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戈特曼开启的50年代美国城市群研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戈特曼开启的50年代美国城市群研究

戈特曼的特大都市带理论还在深深影响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城市地理学。

作者:嚼客

图:50年代的美国城市

ANJIO.

戈特曼,生于乌克兰,为了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到美国,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研究,1942年首次游历美国东海岸便引发了其对特大型城市群的思考,1957年,戈特曼再一次前往美国研究东海岸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并提出“特大城市”(megalopolis)概念。

Megalopolis一词原指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城市,由底比斯的统治者于公元前371—368年建立。最初具有非常大的、或许是过于巨大的尺度特征,依赖于高压政治而存在,后来由于衰落而逐渐鲜为人知。

"megalopolis"一词,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意为"特大城市"。20世纪时这一词汇被定义为一个过于巨大而注定走向灭亡的城市,而戈特曼则用其定义一个巨大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区域,首次提出了城市群概念。戈特曼的Megalopolis理论,被宁越敏等引入中国的城市群研究,2016年被在众多场合提起并奉为经典。

戈特曼所研究的美国东北部的大都市带,1+3格局,面积不足全国2%,GDP和人口比重为20%和17%。1961年,戈特曼在城市群理论中用Megalopolis指代美国东北海岸独特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提供了戈特曼和他的时代的一个“城市增长的实验室”,纽约、波士顿、费城和华盛顿等四个都市圈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连绵带。

但时代也给了他必有的局限性,全球化及信息化是戈特曼并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而这两者对于城市群的改变则是意义重大的,在Megalopolis中,戈特曼强调核心大城市而忽略周边小城市,将城市群中的城市分为输送与被输送关系,在60年代那个繁华的工业电气化时代,这无疑是福特主义的延伸,但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年轻学者们则偏爱用Scott的global city-region和Peter Hall的mega city-region理论来研究城市群。

戈特曼的特大都市带理论还在深深影响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美国东北大都市带提供了戈特曼的时代一个城市增长的实验室并且全球化力量也开始冒头。但该理论时代局限性也同样在影响着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

1.无法考察全球化的影响;

2.受增长极理论误导,强调静态的规模等级,倾向指标量化,突出中心城市轻视普通城市;

3. 受福特主义影响,过分强调政府。

戈特曼的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引导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其中最为知名的城市群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改革开放后由各类制造业带动的大小城镇为区域内增添了足够的活力,人员和企业的聚集也带动了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但三者中唯有长三角可以称之为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但一直以来只有一个核心——北京,大家对于河北各县市的定义一直离不开“承接人口与低端产业“,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并没有形成城市间的经济产业联动概念。

2014年,习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习的此番表态很明显,“你们想要形成一体化发展,就必须肩并肩、手拉手,互帮互助,互通有无“。

如果连协同都做不到,这一堆有趣的“积木”怕也是要积灰、落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戈特曼开启的50年代美国城市群研究

戈特曼的特大都市带理论还在深深影响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城市地理学。

作者:嚼客

图:50年代的美国城市

ANJIO.

戈特曼,生于乌克兰,为了躲避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到美国,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从事研究,1942年首次游历美国东海岸便引发了其对特大型城市群的思考,1957年,戈特曼再一次前往美国研究东海岸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并提出“特大城市”(megalopolis)概念。

Megalopolis一词原指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一个城市,由底比斯的统治者于公元前371—368年建立。最初具有非常大的、或许是过于巨大的尺度特征,依赖于高压政治而存在,后来由于衰落而逐渐鲜为人知。

"megalopolis"一词,在19世纪20年代之前意为"特大城市"。20世纪时这一词汇被定义为一个过于巨大而注定走向灭亡的城市,而戈特曼则用其定义一个巨大的、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区域,首次提出了城市群概念。戈特曼的Megalopolis理论,被宁越敏等引入中国的城市群研究,2016年被在众多场合提起并奉为经典。

戈特曼所研究的美国东北部的大都市带,1+3格局,面积不足全国2%,GDP和人口比重为20%和17%。1961年,戈特曼在城市群理论中用Megalopolis指代美国东北海岸独特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提供了戈特曼和他的时代的一个“城市增长的实验室”,纽约、波士顿、费城和华盛顿等四个都市圈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连绵带。

但时代也给了他必有的局限性,全球化及信息化是戈特曼并没有考虑到的事情,而这两者对于城市群的改变则是意义重大的,在Megalopolis中,戈特曼强调核心大城市而忽略周边小城市,将城市群中的城市分为输送与被输送关系,在60年代那个繁华的工业电气化时代,这无疑是福特主义的延伸,但在全球化时代,又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年轻学者们则偏爱用Scott的global city-region和Peter Hall的mega city-region理论来研究城市群。

戈特曼的特大都市带理论还在深深影响中国城市群规划和城市地理学。美国东北大都市带提供了戈特曼的时代一个城市增长的实验室并且全球化力量也开始冒头。但该理论时代局限性也同样在影响着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

1.无法考察全球化的影响;

2.受增长极理论误导,强调静态的规模等级,倾向指标量化,突出中心城市轻视普通城市;

3. 受福特主义影响,过分强调政府。

戈特曼的理论被引入中国后引导了半个世纪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其中最为知名的城市群属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改革开放后由各类制造业带动的大小城镇为区域内增添了足够的活力,人员和企业的聚集也带动了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必备条件,但三者中唯有长三角可以称之为世界级城市群。

京津冀是中国的“首都圈”,但一直以来只有一个核心——北京,大家对于河北各县市的定义一直离不开“承接人口与低端产业“,保定、唐山、廊坊、石家庄、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邯郸、邢台、衡水等11个地级市并没有形成城市间的经济产业联动概念。

2014年,习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

习的此番表态很明显,“你们想要形成一体化发展,就必须肩并肩、手拉手,互帮互助,互通有无“。

如果连协同都做不到,这一堆有趣的“积木”怕也是要积灰、落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