宽度和深度会有差别,钉钉这样的企业往往会提供自己比较擅长的某一方面服务。本质上钉钉其实是个OA系统,OA是企业服务里的第一大入口,就好比微信是2C的入口一样,钉钉主要做企业管理,给员工提供内部沟通、考勤签到、电话会议等服务,我们做企业消费,给企业提供吃住行方面的成本管控、信用消费、行程规划等服务。

可以看到,分贝通的运作模式虽和OTA企业有几分相似,但是它们的服务侧重是有区隔的;分贝通的领域和钉钉不仅不是重叠的,反而是互补的。正因为在巨头之间找到了能够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分贝通很顺利地拿到了IDG资本的投资。

赚大中型企业的钱

兰希和他的分贝通走过了创业的探路阶段,是时候做个总结了。

成立1年多以来,通过市场推广,分贝通已获得近5000家中小型企业客户。但通过数据分析,兰希发现,这其中最有效的几百家体量较大的中型企业贡献了80%的交易流水。

复盘过往, 资本市场在2016年开始很看好SaaS服务这个大领域,很多资本进来说中小企业的SaaS服务是片蓝海市场。

“但事实上,我相信大家跑了一圈后都会得到结论:销售如漏斗,在企业级客户里面筛出的优质客户一定不是小企业,而是中大型企业。”兰希总结道,如果一直服务小企业就会陷入死循环,你会陷进去,爬不出来,小企业的通病是付费能力差,在生命周期上也存在很大风险。

在未来的商业体系中,分贝通选择服务的客群是中大型企业,乃至特大型企业。“我们会从服务中型企业开始切入,整个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再往上走就你会发现还能服务几个大企业,当你把服务大企业的那套能力标准化、产品化后,你会发现你能服务一圈更大的企业,再往上你就服务特大型企业,它一定是这样子螺旋上升的。”

目前分贝通正在准备新一轮融资的路上,兰希希望能与志同道合、认同分贝通理念的投资人携手并进。

根据财务测算,依托强大的造血功能,分贝通预计能在2017年年底走向盈利。

“企业服务市场需要培育企业客户的过程,B端的特点就是前期的投入非常高,后期随着规模效应的产生而开始逐步盈利。” 基于分贝通过去一年多的发展,兰希对未来充满信心。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