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快时尚冲击的除了传统服装品牌以及零售商,还有与它们合作的供应商,比如香港利丰集团。
最近几年,香港利丰集团的营收逐年下降。以不久前刚刚公布业绩的2016财年为例,该财年内,利丰集团营业额下降11%,利润降幅也有10.4%。而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欧美的主要客户因为受到快时尚品牌的冲击,逐年减少了订货量。
像美国老牌百货公司梅西百货及超市巨头沃尔玛就都出于这番考量减少了与利丰集团的贸易往来。比起过往每一季押宝式地通过利丰大量采购服装产品,现在它们偏向通过控制库存,以获得与两季甚至一季一更新的快时尚品牌竞争时更大的灵活性。
利丰集团前身是1906年成立于广州的华资贸易,是中国最早的华资对外出口贸易商。几经发展,现在其旗下有多家涉足不同领域的子公司,但核心业务为消费品设计、开发、采购及物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利丰集团凭借其在亚洲市场丰富的工厂及上下游产业链关系资源,为全球众多零售商及品牌提供对接各阶段供应链的服务。
而这样的供应链服务除了在快时尚品牌盛行的当下显得有些迟钝。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透明度高、流通快的背景下也显得有些落伍。
《日经新闻》在一篇报道中提到,利丰集团包括沃尔玛超市在内的部分客户已在直接寻求与生产厂商的联系。跳过利丰集团让它们能更有效控制成本,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上灵活性和自主性都更高。或者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利丰集团很难再为以前的顾客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
“我们想要创造未来的供应链。”利丰集团CEO 冯裕钧(Spencer Fung)在发布集团未来三年战略时说。在现在这样的状况下,利丰不得不开始求新求变。这从这句话还被放到利丰官方网页上作为集团战略标语也能看出。
利丰也已经为这个目标制定了实施计划。具体来看,这个三年计划有三个维度。首先是速度,鉴于大多数都需要与快时尚展开竞争,快成为首要要突破的关键点。根据利丰公布的计划,集团将在2019年前让集团从产品策划、开发到生产、运输的总耗时降至21周。目前,这一数字为40周。
除此之外,利丰还将创新和数字化列为了另外两个中心点。不过它没有对此给出更具体的数字以及实践方法,只称,希望能通过创新的模式,借由大数据的指导,为顾客以及供应商提出全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思路。预计整个三年计划将花费1.5亿美元。
“未来三年会是最令人兴奋的时间段,”冯裕钧在相关声明中表示,“我们正走在供应链数字化的道路上,这将帮助我们建立一起一个对利益相关方有好处的生态系统。我们有信心这会让我们从长期看去的商业成功,也会让我们是在保持全球供应链领导者的地位。”
听起来,利丰信心十足。但是潜在的威胁不可忽略。一方面,全球零售市场仍然不稳定。不说2018年和2019年,仅以开启三年计划的2017年看,不少零售品牌和零售商仍然业绩压力巨大,压缩库存、关闭门店都是常见的市场行为。另一面,全球政治的不确定性也让以跨国供应链对接为主要业务的利丰需要面对更大的国际贸易风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