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三傻大闹宝莱坞]让人看到宝莱坞亦有如此辛辣深邃的佳作,让人记住阿米尔·汗。
如今[摔跤吧!爸爸]又用一场令人赞绝的摔跤运动,在国内掀起起观众的一片热血呐喊。然而我们看到了马哈维亚父爱深沉,却不知道阿米尔·汗执行增肥瘦身计划只为给角色带来的真实感;我们看到女孩在沙地里打滚摔跤,却不知道拍戏前这项运动对她们来说是从零开始。
我们看到了阿米尔·汗的含辛茹苦,却不知道真正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决心要用电影行动来改变印度落后价值观的态度。
与不公摔跤吧
■吸引你参演[摔跤吧!爸爸]的原因是什么?
□阿米尔·汗:看到剧本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是一个能让你又开心又感动的故事,因为是家庭题材,所以能触及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电影中爸爸和女儿们的经历也会让观众很有共鸣,带给观众很多希望与启迪。在你观看这部电影时,能感受到不同的情绪。
▲阿米尔·汗透露,当他读到这个故事,就爱不释手,迫不及待想要参与
■拿到剧本是什么时候?
□阿米尔·汗:那时我刚刚拍完[我的个神啊],如果你看过照片,就知道我那时候很瘦,体脂率可能只有9%,那身材还是相当好的(笑)。
然后导演告诉我,在这部电影里我要演一个胖子,所以我就为此去增重,改变身材。因为我太爱这部片子了,所以做什么都愿意。
■据说你之前打算十年后再接[摔跤吧!爸爸],为什么改变主意?
□阿米尔·汗:我太喜欢这个故事了。
我跟导演涅提·蒂瓦里说,我想参演,但如果五年后或者十年后再拍,我年纪够大了,就可以直接演这位老男人了。
导演说没问题,我们过段时间再开机。但从那以后,这故事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要演这部电影,越快越好(笑)。
它就像住进我心里,我恨不得马上开机才好,所以我就和导演说,咱们现在就开始吧。
▲接着,阿米尔·汗就去增肥,然后拍摄
■为了这部电影你做出了很大牺牲,影片开场你的摔跤动作场面也令人印象深刻,是亲自上阵的吗?
□阿米尔·汗:没错,我没有用替身。不仅如此,电影中的女孩们也没有用替身。我们是亲自上阵,进行真实的摔跤格斗。
为了完成好动作戏,我们有一年半的时间都在训练,在开机前训练了一年,开机后训练继续。
我们的教练是印度国家摔跤队的专职教练,在经过他的领导批准后,我们才聘请到他。
当时我们解释说,要拍摄一部关于摔跤的电影,一旦成功,会带动摔跤运动大受欢迎,他们这才答应(笑)。
得益于教练陪伴我们训练,拍摄过程非常顺利,毕竟摔跤不是一项简单运动,需要付出很多辛劳,过程中还有可能摔倒或受伤。
我们训练时都是一身伤,但幸好不仅有国家级教练,还有国家级治疗师。在训练结束后,他们来帮我们放松肌肉和治疗受伤部位。
治疗师也是全程陪伴我们一年半,是我们的援军。
■电影中,你要挑战3个年龄阶段对吗?
□阿米尔·汗:准确说是4个。
电影一开始我大约27岁,那时我在回忆自己19岁获得摔跤冠军的经历,虽然我的“青春年华”只有一个镜头(笑)!
因此我在片中分别饰演了19岁、27岁、45岁和55岁这4个不同年龄段。
■你觉得哪个年龄段的表演难度最大?
□阿米尔·汗:难度是相当的,我都需要一一经历。其实当你进入角色之后,就不必在意正在表演哪个年龄段。
真正困难的是身体上的变化,拍摄中年马哈维亚的戏份时,我需要增重到97公斤,那时候我的体脂率是28%,然后我又需要减重来饰演年轻时的马哈维亚。
▲阿米尔·汗表示,“返老还童”的过程非常艰难,拍摄时需要严格控制食谱和饮水,最终体脂率下降到9%
■你怎样看待演员控制体重等外在形体特征来辅助表演?
□阿米尔·汗:体重变化能够使我更快进入角色。
(马哈维亚)一度很胖,但当他决定成为一名优秀的摔跤手时,他将自己的身材控制得非常棒,当然,他后来不再有健美的身材(笑)。
对我来说,身材和体重的变化意味着表演方式也要相应转变,连呼吸方式都是。
增重之前,我的脉搏非常低,大约是每分钟48次。但体重在97公斤的时候,我早上醒来测试脉搏,是每分钟95次。
这几乎变快了一倍,因此我的身体自觉感受到压力。
■马哈维亚是一位严厉到几乎不近人情的父亲,常常因为训练而夺取女儿们的一切娱乐与自由,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教育方式?
□阿米尔·汗:我当然和马哈维亚一点都不像(笑)!我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任何事,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按他们喜欢的方式生活。
而我饰演的马哈维亚,也是真实存在的人,他对女儿非常严厉,起先她们十分叛逆,不喜欢摔跤,但后来她们对摔跤产生了兴趣。
因此电影需要十分精准地捕捉到不同阶段的转变,我也要尽可能使自己扮演的马哈维亚具有真实感,要表现得非常严厉甚至粗鲁,强迫女儿去做事。
▲阿米尔·汗表示自己完全不是这样,也不认为需要很严厉地要求孩子
但站在马哈维亚的角度来说,他或许知道女儿有成为摔跤冠军的潜质,他不仅是父亲,更是教练。
虽然这些女孩有潜力,但有时候也需要在压力推动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你不能强迫别人成为冠军,只有拥有潜质,才有可能向冠军发起冲击,那种(想成为冠军的)渴望是深深埋在你自己心中的。
■你认为[摔跤吧!爸爸]里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是哪一点?
□阿米尔·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前方有多少阻碍,只要你足够专注,并持续努力,你就会取得成功。
当你开始尝试时,你会受到外界的反对和嘲笑。印度社会民风无比保守,尤其是在小村庄里。
摔跤被视为男性的运动,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马哈维尔让两个女儿和男孩摔跤对抗,这前所未闻,所有人都在谈论他。
而在摔跤比赛中,本身并没有女孩可以对抗。
印度大多是泥地摔跤(mud wrestling),即“Dangal”(本片原名),马哈维尔不得不让两个女儿和男孩对抗。
他足够坚持,十分明确自己在做什么,女儿也是。电影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女人并不比男人差,男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女人同样可以。
▲马哈维尔本想让儿子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但是他没有儿子,最终女儿们实现了
有一句台词一直在我脑海徘徊:“我的女儿真的比男孩差吗?”所以电影告诉我们:男女是平等的。
■电影用很多篇幅展现女子摔跤训练过程,这在此前的体育传记电影里并不常见,当时是怎样设计的?
□阿米尔·汗:指导我们的印度教练叫做Shyam Kaushal,他不仅训练我们,还负责片中全部摔跤比赛的动作设计。
在最后的比赛中,大女儿吉塔和三位国际摔跤手PK,一位应该来自澳大利亚,一位来自尼日利亚。我们花钱找来了真正的国际摔跤运动员,所以对抗的难度系数很高。
在你开始练习摔跤之初,教练让你做动作,你会大呼我怎么办得到,这么难(笑)。
你必须每天坚持练习,突然某一天你便提升了一个阶层,可以做出之前做不到的动作了。
你必须有足够坚定的信念:我可以办得到!在你完成阶段性的练习之前,将有长达三个月的努力是看不到成效的。
■你觉得[摔跤吧!爸爸]能否改变印度女性的现状,或者帮助她们自我?
□阿米尔·汗:我认为会,在印度大家非常热爱与尊敬这部电影。
它不仅仅取得了空前的票房佳绩,它背后的那种热忱,是无比强大的,这让我觉察到,电影对人的影响力真的很巨大。
▲阿米尔·汗指出,这部电影可以影响一个男人,改变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看法
■电影基调整体上比较温和,尽管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终两个女儿还是获得了成功。你认为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好吗?
□阿米尔·汗:不,这是个真实的故事(笑)。现实里,吉塔成为印度第一个获得金牌的女性,创造了历史。
我们并没有理想主义,就是一个小村庄里,一个男人真的通过努力,让两个女儿成为了国际摔跤手。
■[摔跤吧!爸爸]即将在中国上映,你觉得中国观众会像印度观众一样喜爱这部电影吗?
□阿米尔·汗:我希望如此(笑)。我认为这是一部普世性的电影,讲的是实现几乎不可能的梦想。
电影里的亲情很紧密,中国的亲情观念同样如此,所以电影和中国观众产生的共鸣同样会很强。
电影在美国、英国和中东等国家,同样刷新了印度电影在当地的票房记录,我希望电影在中国同样受到欢迎。
▲如今[摔跤吧!爸爸]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和口碑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图为中国票房网截图),满座的观众也证明这部印度电影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为好戏兴奋吧
■很多人称你为印度国宝,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号?
□阿米尔·汗:说我是印度国宝吗(笑)?真是受宠若惊!
■你知道自己在中国有很多粉丝吗?
□阿米尔·汗:说实话我之前真没想到。后来[三傻大闹宝莱坞]上映,我才知道这电影在中国居然这么火。
看到自己的作品那么受中国观众喜爱,我非常非常开心(笑)。再之后我主演的[幻影车神:魔盗激情]和[我的个神啊]也先后上映。
▲阿米尔·汗在参加[我的个神啊]的宣传活动时,发现中国有许多观众十分喜爱,就更加开心
上一次的中国之旅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你知道中国观众最好的是什么吗?是他们想要在不同的电影里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
印度观众看的(国外)电影不如中国观众多,(毕竟)只有少数地区的影院能够放映。
在我看来,中国观众可以观看世界各地的影片是一件幸事,而不少中国观众喜欢印度电影,令我格外惊讶。
■很多中国观众对你的认识正是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你觉得这部电影为什么在印度以外也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阿米尔·汗:我不知道我是如何造成了影响(笑),我甚至不知道这部电影会在中国上映。
其实,在中国上映前它在网上就很受欢迎了,因为很多人告诉我中国观众会在网上看电影看电视,如果喜欢就会相互转发。
一般情况下我应该生气,但我很开心,最起码大家能通过网络看到这部作品,因为原本我觉得这不会在中国上映。
但即使你问为什么我在印度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我也无法回答。我不是为了观众去拍,甚至不是为了印度观众去拍。
我不是为任何人去拍。我会拍是因为我很爱这个剧本,这个故事的意义。当我读剧本时我也是个观众,就像看电影的你们。
■那剧本最触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阿米尔·汗:它让我兴奋,让我感动,我爱上了这个角色,所以我想要拍。
▲阿米尔·汗立刻就想要做,本能地想要去做,因为这个角色让他兴奋
如果我总想到观众,我就会分心。而且,其实你不会知道观众到底会喜欢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所以为了开心,我也想去做。
然后我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和剧组一起辗转,在印度,在海外,我也不觉得这是一种消耗。
这是一趟旅程,最后影院上映,就是“目的地”。对我来说,这趟旅程的过程和最终结果一样重要。
■享受这个过程很重要。
□阿米尔·汗:是的。对我来说这个过程很重要,因为我用了两年时间拍这部电影。
这两年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想要挑战自己,做好它,享受这个过程。
电影上映只是一个小窗户,所以不是为了两周而活,我是为了这两年。
■两年是个很长的时间,这是通常的拍戏周期还是说只有这部电影是?
□阿米尔·汗:通常我的电影都是,有时一年半,有时两年,有时一年,比如[幻影车神:魔盗激情]。
然后一年之后[我的个神啊]出来了,再两年之后是[摔跤吧!爸爸],我下一部电影[印度暴徒]也是两年。
因为要花时间去做准备,所以当我喜欢一部剧本,那准备工作就开始了,这是我最享受的阶段,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然后就要投入拍摄,之后就是后期制作,这时我通常也不会离开。
很多演员一旦拍摄结束,就会拍下一部,但我不是,我仍然置身这部电影当中。
▲阿米尔·汗觉得自己无法离开,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
■这种精神太令人钦佩。那接拍这部电影之前,有没担心过?
□阿米尔·汗:因为我当时44岁,然后你要我演18岁,然后接受四年教育,18岁、19岁、20岁、21岁,这是我需要演的在学校应该有的阶段。
我说你在毁这部电影,因为全印度观众都知道我44岁,演18岁只会让人笑,人们不会喜欢这部电影的,他们会觉得不合理。
我告诉他们去找个年轻演员,但我仍然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
■后来为什么愿意接拍?
□阿米尔·汗:不过导演拉吉库马尔·希拉尼很坚持想要让我加入,他用三个月的时间说服我。
他告诉我一件事,他说你知道吗?兰彻这个角色能看到很重要的东西。
兰彻说的话,兰彻相信的事,你不需要欺骗,你只要活成那个样子,你就是在拍电影,不是为了成功,你只是拍一部很好的电影。
你不在规则下生活,所以如果你说这些台词,对观众来说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希望你来做兰彻,因为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兰彻,在别人身上都看不到。
▲希拉尼在阿米尔·汗身上看到了一些东西,是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
他说服了我,因为我喜欢希拉尼,相信他,尊敬他,我认为他是非常厉害的导演,我也像其他演员一样很期待跟他合作。
这次我就部不顺着本能走了,这是第一次没有跟着自己的本能走而是相信了另一个人。
■电影里你最难忘的是哪一幕?
□阿米尔·汗:有一幕,我的朋友法罕,他去父亲面前说我不想当工程师,我想做野生动物摄影师,最后他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我很感动。
我的另一个朋友拉杜很害怕很没自信,他也不是那么走运,但最后他的梦想实现了。
所以我很喜欢的另一幕就是他毕业后得到一个在学校的工作面试,他打算坐着轮椅去,在面试中,他很诚实。
这是我最喜欢的两个场景,一个是朋友法罕,一个是朋友的拉杜的。
▼
影迷互动
你最喜欢阿米尔·汗的哪部电影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