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神作?印度电影的“高峰”不止《摔跤吧!爸爸》这一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神作?印度电影的“高峰”不止《摔跤吧!爸爸》这一座

2009-2016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印度电影中,有四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其中两部还超过了9分。

《时代》把米叔称作“印度良心”,其实他只是印度电影精神的缩影:能赚钱,且取之有道。

谁也没有想到,《摔跤吧!爸爸》竟然成为新的口碑王。

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以来,口碑炸裂,豆瓣评分高达9.2!

票房方面的表现也不错,根据艺恩的数据,截至5月12日,上映8天,累计票房2.02亿元。

在众多网友对“米叔”阿米尔 汗倾佩不已、把本片称为“神作”的时候,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称本片“三观不正”。

爸爸从小训练两个女儿摔跤,最终女儿成为了世界冠军——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啊!然而反对声音说了,这是父权对女性的压制,剥夺了女儿们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

嗯……对做出这种“何不食肉糜”评价的童鞋,小编只请泥萌速速搬好小板凳(把《摔跤吧!爸爸》捧上天的童鞋也请上前围观),花上几分钟,通过印度电影、电影市场以及影人了解一下印度社会。一句话:少年!你太不了解印度电影了!

一言不合就尬舞?这是满足观众需求

提起印度电影,相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词汇会是“闻歌起舞”,事实也确实如此。典型的印度电影被称作“马萨拉”,这个词在印地语中指“混合香料”,而“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大团圆结局等等杂糅在一起的影片。

追本溯源,得从“印度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说起。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的纪录片《亚洲电影 印度》曾解释过,在20世纪,印度穷人居多,看电影是一种奢侈的消遣方式。因此,进到电影院的人希望电影足够长,以“赚回本”。这种情况下,制作人便机智地通过加入大量歌舞片段凑足3小时,满足观众需求。此外,作为一个“爬火车”的奇葩国家必须还有一个奇葩理由——你见过在商场蹭空调的大爷大妈吗?猜对了!在炎热的印度,观众希望一举多得,用一小笔钱达成打发时间和“勤俭持家”两个目的。

(我是一条正经的分割线)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但信仰比较一致。印度教信众在印度人口中占了约80.5%的比例。湿婆作为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被奉为“舞神”。传说他创造了刚、柔两种类型的舞蹈,是人间舞蹈的开端,因此,印度人以“一言不合就尬舞”这种行为来表达对湿婆神的崇拜。

到了20世纪电影传入印度的时候,印度影人便自然的把这种习俗引入到电影制作中。而且,舞蹈本身也能跨越语言障碍,通过肢体传达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电影的这种固定风格。

印度电影就是宝莱坞?考莱坞、托莱坞、莫莱坞表示不服

全球最大的电影出产国是哪一个?“美国,美国,美国”,围观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这么想的?错!(手动滑稽)

据德勤(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每年出产电影1500—2000部,数量为全球第一。相比之下,美国和加拿大的年产量只有700部左右。

“哇!宝莱坞原来这么厉害,”是不是暗搓搓地心生佩服?又错!这1500—2000部电影可不是全部来自“宝莱坞”。世人皆知宝莱坞,甚至以其指代印度电影,但实际上宝莱坞只是印度众多影视基地的一个。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包括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这些基地在电影中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比如由宝莱坞出品的《摔跤吧!爸爸》使用的是印地语,而托莱坞出品的《巴霍巴利王》则主要使用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

印度电影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0年其市场规模为833亿卢比,预计今年将实现翻倍,达到1550亿卢比。2021年,则将突破2000亿卢比,达到2066亿卢比。

印度电影市场规模(单位:10亿/卢比)

电影能改变一个国家吗?反正印度能

好了,交代完印度电影行业的基本情况,现在该回到主题上了。为何小编说那些批评《摔跤吧!爸爸》“三观不正”的人是“何不食肉糜”呢?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印度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一直想成为世界冠军,但是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了摔跤事业。之后,他把女儿培养成了世界冠军。摔跤在印度十分流行,但这个运动是属于男人的传统运动,女性基本没有参与的权力。除此之外,印度女性还没有哪些权利呢?太多了。首先,就没有出生的权力。目前,印度仍有很多孕妇被强迫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查,如果是女婴就会被强迫流产。那么活下来的那些女孩儿呢?她们未来的人生更艰难。教育权利被剥夺,十几岁就必须嫁人,嫁人后还可能受到家庭暴力和虐待……所以,在这样的社会中,抛开真实的生存环境,去谈什么“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独立意识的自我觉醒”不是很扯淡吗?想想盖茨比的话,“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那小编为什么又邀请了那些把《摔跤吧!爸爸》捧上天的童鞋呢?当然是因为印度电影真的不缺乏神作。

印度电影起步很早,1896年电影第一次在印度上映,1913年印度出产第一部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而且发展很快,1970年代以前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在国际上也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比如,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 雷伊的电影《大河之歌》《遥远的雷声》分别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1992年的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他更是获颁终身成就奖。值得一提的是,侯孝贤深受雷伊影响,前者创作的《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恋恋风尘》可被视作雷伊的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的延续。

1970年代之后,印度电影质量开始下滑,俗套的爱情片和动作片大行其道。但最近十几年,印度电影开始改变,神作频现。比如,阿米尔·汗在2001年主演的《印度往事》,本片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高达95%,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更不用提2009年,让众多90后中年人认识米叔的《三傻大闹宝莱》,烂番茄新鲜度100%!相比之下,《摔跤吧!爸爸》只有83%。

2009-2016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印度电影中,有四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其中两部还超过了9分。你看出这些高分影片的共同特征了吗?对,就是直指印度的社会问题。1973年的《遥远的雷声》反映了1943年印度发生的饥荒,2001年的《雨季的婚礼》抨击了种姓制度,《三傻大闹宝莱坞》揭露的是教育体制问题,《我的个神啊》《小萝莉的神猴大叔》指陈的是宗教问题,而《摔跤吧,爸爸》则把刀锋指向了女性生存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这些社会问题也根深蒂固,在电影中暴露、探讨、乃至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会被请去“喝茶”吗?

印度当然也会对电影进行审查,审查机构是中央电影审核委员会,简称CBFC。CBFC的总部位于孟买,对电影实行分级制度,共四级,包括U、U/A、A、和S。

印度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及级,此级别的电影没有或者有极少的暴力和性爱内容。

U/A级:辅导级,此级别的电影含有轻微暴力和性爱镜头及语言。12岁以下儿童在成人陪同下观看。

A级:限制级,此级别的电影含有过激的暴力、性爱(包括裸体)、惊吓画面和语言。仅限18岁以上人群观看。

S级:特殊级此级别的电影只有某些特殊人群可以观看。

CBFC的审查手段除了评级,还有删减,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上映影片会被删减。但相对来说,CBFC的审查比较温和,一些小众的影片甚至不需要被审查。《我的个神啊》上映时,曾在印度引发巨大争议,反对的人烧掉了电影海报,并对CBFC的“不作为”非常不满。

米叔曾说过,“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从影生涯,但是生而为人,我确实更关心我祖国的现状以及我同胞们的处境。这是一种选择,不是我们的义务,但是如果我们想这样,是可以做到的。”

以下内容为小编的私心,其实和电影关系不很大……

米叔主持了一档脱口秀《真相访谈》,节目聚焦印度社会问题,揭露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儿童性骚扰等等。其中探讨儿童虐待的一期节目播出后,阿米尔受邀到国会作证,成功令国会通过保护儿童法案。也因此,《时代》周刊称他为“印度良心”。

下面这张图是《真相访谈》的豆瓣评分,每季都在9.5分或以上,泥萌感受一下。

中国电影行业能向印度学习些什么?

学些什么?跳舞?呵呵,想多了。当然是如何冲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啊。

在印度电影产业的整体收入中,本土票房占比近75%,海外票房占比为7%。但是在票房的年增长速度方面,海外票房为11.5%,国内市场只有8.5%。印度电影的海外观众以邻近南亚国家居多,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但由于移民数量众多,英、澳、美、加也有不少观众。2016-2017年,在北美上映的非英语影片中,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有4部来自印度,而且排名也非常靠前。正在上映的《巴霍巴利王(下)》排名第二,且票房有望继续攀升,《摔跤吧!爸爸》则排在第三位。那中国电影呢?嗯……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为我们占据了第十四名的位置。

为什么印度电影能在海外取得成功?除了移民社群产生的聚集效应,新一代印度影人的创新也非常重要。好莱坞的入侵刺激了印度影人,他们参照好莱坞的制作模式,不再把大笔钱花在明星身上(扎心了有木有),将重心转向制作团队,目前印度电影演员片酬在整部影片预算中的占比仅为15-20%。除此之外,印度电影制作人也学习好莱坞的叙事风格,同时不忘自身的文化特性,即使是以针砭时弊、讽刺的形式呈现。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重视电影产业发展,在2006年正式将电影业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据统计,印度电影的出口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好莱坞。而且随着印度电影的知名度持续上升,亚马逊、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也纷纷进入该市场,投资制作原创印度影片在全球进行发行播出。可以说,在各方的努力下,印度电影在国际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说完这么多,各位散了吧。去哪儿?电影院N刷《摔跤吧!爸爸》呀!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神作?印度电影的“高峰”不止《摔跤吧!爸爸》这一座

2009-2016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印度电影中,有四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其中两部还超过了9分。

《时代》把米叔称作“印度良心”,其实他只是印度电影精神的缩影:能赚钱,且取之有道。

谁也没有想到,《摔跤吧!爸爸》竟然成为新的口碑王。

这部电影在国内上映以来,口碑炸裂,豆瓣评分高达9.2!

票房方面的表现也不错,根据艺恩的数据,截至5月12日,上映8天,累计票房2.02亿元。

在众多网友对“米叔”阿米尔 汗倾佩不已、把本片称为“神作”的时候,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称本片“三观不正”。

爸爸从小训练两个女儿摔跤,最终女儿成为了世界冠军——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啊!然而反对声音说了,这是父权对女性的压制,剥夺了女儿们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

嗯……对做出这种“何不食肉糜”评价的童鞋,小编只请泥萌速速搬好小板凳(把《摔跤吧!爸爸》捧上天的童鞋也请上前围观),花上几分钟,通过印度电影、电影市场以及影人了解一下印度社会。一句话:少年!你太不了解印度电影了!

一言不合就尬舞?这是满足观众需求

提起印度电影,相信很多人脱口而出的词汇会是“闻歌起舞”,事实也确实如此。典型的印度电影被称作“马萨拉”,这个词在印地语中指“混合香料”,而“马萨拉”电影就是将爱情、动作、歌舞、喜剧、大团圆结局等等杂糅在一起的影片。

追本溯源,得从“印度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说起。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的纪录片《亚洲电影 印度》曾解释过,在20世纪,印度穷人居多,看电影是一种奢侈的消遣方式。因此,进到电影院的人希望电影足够长,以“赚回本”。这种情况下,制作人便机智地通过加入大量歌舞片段凑足3小时,满足观众需求。此外,作为一个“爬火车”的奇葩国家必须还有一个奇葩理由——你见过在商场蹭空调的大爷大妈吗?猜对了!在炎热的印度,观众希望一举多得,用一小笔钱达成打发时间和“勤俭持家”两个目的。

(我是一条正经的分割线)

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但信仰比较一致。印度教信众在印度人口中占了约80.5%的比例。湿婆作为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被奉为“舞神”。传说他创造了刚、柔两种类型的舞蹈,是人间舞蹈的开端,因此,印度人以“一言不合就尬舞”这种行为来表达对湿婆神的崇拜。

到了20世纪电影传入印度的时候,印度影人便自然的把这种习俗引入到电影制作中。而且,舞蹈本身也能跨越语言障碍,通过肢体传达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印度电影的这种固定风格。

印度电影就是宝莱坞?考莱坞、托莱坞、莫莱坞表示不服

全球最大的电影出产国是哪一个?“美国,美国,美国”,围观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这么想的?错!(手动滑稽)

据德勤(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在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每年出产电影1500—2000部,数量为全球第一。相比之下,美国和加拿大的年产量只有700部左右。

“哇!宝莱坞原来这么厉害,”是不是暗搓搓地心生佩服?又错!这1500—2000部电影可不是全部来自“宝莱坞”。世人皆知宝莱坞,甚至以其指代印度电影,但实际上宝莱坞只是印度众多影视基地的一个。印度其它几个主要影视基地包括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这些基地在电影中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比如由宝莱坞出品的《摔跤吧!爸爸》使用的是印地语,而托莱坞出品的《巴霍巴利王》则主要使用泰卢固语和泰米尔语。

印度电影市场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10年其市场规模为833亿卢比,预计今年将实现翻倍,达到1550亿卢比。2021年,则将突破2000亿卢比,达到2066亿卢比。

印度电影市场规模(单位:10亿/卢比)

电影能改变一个国家吗?反正印度能

好了,交代完印度电影行业的基本情况,现在该回到主题上了。为何小编说那些批评《摔跤吧!爸爸》“三观不正”的人是“何不食肉糜”呢?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印度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一直想成为世界冠军,但是却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了摔跤事业。之后,他把女儿培养成了世界冠军。摔跤在印度十分流行,但这个运动是属于男人的传统运动,女性基本没有参与的权力。除此之外,印度女性还没有哪些权利呢?太多了。首先,就没有出生的权力。目前,印度仍有很多孕妇被强迫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查,如果是女婴就会被强迫流产。那么活下来的那些女孩儿呢?她们未来的人生更艰难。教育权利被剥夺,十几岁就必须嫁人,嫁人后还可能受到家庭暴力和虐待……所以,在这样的社会中,抛开真实的生存环境,去谈什么“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独立意识的自我觉醒”不是很扯淡吗?想想盖茨比的话,“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那小编为什么又邀请了那些把《摔跤吧!爸爸》捧上天的童鞋呢?当然是因为印度电影真的不缺乏神作。

印度电影起步很早,1896年电影第一次在印度上映,1913年印度出产第一部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而且发展很快,1970年代以前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电影,在国际上也具备足够的影响力。比如,印度导演萨蒂亚吉特 雷伊的电影《大河之歌》《遥远的雷声》分别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在1992年的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上,他更是获颁终身成就奖。值得一提的是,侯孝贤深受雷伊影响,前者创作的《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恋恋风尘》可被视作雷伊的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树之歌》的延续。

1970年代之后,印度电影质量开始下滑,俗套的爱情片和动作片大行其道。但最近十几年,印度电影开始改变,神作频现。比如,阿米尔·汗在2001年主演的《印度往事》,本片在烂番茄上的新鲜度高达95%,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更不用提2009年,让众多90后中年人认识米叔的《三傻大闹宝莱》,烂番茄新鲜度100%!相比之下,《摔跤吧!爸爸》只有83%。

2009-2016年,全球票房最高的10部印度电影中,有四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其中两部还超过了9分。你看出这些高分影片的共同特征了吗?对,就是直指印度的社会问题。1973年的《遥远的雷声》反映了1943年印度发生的饥荒,2001年的《雨季的婚礼》抨击了种姓制度,《三傻大闹宝莱坞》揭露的是教育体制问题,《我的个神啊》《小萝莉的神猴大叔》指陈的是宗教问题,而《摔跤吧,爸爸》则把刀锋指向了女性生存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这些社会问题也根深蒂固,在电影中暴露、探讨、乃至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会被请去“喝茶”吗?

印度当然也会对电影进行审查,审查机构是中央电影审核委员会,简称CBFC。CBFC的总部位于孟买,对电影实行分级制度,共四级,包括U、U/A、A、和S。

印度电影分级制度

U级:普及级,此级别的电影没有或者有极少的暴力和性爱内容。

U/A级:辅导级,此级别的电影含有轻微暴力和性爱镜头及语言。12岁以下儿童在成人陪同下观看。

A级:限制级,此级别的电影含有过激的暴力、性爱(包括裸体)、惊吓画面和语言。仅限18岁以上人群观看。

S级:特殊级此级别的电影只有某些特殊人群可以观看。

CBFC的审查手段除了评级,还有删减,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上映影片会被删减。但相对来说,CBFC的审查比较温和,一些小众的影片甚至不需要被审查。《我的个神啊》上映时,曾在印度引发巨大争议,反对的人烧掉了电影海报,并对CBFC的“不作为”非常不满。

米叔曾说过,“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我的从影生涯,但是生而为人,我确实更关心我祖国的现状以及我同胞们的处境。这是一种选择,不是我们的义务,但是如果我们想这样,是可以做到的。”

以下内容为小编的私心,其实和电影关系不很大……

米叔主持了一档脱口秀《真相访谈》,节目聚焦印度社会问题,揭露印度女性的悲惨命运、儿童性骚扰等等。其中探讨儿童虐待的一期节目播出后,阿米尔受邀到国会作证,成功令国会通过保护儿童法案。也因此,《时代》周刊称他为“印度良心”。

下面这张图是《真相访谈》的豆瓣评分,每季都在9.5分或以上,泥萌感受一下。

中国电影行业能向印度学习些什么?

学些什么?跳舞?呵呵,想多了。当然是如何冲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啊。

在印度电影产业的整体收入中,本土票房占比近75%,海外票房占比为7%。但是在票房的年增长速度方面,海外票房为11.5%,国内市场只有8.5%。印度电影的海外观众以邻近南亚国家居多,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但由于移民数量众多,英、澳、美、加也有不少观众。2016-2017年,在北美上映的非英语影片中,票房最高的10部电影有4部来自印度,而且排名也非常靠前。正在上映的《巴霍巴利王(下)》排名第二,且票房有望继续攀升,《摔跤吧!爸爸》则排在第三位。那中国电影呢?嗯……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为我们占据了第十四名的位置。

为什么印度电影能在海外取得成功?除了移民社群产生的聚集效应,新一代印度影人的创新也非常重要。好莱坞的入侵刺激了印度影人,他们参照好莱坞的制作模式,不再把大笔钱花在明星身上(扎心了有木有),将重心转向制作团队,目前印度电影演员片酬在整部影片预算中的占比仅为15-20%。除此之外,印度电影制作人也学习好莱坞的叙事风格,同时不忘自身的文化特性,即使是以针砭时弊、讽刺的形式呈现。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也重视电影产业发展,在2006年正式将电影业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据统计,印度电影的出口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好莱坞。而且随着印度电影的知名度持续上升,亚马逊、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也纷纷进入该市场,投资制作原创印度影片在全球进行发行播出。可以说,在各方的努力下,印度电影在国际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说完这么多,各位散了吧。去哪儿?电影院N刷《摔跤吧!爸爸》呀!

【版权声明】传媒+版权文章,如需转载联系后台,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及原文链接,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号13521859160。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